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部史·一出剧·一卷画——说说《履痕》
X


最近一部书在宝应知青界广为流传,这就是陈允龙同学先生为我们献上的六十余万字的煌煌巨著《履痕》。
陈允龙是宝应中学6702班的学生,196810月插队到宝应山阳公社金庄大队,19793月返城。《履痕》是他花 了八年时间用心血写下的自传体的纪实文学。
《履痕》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它是用文学笔调写下特殊的知青生活,而且与宝应许多人的经历相同,很容易勾起回忆,引发共鸣。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极具个性、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知青文学。


它是一部史——一部目前仅见的县城下放到县城周边的公社插队知青生活的断代史。
写知青生活的作品很多,知青上山下乡的层面与情形也不尽相同。我们熟知的有东北兵团式的,梁晓声的作品写就是这些人;有边疆农场式的,上海、成都、昆明等地的知青奔赴云南的农场;也有许多大城市的知青被散放到各地不同的农村,比如南京知青到宝应插队,而《履痕》所写的是一群在庞大的上山下乡洪流中的一条支流,是县城的知青插队到县城的周边公社——山阳公社金庄大队所发生的许多生动而真实的故事。
这群知青的生活有其独特性。且不说兵团农场的知青虽然所处的自然环境是艰苦的,但毕竟是有固定的收入,起码是有吃有用的,可以活下去;南京知青在宝应,因为远离家乡,他们抱团结帮,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团体,热衷于群体活动;而金庄的知青来自于宝应县城,虽然他们年龄相差有大有小、插龄有长有短,家庭状况有贫有富,但毕竟离家很近,只隔着一条大运河。他们脚一抬就可以回家,可以住在家里早出晚归地去参加农业劳动。正是这种不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徘徊,城市与乡村差别的刺激,家庭与现实冷暖的交替,使他们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与人生道路的选择。于是,他们的道路也是各各不同的。
作者是老三届学生在农村时间最长的一批,所以是应写尽写,应记尽记,《履痕》把从1968年到1979年这十余年的生活轨迹、人生屐痕记录下来,呈现给我们,我认为他的记录堪称是知青插队生活某一地区的断代史,其典型性恰恰也是宏大知青队伍的一个缩影。


它是一出剧——一出真实的反映这一代人插队心路历程的悲喜剧。
《履痕》是一部文学作品,它运用了多种文学的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有作者自己走过的路,也有周围知青的经历,糅合取舍,演绎成文。但是,它是真实的,客观的。
大家都用手机拍过照片,如果逆光,人脸就是黑暗的,而如果顺光,人脸就是明亮的了。突出了人,周围的环境就黯然失色了;而主体是环境,可能人在画面上就显得渺小了。常常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而让人物站到最好的光影位置,作出最需要的动作与表情,这就是摆拍。而《履痕》给我们展现的不是摆拍,而是抓拍、实拍。
《履痕》不是充满青春无悔高昂旋律的赞歌,也不是放大磨难的苦情戏,它就是一个凝固那段岁月的真实写照。《履痕》中的人物不是燕子加耕式的模范典型,也不是毫无生活目标的躺平之人。我们看到的,是身处窘境则不颓唐,屡经挫折而不放弃的知青的群像。
金庄的知青与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许多知青一样,每个人走过的路都不同:有参军的、有招工的、有被推荐上大学,也有参军不成的,招工不就的,推荐失败的;也有当机工开轮船的,学木匠弹棉花的;去东北伐木,到徐州挖煤的;有在城镇做零工的,也有就在生产队从事农业劳动的;从浑然不知,到托人情找关系,甚至与农民结婚,嫁给农民,娶农民;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有人死在前行的路上……
他们渴望摆脱艰辛与劳累,他们向往更能发挥自己才干的岗位,他们追求理想的爱情,他们祈望更富足的生活,所以,没有停止过努力,这就是这一代人知青的励志,他们的奋斗,他们的不平凡的青春。
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这些脚印,便是作者笔下的《履痕》。


它是一卷画——一卷描绘那个时代宝应农村生活的风俗画。
《履痕》是写知青生活的,但与兵团农场不同的是,这些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是与农民朝夕相处的,是融入农村的日常生活的。那时的农村,是集体化下人民公社的农村,这样的农村在几千年中国的历史上也就是二十年左右,而知青经历了其中的十多年。
生产队式的劳动,几十口人在一起挥锹挑担、打场栽秧,一边劳动一边插科打诨,说着带色的笑话,男女之间打闹嬉戏,人类的最原始最本能的东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公社化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了,以后更不会有了。《履痕》在记录知青生活的同时,也记录这些真实的劳动与生活场景,说它是一幅描绘那个时代宝应农村风俗画的文字长卷,毫不为过。这些场景,我们这一代人可能还会有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就会烟消云散。而这些场景,县志里没有记载,文化集成中没有收录,各种文献档案中更是付之阙如,所以我们要感谢《履痕》的记录,就这个意义上说,宝应县档案馆将《履痕》作为永久保存的档案收藏是很有价值的。

一部六十多万字的长篇,是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读的,一遍两遍都读不透。我们经常说,难忘的岁月,可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总是会忘记了生活中许多的人和事,感谢《履痕》,勾起了我们的回忆,虽然有些辛酸,但更多的是回味与感慨。杨光荣同学在本书的序中说:

让我们的同路人,再一次共同回忆曾经的那段过往时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让我们的后辈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感受我们这一代人,在向命运抗争时的那种震撼的勇气和毅力。

说得真好!




