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钟永新·自流井研究系列:英国外交官谢立山(霍西)自流井盐场考察记(2016)

英国外交官谢立山(霍西)自流井盐场考察记

 

钟永新

 

近来搜集“近代外来文明对自流井盐场文化影响”和“近代名人学者对自流井盐场文化观察”的资料时,注意到《东方杂志》1919年第16卷第9期上有篇《自流井产盐状况》引用“勋爵霍西”的考察材料,内容丰富详尽,此勋爵霍西有待考证是谁,引稿如下:

“英国勋爵霍西氏,曾著有文一篇,纪四川盐井事,载之英国蓝皮书中。其略云,余一日就坐一方石之侧,此石嵌入地中,坐井栏形,中有一孔,横径可数寸许,孔外拖出一蔴索,厚寸许,上通至六尺许高之台顶,穿过一活动之轮索,由此而降,又别经一轮之下,此轮离地只数尺,蔴索自此暂不复见,逾时即由一管周径自九寸至十寸,蔴索已加其一端,忽而呈露上,引至于轮下,同时一工人,驻守井旁者,已取蔴索掷而绕诸管上,此管乃并合数竹竿而成。此时其下端亦既然呈现,此工人即引之至旁侧一木制之贮积器上,以左膊挟竹管,以右手启其皮制之舌门,则管中所蕴藏之黑浊质物,即入此贮器中,此流质即为盐卤。事讫,复将竹管移置井上,降落井中甚速,如是不已,以取得盐卤,然则起此盐卤之动力,何自来乎?余观其绳索,既离第二轮后,即入一大草棚,棚入地数尺,棚之中心,有一极巨之竹轮,如鼓状,高十二尺,周径六十尺,置诸一垂直之轴上,上加以绳,离地六尺,方余入时,正有人将大水牛四头,系于此竹轮之周围,距离适均,牛各有圉人,其职在用蔴束鞭牛令走,竹轮转时,蔴索即环绕其上,距离高不致阻碍水牛之行动,鞭牛刻许,至竹管复起时始止,牛受鞭后,不胜其劳,至口吐白沫,始解其缚,引牛归圈,自圈中别出四牛轮替。余所参观之一盐井,共用牛四十头,每组(四头为一组)二十四小时内,各处工作约十次,此项牛牲,均特别遴选,专做此种工作,其价银每头四五十两。余所见者皆肥腯健硕,虽善为饲畜,然其生命,大抵不出五年。每日各费刍秣之费三百文,多有未期年而毙者,此固不足为异,缘牛之为物,只宜于和缓之耕种生涯,不宜过受鞭笞者也。余复步观井旁之贮积器,则见盐卤已入竹管,通流至煮盐棚内木制之小贮积器。余复往观此煮盐棚,棚内陆上,均列砖砌炉灶,顶上均有圆孔,各灶上均置一圆浅之铁锅,直径约四尺,满贮盐卤,锅下各有一竹管,涂以石灰,其端装有铁龙头,发生火焰,又有多数较小之竹管上翘,亦可发生火焰,映照棚内,盖煮盐之工。昼夜不辍,固需此为灯火之用也,后余复参观所谓火井,燃料所从出者,去盐井甚近,其口右塞,以防走气,亦由涂石之竹管,通流分赴各棚,此等火井,大抵均在城内,其中所产,殆为石油,所以能发生煤气以供给天然燃料,然华人又从未设法提取此油,阖邑煤气弥满,味至臭恶,颇令人念及煤气灯之地,然又为尝用为路灯,以便行人。凡此盐井火井,皆由私家集资办理,今已受政府之控制,设一官局于自流井,总司一切盐场,盐价每斤制钱十三四文,然政府向买户征税,每斤之盐,遂有价涨至二十二三文者。盐分块盐(或称锅盐)与粒盐两种,块盐厚二三寸,大小式样,与煮盐锅费时二日至五日不等,依煤气之力而定,盐井共有千余,火井则只约二十处,故盐卤多运至城内煮之。煮盐之锅,可以租用,租费以年计,约每具银四十两,由双方订租,每锅重一千六百镑,旧者每半月更换一次。产盐卤之井,深至七百尺至二千余尺,浅者黄浊,深者作沈黑色,一经煮熬,所得之盐,黑者较黄者多至倍蓗。井愈深者,其盐质亦愈多,凡有盐井之区,其地上均系沙砾,故虽用简陋之机械掘一深井,亦不甚为难,首在疑掘之所,植一竹槓,其一端用竹索缚以百余磅重之铁锤。另一端两旁立数樁,数人同时自一樁跃至他樁,倚竹槓为搘柱,如是则能使贡端之铁锤,忽上忽下,用以击碎沙石,另有一人立于井口之侧,俟竹贡将下时,旋绕其竹索,则能使此铁锤圆转,此竹索若需要时,可以随时加长,只须加以细竹片而已。余曾闻有人疑此项盐井,深不至是者,然上述之尺数,实属确凿,余索参观之一井,深逾二千尺,此尺数全以简法计算而得,竹轮(或称鼓,见前)周径六十尺,蔴索须绕三十四周,竹管始自下及上,达于井口,由是推算,非深于二千余尺忽。若在附郭之区掘井,则得卤或煤气,正难预决,然既两俱有用,其结果无不堪以满意,井口直径率自九寸至十寸,竹管通直径四寸,其长须视三足加剪之高度为准,井内之上层二三百尺,咸锲以四尺许长之松木,此松木先垂直劈分为两,然后空其中心,竹管桶价,约银二十两,蔴索价亦二十两,用骡与水牛转动竹轮,旋起竹桶,因而取得盐卤之费,每斤制钱十二文至十四文,煮费二文至四文,但煮费有时凖煤价而定,凡煤气缺乏时,始一用煤,此项用费,系就盐井与水井相接近者而言,但盐卤须多运至煮盐之所,则运费又当加入,约计斤盐未经纳税,其值已平均须制钱二十文。黄卤煮得之盐,居百分之七,黑色者居百分之十三,欲将黄豆与冷水搀和,以磨磨之,磨后取此豆浆,倾入一锅内温热,再用滤器滤出,倾在煮沸之盐卤上,使之沉淀,撇去浮污,将盐花纳入竹筐,变为定质,至此盐花色已净白,如再欲其洁白,可取锅水倾诸其上,条除余污,此流质物即于制豆腐时,用以凝结者,为利便运输起见,乃煮成为定质,甚坚如石云。”

