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生考前集体“拜神”只是娱乐节目
初中生考前集体“拜神”只是娱乐节目?

  


  为求大考考个好成绩,文科生拜孔子,理科生拜科学家——喜欢物理的就拜爱因斯坦、喜欢生物的就拜达尔文……在雕像前有初中生上供馒头、鸡蛋、牛奶,苹果,甚至还有一两元零钱。(12月15日《成都晚报》)

  考生集体“拜神”并不鲜见,此类新闻不时见诸媒体,一般被当做娱乐方式看待。而今,这种娱乐节目已进化为传统甚至必修课,考前“拜神”以致成为一种庄重的仪式,供品都摆上了。显然,诸如孔子、爱因斯坦、达尔文等世界先贤在他们心中真的成为神了。

  人在巨大的压力下焦虑在所难免,有些人是纯粹出于对未知的恐惧。若通过“拜神”这种方式,娱乐一下,放松一把,未尝不可。每每大考临近,在网络上,QQ群、微博上等社交载体上时常会有网友创造的如“逢考必过”等怪异或具有特别象征的符号,在网络上疯狂转发,希冀沾一下好运气,即便没沾到也一笑了之。

  而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的初中生,将希望寄托于“神”,似乎不仅仅是娱乐那么简单。当他们,偷偷地且虔诚地将供品敬奉到雕像前之时,谁还能说他们只是将此当做娱乐?这远不是“信春哥,不挂科”式的诙谐幽默与消遣娱乐。有人称,这些孩子们拜的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无伤大雅。其实,这根本不是伤不伤大雅的问题,也非迷信不迷信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引导问题。

  初中生处于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当遭遇压力,面对困难,应该如何应对。若一个人从初中就开始相信“拜神”,寻求庇佑或心理寄托,恐怕在其一生当中都可能留下“遭遇困难就拜神”的心理路径,而忽视了自身。实质上,“拜神”只是寻求个心理安慰,可以是减压的方式,但反过来讲,减压的方式多如牛毛,为何不寻求更有利于孩子们人格塑造的方式呢。

  有道是,求人不如求己。人在没有任何依赖和依靠之时,反而能发挥最大能量,成就意想不到的事业。爱因斯坦、达尔文等诸如这些伟大科学家们,他们成就的取得全凭自己的实力。校方引导学生膜拜他们的雕像,还不如向学生们讲述这些科学家如何从普通人经过不懈努力做出卓越成就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更能够鼓舞人。

  真正能够释放压力,解除焦虑的动力最终来源于人的内心。自信人生两百年,凡是充满自信,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人根本不会被眼前的压力所吓倒。学校的老师们应培养学生们勇于面对,敢于超越的精神,让学生从内心变的强大,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唯此才能够不至于被一次考试所击败。对于学生们来讲,这恐怕比考出好成绩更有意义,更能够让他们搏击未来,战胜更多的困难,承受更大的压力,不会成为心理素质羸弱的“温室花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10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第2,巴斯德第5,达
身怀绝技 | 酷炫技能吊炸天的科学家亮瞎你的眼~
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排名,牛顿与爱因斯坦跻身前三,诺贝尔在哪
爱因斯坦、达尔文、牛顿这些著名科学家,晚年都转去研究神学?
谈科学家小时候的兴趣培养
科学家为何成为宗教信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