(根据202286日在《履痕》成功出版庆典上的发言整理)
了八年时间用心血写下的自传体的纪实文学。
《履痕》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它是用文学笔调写下特殊的知青生活,而且与宝应许多人的经历相同,很容易勾起回忆,引发共鸣。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极具个性、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知青文学。


它是一部史——一部目前仅见的县城下放到县城周边的公社插队知青生活的断代史。
写知青生活的作品很多,知青上山下乡的层面与情形也不尽相同。我们熟知的有东北兵团式的,梁晓声的作品写就是这些人;有边疆农场式的,上海、成都、昆明等地的知青奔赴云南的农场;也有许多大城市的知青被散放到各地不同的农村,比如南京知青到宝应插队,而《履痕》所写的是一群在庞大的上山下乡洪流中的一条支流,是县城的知青插队到县城的周边公社——山阳公社金庄大队所发生的许多生动而真实的故事。
这群知青的生活有其独特性。且不说兵团农场的知青虽然所处的自然环境是艰苦的,但毕竟是有固定的收入,起码是有吃有用的,可以活下去;南京知青在宝应,因为远离家乡,他们抱团结帮,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团体,热衷于群体活动;而金庄的知青来自于宝应县城,虽然他们年龄相差有大有小、插龄有长有短,家庭状况有贫有富,但毕竟离家很近,只隔着一条大运河。他们脚一抬就可以回家,可以住在家里早出晚归地去参加农业劳动。正是这种不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徘徊,城市与乡村差别的刺激,家庭与现实冷暖的交替,使他们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与人生道路的选择。于是,他们的道路也是各各不同的。
作者是老三届学生在农村时间最长的一批,所以是应写尽写,应记尽记,《履痕》把从1968年到1979年这十余年的生活轨迹、人生屐痕记录下来,呈现给我们,我认为他的记录堪称是知青插队生活某一地区的断代史,其典型性恰恰也是宏大知青队伍的一个缩影。


它是一出剧——一出真实的反映这一代人插队心路历程的悲喜剧。
《履痕》是一部文学作品,它运用了多种文学的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有作者自己走过的路,也有周围知青的经历,糅合取舍,演绎成文。但是,它是真实的,客观的。
大家都用手机拍过照片,如果逆光,人脸就是黑暗的,而如果顺光,人脸就是明亮的了。突出了人,周围的环境就黯然失色了;而主体是环境,可能人在画面上就显得渺小了。常常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而让人物站到最好的光影位置,作出最需要的动作与表情,这就是摆拍。而《履痕》给我们展现的不是摆拍,而是抓拍、实拍。
《履痕》不是充满青春无悔高昂旋律的赞歌,也不是放大磨难的苦情戏,它就是一个凝固那段岁月的真实写照。《履痕》中的人物不是燕子加耕式的模范典型,也不是毫无生活目标的躺平之人。我们看到的,是身处窘境则不颓唐,屡经挫折而不放弃的知青的群像。
金庄的知青与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许多知青一样,每个人走过的路都不同:有参军的、有招工的、有被推荐上大学,也有参军不成的,招工不就的,推荐失败的;也有当机工开轮船的,学木匠弹棉花的;去东北伐木,到徐州挖煤的;有在城镇做零工的,也有就在生产队从事农业劳动的;从浑然不知,到托人情找关系,甚至与农民结婚,嫁给农民,娶农民;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有人死在前行的路上……
他们渴望摆脱艰辛与劳累,他们向往更能发挥自己才干的岗位,他们追求理想的爱情,他们祈望更富足的生活,所以,没有停止过努力,这就是这一代人知青的励志,他们的奋斗,他们的不平凡的青春。
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这些脚印,便是作者笔下的《履痕》。


它是一卷画——一卷描绘那个时代宝应农村生活的风俗画。
《履痕》是写知青生活的,但与兵团农场不同的是,这些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是与农民朝夕相处的,是融入农村的日常生活的。那时的农村,是集体化下人民公社的农村,这样的农村在几千年中国的历史上也就是二十年左右,而知青经历了其中的十多年。
生产队式的劳动,几十口人在一起挥锹挑担、打场栽秧,一边劳动一边插科打诨,说着带色的笑话,男女之间打闹嬉戏,人类的最原始最本能的东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公社化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了,以后更不会有了。《履痕》在记录知青生活的同时,也记录这些真实的劳动与生活场景,说它是一幅描绘那个时代宝应农村风俗画的文字长卷,毫不为过。这些场景,我们这一代人可能还会有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就会烟消云散。而这些场景,县志里没有记载,文化集成中没有收录,各种文献档案中更是付之阙如,所以我们要感谢《履痕》的记录,就这个意义上说,宝应县档案馆将《履痕》作为永久保存的档案收藏是很有价值的。

一部六十多万字的长篇,是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读的,一遍两遍都读不透。我们经常说,难忘的岁月,可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总是会忘记了生活中许多的人和事,感谢《履痕》,勾起了我们的回忆,虽然有些辛酸,但更多的是回味与感慨。杨光荣同学在本书的序中说:

让我们的同路人,再一次共同回忆曾经的那段过往时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让我们的后辈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感受我们这一代人,在向命运抗争时的那种震撼的勇气和毅力。

说得真好!




(根据202286日在《履痕》成功出版庆典上的发言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贵的知青老照片(九十六)
关于1964至1979期间【知青】资料一览
知青见闻录——开篇的闲话
袁蕴豪:别开生面的知青小说 ——一位当年公社党委书记评述《红杉树下》
随云:回家的感觉(连载)
平定知青展览馆在赵家落成并开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