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次精彩的捡钱行动原理解析
userphoto

2023.07.10 湖北

关注

前言:这是7月7日早上的Morning帖,是从维斯科金融公司1987年股东大会上,芒格一句嘚瑟引出的一段背景科普。

内容稍微烧脑,但很有意思,值得分享给大家。略遗憾的是,由于我这原帖已经约6600字,受篇幅限制,朋友们的精彩留言就没做收录了。

查理·芒格:按照包厘街储蓄银行目前的股权结构,这家银行将来应该会整体出售,到时候,我们应该会赚到利润。这笔投资还是不错的,将来应该可以获利——1987年维斯科金融公司股东大会。

唐朝:这里芒格说的包厘街储蓄银行的股权结构,有什么特殊之处呢?为什么芒格可以提前确定这笔投资可以赚到钱——事实上也就在两年后,这笔投资就翻倍了。

这个特殊的股权结构,要从美国的储贷机构的发展史说起。

美国的储贷机构,最早也是从类似于我们民间标会、台会之类的金融互助组织发展出来的。

标会、台会这些名词,可能江浙闽区域的朋友会熟悉一些,其他省份的朋友不一定遇到过。

它是一种民间金融互助模式,通常由一群人(早期一般是有血缘关系的,或者同村的熟人)自愿组成,每人定期缴纳一定金额的资金,形成一个资金池,然后这笔钱大家轮流用,常用于农业生产、买房创业或其他生活大项开支。

比如12户人组成一个标,每户拿10万,合计120万,一月张一家用,月底移交给张二家,二月底张二移交给张三家......12月底张十二又移交给张一家。

由于每户人家对资金需求的额度和时间,不会那么凑巧,不大可能是张七家刚好就七月里用钱,于是这事情几乎必然而然地演化成,这12户人谁家需要用钱谁就拿去用,先来后到。

但用钱的人要负责支付利息,举例说月息1分(每月1%),这部分利息收入除去标会的必要开支以外,属于这12户人的,按照出资比例享有。

再往后,必然的发展就是村子里的其他人,不一定是有血缘关系或熟人,只是知道这里的利息收益不错,于是把钱拿来存在这个标会里,以获取利息为主要目的。

到此地就要分叉了。分成哪几种呢?

①收到钱后,依然按照上述模式运行,只有在本标会存钱的人,才有资格从本标借钱。

最终标会所获利息,减去维持运转必须的成本之外,剩余利润按照出资金额和资金占用时间分配,属于标会全体储户的。这个标会并没有储户之外的股东、老板或者所有者(owner)。

这种就是互助储贷模式。中国早期农村信用合作社,也是按照这个模式设计的,只是后来偏离了期初设计。

②这个标会12户人,接受其他村民的存款。但为简单起见,直接承诺某利率水平(比如年息10%)。

存款储户不管标会收了多少利息,赚了多少或赔了多少,都享有按照约定利率收回本利的权利。赚赔都是这12户人去分,这12户人是股东,是老板。这就成了储贷协会或储蓄银行。

储贷协会和储蓄银行之间的区别比较小,我的简单理解就是储贷协会的股东人数比较少,类似于有限责任公司;而储蓄银行的股东人数比较多,类似于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部分机构可能不想因为协会的后缀,被联想成小范围互助储贷机构,所以有意规避了储蓄和贷款协会这个词,使用储蓄和贷款银行(简称储蓄银行或储贷银行)的叫法,能显得有实力一些。

③村子里某一户人或某几户人,看着这种模式有利可图。直接成立一个新标会,完全不为互助目的,就是为了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运行模式和上面的②一样。

当然,上述①②③都还有一个另一个共同的分叉:高息揽储、卷款跑路,变成欺诈机构——这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很常见,它是犯罪领域的事儿,咱们此处不讨论它。

美国当时允许这些储贷机构(统称,包括了互助储贷、储贷协会和储蓄银行)发展,侧重点是鼓励吸收民间资金,助力美国人的住房梦。所以储贷机构的业务范围,被限定为『吸收存款,发放房屋抵押贷款』。

按照1987年芒格分享的资料,当时美国监管部门也是有存贷款利率管制的,比如在纽约州这类房屋抵押贷款,贷款利率上限不能超过8%。

而为了协助储贷机构发展,监管部门允许注册为储贷机构后,支付的存款利息可以比商业银行高0.25%,同时在税收上还有一些优惠。

在低利率时代+房价持续上升的阶段,这种政策就和送钱一样。

以具有竞争力的利率,大量吸收存款,然后发放房屋抵押贷款(有些机构限于个人购房的抵押贷款,有些机构还拓展到给房地产企业发放贷款),舒舒服服赚利差就好了。

这种情况下,储贷机构手头持有的,都是利率不超过8%的长期贷款——房贷的期限我们应该都有感知,大概普遍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

