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期”
    孩子喜欢玩是天性,玩要玩得尽兴,回要回得甘心,我经常看到很多妈妈在孩子玩得特别开心时只顾着自己聊天,然后突然意识到要回家了,便不管不顾地叫孩子赶紧走。孩子不肯时,家长又是一通指责,此时的孩子如何肯听话?在我儿子身上从来都没有发生这样的现象,因为我细心地捕捉到了孩子内心的小心思,从而使他乐于服从。

  比如,我希望孩子6点回,在5∶40的时候我就给孩子提前打招呼:“咱们再玩10分钟就要回家做饭了。”孩子虽然玩得高兴,可是因为有了一个心理准备,便不会觉得走时扫兴,往往很痛快地就答应了。而孩子对于时间把握得并不那么准确,所以10分钟快结束时,再一次提醒:“宝贝,还有3分钟就要走了。”孩子知道这3分钟很短促,就会忙着整理自己的玩具,把自己拾到的小石头、小棍子等找个地方藏起来,以备下次出来时再玩。一般来说,他觉得自己的玩具都收藏好了,就会主动往家里走了。

  有时,孩子确实是没有玩够,会恳求道:“妈妈,我能不能再玩一会儿?”我觉得不当面拒绝孩子是比较善意的做法,我会点头同意:“可以,不过只能再多玩5分钟。”孩子明白这5分钟已是妈妈最大的宽限,心里会有一种满足感。此时的他,也应该学会遵守自己的承诺。如果这次时间真的到了,他还不肯走,家长就一定要学会果断地转头,如果心一软又让孩子磨蹭了几分钟,以后慢慢就会被孩子所要挟。

  让孩子“说走就走”并不难,给心理一个缓冲期,再让他学会说到做到,就这么简单。商艳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期
怎样帮孩子改掉磨蹭的毛病 - 兰利艳的个人空间 - 博客 金战网-和家长共享,伴孩子成长 - Powered by X-Space
美国妈妈的不动怒管教法
假期后,孩子开学需做三种准备,一种也不能少
为何2岁的孩子会闹独立
拥抱让你的宝宝拥有健康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