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只蛙能想多远——《坐井观天》教学解读

很小的时候,就听师长讲过一个故事,那是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曾说起过的:“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这个“道旁苦李”的故事告诉人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时,十分佩服王戎,羡慕他的先见之明与聪慧过人,但闲时偶尔因为某种机缘又想起这个故事,却渐渐产生了一些疑惑:道旁的李子树结满了李子,路过的人们若不亲口尝尝,缘何知道李子是苦的呢?——除非在树旁有一告示牌:“此乃苦李。”但从故事中并未见有这样的告示。既然李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过才知道,那么这树上的李子就会由于人们的不断品尝而逐渐减少,乃至最终尝尽,而不该像王戎他们看到的满树都是李子。由此,我判断“道旁苦李”的故事乃刘氏编造,而且这样的编造有不能自圆其说的明显的逻辑漏洞。

有意思的是,《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坐井观天》入选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是一篇精读课文。初读这个故事,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仔细想想,却发现大有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教材中的这个文本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我们先来看人教版教材中小鸟与青蛙的这段对话: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在以上这段对话中,小鸟强调自己“飞了一百多里”,青蛙则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因为在它看来,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不用飞那么远的。问题就出在这里:青蛙既然是一直生活在井中,从来没有跳出过井口,脑海中又哪里会知道“一百多里”究竟是个多远的概念呢?对于一只一直生活在井中的青蛙来说,它究竟能够想多远呢?其实,它对于大和小、远与近的理解,只能限于一个井口的尺寸,一里与一百里之间是不存在差别的。既然它无法将井口的尺寸与一百里的天空形成对比,就无法说出“还用飞那么远”的话。显然,教材文本中的这段对话从逻辑上来看,是经不住推敲的。

找出了这个文本的问题,我不由得想进一步探个究竟:坐井观天作为一个流传已久的经典故事,它的原文究竟是怎样的呢?我找到了它的出处——《庄子·外·秋水》: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读庄子此文,我们可以看出,与教材文本相比,不但说话的对象发生了改变——由青蛙与东海之鳖换成了青蛙与小鸟,而且对话围绕的主题也发生了改变:青蛙与东海之鳖的对话主题其实并非是“大与小”,也不是“远与近”,而是“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在井底之蛙和东海之鳖的眼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青蛙看来,身在井底,能跳跃玩耍于井口栏杆之上,在井壁砖块破损之处随意休息,就是一种快乐;它颇为自豪地发现,与水中的那些小虫、小蟹和蝌蚪相比,没有谁能像它这样快乐,于是它十分满足于自己当下独占一坑之水、盘踞一口浅井的生活现状,认为再也没有比现在的生活更让它快乐,更让它称心如意的了。而在东海之鳖的眼中,大海跨越千里的遥远及其千仞之深,跨越千年亘古不变的汹涌澎湃,才是最大的快乐。显然,东海之鳖的快乐观与井底之蛙的快乐观是很不一样的。但不论它们的快乐观是如何不同,它们对话的主题却都是“快乐”——即使东海之鳖强调大海之大,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阐述自己的快乐观,而不是教材文本所谈论的“远与近”、“大与小”。显然,教材文本是根据庄子的这个故事改编而成,但由于对话“主题”的改变,使得这个故事原本严密的逻辑出现了漏洞——从来没有跳出过井口的井底之蛙竟然会感叹百里之远。

庄子文中的这个故事影响十分深远。后人将“坐井观天”或“井底之蛙”来比喻人见识短浅、眼界狭窄。唐人韩愈也曾在《原道》中引用这个典故:“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韩愈也将这个故事做了引申和转述,由于他并未展开抒写这个故事,只是从第三方的角度去阐述这个道理,因此他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在对比研读庄子的原文和教材文本的过程中,我不由得感叹,对经典文本的改编必须十分慎重,尤其是对以思想、逻辑为主题的经典故事进行改写时,要考虑到这类文本的思想表达与逻辑展现的形式;若出于某种需要(如庄子原文必须翻译成白话文才适合给小学生阅读)不得不进行改编时,必须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中的主要元素,切不可随意改编、删改。教材中的《坐井观天》这个故事,正是由于改变了庄子原文的“快乐”这一个主要元素,从而在逻辑推理上出现了问题。虽然这个问题以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无法表示怀疑,提出异议,但作为教材,这样的文本显然应该剔除出去,或者在保留庄子原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新改写。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试着将庄子的原文进行了重新改写,欢迎拍砖:

坐井观天

一只青蛙住在井里。它还是小蝌蚪的时候,就住在这里了。他每天在井里跳来跳去,想玩就玩,想唱就唱,可开心啦!

有一天,一只大鳖出现在井沿上。青蛙热情地跟大鳖打招呼:“喂,朋友,你想下来玩吗?这里可好玩啦!你看,我在井里想跳就跳,想睡就睡,想游泳就游泳,那些螃蟹、蝌蚪可比不上我!怎么样,你也下来玩玩吧?”

大鳖听青蛙说得这么兴高采烈,就也想下去玩玩。他试着伸出左脚,但右脚被井沿绊住了。对他来说,井口太小啦!他犹豫了一会儿,对青蛙说:“你知道大海吗?那是我生活的家。大海又远又深,是你无法想象的。再大的雨落在海里,也看不出海水多了;再干旱的年份,也看不出海水少了。千百年来,大海从来没有改变过,这就是大海的快乐啊!”

青蛙听了,疑惑地摇摇头。井底之蛙,哪能明白大鳖所说的这种快乐呢?

我的改写依然将庄子原文中的青蛙和东海之鳖作为对话的双方,对话的主题依然是“快乐”。我在基本还原原文主要元素的基础上,力求通过浅显通俗的语言展现故事,以适应儿童的理解水平。鉴于这个故事的含义比较深刻,低段的儿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建议将这个故事放在三年级开展教学,这样比较合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文《井底之蛙》原文及译文
坐井观天
庄子不二新编之 井蛙也任性
坐井观天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寓言故事新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