 ——《东方杂志》1919年第16卷第9

 

后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欧洲中国学》“英国篇”第309页见阅说明如下:“HOSIEAlexander (谢立山,音译为霍西,亚历山大。谢立山是他的中文名,1852116日出生,19253月逝世)” 。方知霍西爵士即英国外交官谢立山,1907年获有爵士称号,1876年作为翻译生来华,后陆续担任过英国驻重庆领事与成都领事,期间多次在华西旅行搜集商务和博物学材料,主要著有《华西3年:在四川、贵州和云南作的3次旅行的记述》(1899年)、《关于台湾岛的报告》(1893年)、《满洲,它的人力资源及其近期历史》(1901年)、《鸦片问题探索:中国主要产烟省份旅行记》(1914年)、《四川的物产、实业和资源》(1922年)等,其妻子谢福芸(中文名,Florence Hosie)是著名汉学家苏慧廉的女儿,既是位作家,也是中国学家,两人合作编辑过《中国商务地图》(Commercial Map of China)。

在华西旅行途中,谢立山曾亲赴自流井考察并撰写报告,见载于英国蓝皮书,进而被《东方杂志》引用。后来谢立山的盐场调查记又被美国著名汉学家鲁道夫.P.霍梅尔在《手艺中国 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 1921-1930》里引用,由于霍梅尔没有到过自流井考察,故在描述中国制盐工艺时肯定谢立山的调查成果,摘用如下:

