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篇文章读懂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前世今生

5月初的中国国际自行车展吸引了超过1000家参展商,本次大会“电动助力自行车”异军突起,许多整车厂都带来了自家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产品。而本次大量出现的外籍采购客商的目标主要也是“电动助力自行车”,这与欧洲、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对电动助力自行车旺盛的需求,以及国外厂商们在面对自行车行业整体趋冷,而电动助力自行车良好走势的预期不无关系。

电动助力自行车到底是怎样的东西?它与我们认知中的电动自行车有着什么区别?为何欧洲市场需求旺盛而国内却对其缺少认知?让这篇文章帮你整理一下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发展历史,技术研发上的难点,以及使用其它替代技术的电助力车型。


首先,要先明确“电动助力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之间的本质区别。

电动自行车最早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源于日本,被称作PAS(Power Assist System动力辅助系统,也就是“电动助力自行车”。在日本,电动自行车只允许采用比例助力控制系统,也就是必须是“人力+电力”的混合运行模式,而不允许采取纯电动模式,因此,日本的电动自行车其实就是“电动助力自行车”。

雅马哈YAMAHA是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发明者

90年代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概念传入中国,但由于科技水平以及生产工艺上的落后,中国企业无法生产Power Assist System动力辅助系统。而如果从日本进口重要零部件成本极高,整车出品后严重超出当时中国的消费水平。因此,中国企业转变思路,在电动助力自行车上使用了各种替代技术,但动力辅助均效果不佳,最终摩托车的“拧把”结构获得成功,这也就是目前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动车”,可能正是因为使用了“拧把”结构,目前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已经越来越像摩托车,大多已经取消脚踏,失去了“自行车”的样子。

目前中国广泛流行的“已经失去自行车外观的电动车”

在英文中,电动自行车为“E-Bike”,但这个组合词过于宽泛,经常也会将已经没有了自行车形态的电动车算入其中,因此在日本一直使用PAS这个称呼,而在欧洲很早就将电动助力自行车拎出来称作“Pedelec”,也就是拥有踏板的带有“Power Assist System动力辅助系统”的自行车。

捷安特 GIANT XTC 0 E使用雅马哈YAMAHA Power Assist System动力辅助系统

“电动助力自行车(Pedelec)”与目前国内理解的“电动自行车(E-Bike)”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是为了解决骑行累的问题而出现,所以它依然需要人去蹬脚踏,然后让电力介入使骑行变得省力而轻松。而目前国内大多数所谓的电动自行车(E-Bike)已经取消脚踏的设计,变成了理论上的“电动摩托车(Electric Motorcycle)”,单纯使用电力作为动力。

其次,要了解“电动助力自行车(Pedelec)”的由来。

其实早在百余年前,人们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解决自行车在骑行中会造成劳累的问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带有燃油助力的自行车,当然,后来这种车慢慢没有了脚踏,体型也越来越大,成了摩托车的鼻祖。直到20世纪末,世界上第一款电动助力自行车(Pedelec)在雅马哈(YAMAHA)诞生,随后松下(Panasonic)、三洋(SANYO)、普利司通(Bridgestone)、本田(Honda)也推出了采用同类技术的产品。

博世BOSCH的中置Power Assist System动力辅助系统

欧洲作为全球自行车文化的中心,看到日本的发展,随后德国博世(BOSCH)、BLOSE、马牌(Continental)等也跟进推出了相应的PAS(Power Assist System动力辅助系统),推动了电动助力自行车(Pedelec)在欧洲的普及。由于要让电力与人力达到完美的混动有着很高的技术门槛,因此在日本及欧洲,一般都是与汽车、电池相关的企业在进行“Power Assist System动力辅助系统”技术的研发,其它企业很难进入。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图片水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动助力自行车之传感器原理
宝马折叠式电动自行车i Pedelec
解读电动助力自行车技术原理
宝马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多功能沙发
国外很火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为什么你没听过?
小米自行车发布 电动助力值不值得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