后来的事情,几个月前的硅谷银行等机构,亲自用破产给我们重新演示了一次:伴随经济发展、通胀上升,市场利率出现了大幅上升,美联储基准利率从50年代的3%左右,持续飙升到八十年代的最高21%,储贷机构面临灾难性的局面。

在利率上升的阶段,由于基准利率上升、市场利率上升,储贷机构当然只能跟着提升存款利率,否则储户会大量流失,形成挤兑,当即破产。

但是,由于以前持有的大量贷款是低利率时期放出去的固定利率贷款,储贷机构两头被揍,已经不是失血,而是飙血。

然而,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此时,储贷机构找到了新的生存办法,它们通过不断做大新贷款的规模——也就是说,给持有最高不超过8%利率的资产池里,大量新增利率15%,20%甚至更高的新贷款,拉高整个贷款组合的平均利率,从而避免出现报表亏损,损失资本金。

大量发放贷款,需要的资金不仅是存款,同时还要有资本金(还记得资本充足率的概念吗?银行放贷不能全部靠储户存款去放贷,必须要有部分自有资本金用于承担风险,比如5%或8%)。

资本金的来源,无外乎就是经营利润和股东投入。监管机构为了避免储贷机构破产,引发连锁反应,不得不做出的改变就是,

第一,允许储贷机构探索其他经营方式(所以越来越像商业银行了),容忍他们想方设法获取更高的收益率,以补充资本金;

第二,推动储贷机构使用股权融资(包括上市发行股票融资和非上市出让股权融资)——这些手法熟悉吧?咱这儿都照猫画虎重走过,以及正在重走。

在鼓励赚钱这条路上,诞生了芒格大力批判的乱象。芒格这样说:


把资本金在账面上做足,有何难处?任何一家银行或储贷机构,只要把短期利润做上去,就可以迅速增加资本金。无非是发放贷款或配置资产,先把眼前的高利息或高利润拿到手,不考虑风险,不考虑将来最终要承受的损失。

储贷机构可以和房地产开发商合作。总是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拿到资金,他们能许下任何承诺,做出任何预测。房地产开发商里有很多充满野心的自大狂,也有很多信口开河的骗子(哈哈,老唐注,带头大哥姓许吗?)。

还有一种很简单的做法,也可以提升短期业绩——以固定利率发放长期贷款。这样的贷款,信用质量可能没问题,但是将来要承受利率变化的风险。无论是信用风险,还是利率风险,都同样致命。

通过上述手段,许多小型储贷机构迅速做大。在此过程中,为了扩大存款规模,很多储贷机构甚至聘请股票经纪人等中介拉存款。很多聘请中介吸收存款的储贷机构,后来都破产了。


而彼得·林奇更是用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他这样写到:


像老千一样用小钱骗大钱的一套骗术,的确一试就灵。后来许多涉及诈骗的储贷协会,都是用这套骗术。

这些骗子是这样做的,比方说有一群人,为简单起见,假设是10个,每人出资10万美元设立一家『信贷之神储贷协会』。若资本充足率要求为5%,他们就以这100万美元股东权益为基础,吸收1900万美元的存款,然后发放约2000万美元的贷款。

为了迅速吸收到1900万美元的存款,他们会用特别高的利率来引诱存款人,并聘请美林证券和希尔森这样的著名投行帮助吸引资金。几年前你或许在报纸上看到过类似的广告:『信贷之神储贷协会的超级大额定期存单,利率高达13%,联邦储贷保险公司提供担保。』

有政府做担保,信贷之神储贷协会的大额定期存单好卖得很,证券公司也乐得大力推销好多拿佣金。

吸收了1900万美元存款,再加上100万美元的股东权益,于是信贷之神储贷协会的股东和董事开始大肆放款给亲戚朋友,大搞一些价值很值得怀疑的房地产项目开发计划,结果在很多根本没有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地方创造出一时的房地产市场繁荣。

由于贷款前先扣佣金,所以从账面上来看,信贷之神储贷协会的盈利惊人得高。这些『盈利』使公司股东权益相应增长,而股东权益每增加1美元,公司就可以再像前面一样,吸收19美元的存款,然后发放20美元的贷款。

如此循环再循环,越滚越大,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偏僻小镇的储贷协会,比如像得克萨斯弗农镇的储贷协会,也可以发展到几十亿美元资产规模的原因。

就是这样,贷款越多,盈利越多,股东权益也越多,公司规模也越滚越大,最后大到有足够的财力去贿赂会计师、审计师,收买银行委员会中有权有势的参议员和众议员,还有足够的钱购买喷气式飞机,搞海天盛筵,甚至进口大象来玩……』。


不幸的是,不是所有的储贷协会都有这样的好运气。另一个小镇或另一个时间里,和信贷之神一样的另一家信贷协会,比如叫『信贷胎神储贷协会』,操作手法一样,但遇到了房地产下行周期。