“在四川的自流井,井口埋一块方形大石头,它的中心有一个洞,直径有几英寸。我看到伸进洞里的一根麻绳,有一英寸粗。麻绳向上延伸,绕过一个可转动的滑轮,滑轮固定在一个构架的顶端。构架大约有60英尺高,能承受冲击力,类似于船厂的人字形起重架。绳索经滑轮引向附近一个固定的轮子,该轮子离地面几英尺高。绳索绕过这个轮子,进入一个大工棚里。工棚的地板在地表面下几英尺。在工棚中央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巨大竹制轮子(也叫轮筒),高12英尺,圆周有60英尺。这个大轮子安在一根垂直轴上,上满所说的绳索就绕在这轮子上,离地面有6英尺高。”

“现在返回来说井。绳索另一端从构架顶端的滑轮下来,直接进到井里。绳索开始拉升,过了一刻钟后,系在绳索上的管子顶端(周长约9-10英寸)显露出来,并被拉到滑轮的跟前。与此同时,站在井口的一个工人,用一根绳子缠住那根管子——管子由许多竹竿接续连接构成——当管子的下端一露出头来,工人就把管子往一边拉,拉到蓄水池的上方。蓄水池是木制的,半埋在地里。工人用左胳膊抱住管子,右手拿一根铁棒向管子底部往上顶,把里面的一个皮阀门打开。由此,管子提取的、看起来如黑色污水般的卤水顷刻泄入蓄水池里。再把管子拉回到井口,以极快的速度降下去。之后再提起来,重复前面的过程。在工棚里的轮筒旋转时,上面的绳索卷绕,拉升管子提取卤水。有4头水牛套着挽具,等距离地圈牵引转动轮筒。轮筒转动时,由于它高出地面有足够的距离,故不妨碍水牛前行。在一刻钟时间里,也就是到管子从井下提升出来之前,拉动轮筒的水牛被4个驭者驱赶着绕圈快走。当那些可怜的驭畜力气耗尽,口吐白沫时,就解下挽套,把它们牵回厩里,同时再牵来信的驭畜替换。当驭畜替换给出信号时,轮筒以极快的速度反转,在周围带起猛烈的风,直到管子再次落到井底。一口大的盐井要用40头驭畜,一昼夜为一班,每一班提升卤水大约10次。卤水从主要的外部蓄水池引出,通过竹管分流到较小的木制储水器,这些木制储水器放在熬卤水的工棚里。在工棚的地面上,用砖砌了一排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圆形、较浅的平底铁锅,锅的直径约4英尺。从上面说的储水器用竹管引出卤水,在锅里注满,在锅下面烧火。每个炉子都有一根竹筒,外表涂有石灰,并装有一个铁制喷嘴,从喷嘴口吐出火焰。在炉子周围有许多较小的竖直的管子喷火燃烧,为整个工棚照明,以便白天黑夜不间断熬卤水的工作。提供燃料的“火井”与盐井相距非常近,建造火井要小心谨慎,竹管外敷以石灰防止漏气。从井口处竹管分成几支,送到熬卤水的各工棚。无疑地,那些“火井”里有石油,井里的燃气或瓦斯提供了天然燃料。所制的盐有两种,块盐(或盘状盐)和粒盐。块盐是一种盐饼,有两三英寸厚,其形状和大小与平底铁锅完全相同。制粒盐中加入豆粉,可以使成盐显得白些。根据气体一火焰的强弱,熬一次盐要用2-5天。平底锅的重量大约为1600磅,并且只能用两周,之后就要换新锅。盐井深为700-2000英尺。从浅井中打上来的卤水为褐黄色,而从最深的井打上来的卤水则是深黑色。用卤水熬盐,黑色的卤水较之黄色的卤水可多得一倍的盐。井越深,盐的浓度越高。据说,早在蜀汉时期,“自流井”就已经有了制盐。”

——《手艺中国 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 1921-1930》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124-125

 

 

从《东方杂志》引稿与《手艺中国》引稿相参读,可见谢立山的观察十分细致,注重描述自流井盐场生产工艺细节,此有助了解当时自流井盐场风貌情况,也是篇珍贵的盐业工业文献。

 

201612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无核污染的古老井矿是怎么采盐的?
《盐都乡愁》著名画家雷振刚先生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商业史上浓墨重彩的自贡商人
千年盐都的结胎地—贡井(一)
山腰盐场就在身边,可你知道古代是怎么制盐的吗?
趣谈我国古代的天然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