一夜之间,胎神放出去的贷款都成了烂账(就像发给恒大的贷款),海天盛宴和大象,还没来得及出现就消失了。这就是芒格八十年代像个斗士一样大声疾呼的原因。

事实上,仅1989年到1993年中,美国破产倒闭的储贷协会有675家之多;美国联邦调查局在1993年同时调查一万多件和储贷协会相关的金融诈骗案。

同时,很多储贷公司股价也是跌的吓人,彼得·林奇分享过他去抄底的一只,股价已经从从13美元跌成0.75美元。

好,终于说到股票了。我们可以来谈包厘街储蓄银行的股权结构,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以及为什么芒格敢提前说会赚钱。

前面我们说过的两处内容,和这里相关:

第一,有一种互助储贷的储贷机构,和最早的标会一样,『剔除维持标会日常运转后的利润,属于全体储户,并没有一个股东、老板或owner』。

第二,监管部门为了支持储贷机构的生存或扩张,被迫允许这些储贷机构除了挣钱之外,还可以发行股票融资。

有了这两点,这个特殊股权结构以及包赚的信息,已经叮叮当当的跳跃了,只是需要有知识储备才能听得见钞票的响声。

这种资产和利润属于全体储户的企业,类似于公有企业。名义上虽然属于全体所有人,但实际上......(抱歉,此处删掉202个不宜公开谈论的文字,原因你懂的)。

虽然美国储贷行业乱象横生,但数千家储贷机构并非所有都是骗子,里面的确有一些体面人经营的合法的、盈利的储贷机构。而这些机构里有一部分,也是类似上面所说的公有制机构。

彼得·林奇这样描述这里的投资机会:这些储贷机构名义上属于全体储户,但储户除了正常的利息之外,最多也就能多拿一瓶矿泉水,他们是事实上的无主资产。一旦这些机构来到华尔街,魔术发生了。

我们知道,普通企业现有资产是原所有者的,发行股票后照样有等比例的资产属于原股东。

比如一家企业净资产1000万,总股本1000万股,另外再以1美元/股的无溢价价格(即1pb估值)向公众股东发行1000万股,公司净资产会变成2000万,但公众股东只持有公司50%股份,2000万×50%=1000万。

而这些属于储户的储蓄协会或者银行,它之前所有通过利差赚来的净资产『理论上』属于储户。

从纯理论角度说,要实施股份制改造,首先应该把所有的储户找到,然后按照他们存款的多少,存款时间的长短,加权计算出他们各自应该享有多少股份,待股份确认后再发行新股。

然而这是不可能实施、也没有任何人有动力去实施的事情。因为所有的储户,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关心自己拥有的这个所有权。

他当初存钱的时候,就是冲着这个利息来的。本利都拿到了,利差?那是什么鬼,关我P事!

你即使联系上对方,告诉他在某某储贷机构里还有一份资产,他的第一反应恐怕更可能是:储贷协会?最近被FBI查的底儿掉的那些诈骗犯?你是搞电信诈骗的呢,还是赔出大窟窿之后妄图找我来认账填坑?才不上你们的当。滚!

其次,储户是流动的,过去的储户,今天不一定是储户。今天的储户可能也不是储贷协会成立第一天参与的,怎么分?不可能做到的。

那么,由储贷协会历年经营获取的利差,到底应该归谁呢?归管理层,道理和法理都说不通;直接免费分给现有的储户,也不现实,无疑会引发老储户眼红,勾起无穷无尽的官司。

正如前面所说,这部分资产名义上公有,但实际是一个无主物。而此时,又正好储蓄机构遇到危机,成为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神,偏偏还必须要赶紧募集资本金来扩大规模,寻求生存。

那么,既然法理上是全体『储户』的,那就让『储户』来分享它,合情合理。博弈之下的发行模式,最终就成了这样【注意注意,魔术在这里】:

原储贷机构总股本0股,假设拥有净资产1000万美元,此时面向全体储户发行股份1000万股,每股1美元。只有储户才有权购买and只要是储户都有权购买。

注:单个储户意图认购的股票数量与存款数量无关。如果认购数量总和超过1000万股了,可能也是采用类似于抽签或其他分配方法——这部分未见资料介绍,或许当时就没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

发行完毕后,这家储贷机构的总股本变成0+1000万股,净资产变成1000万美元原有净资产+1000万股×1美元/股=2000万美元。

就这样,拿出1美元认购股份的储户,每股对应净资产瞬间=2美元。这样,原有的无主资产通过这次发行就变成了有主资产。

而储贷机构则通过这种方法,快速地募集到了继续扩大规模的资本金,监管部门也不用担心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问题。

这是各方都满意,且对公司最有利的唯一解决方法。

林奇将其形容为:你买了一套房子,搬进去后发现你支付的全部房款,就装在一个信封放在屋子的抽屉里,上面写着『拿着吧,它是你的』。

这种美事,只有一个要求,赶紧去目标储蓄银行(还是要排除信贷之神和信贷胎神,哈哈)开一个存折,先存个1美元巨款。

林奇说他发现了这个秘密后,就在某年就一口气买了当时IPO上市的145家储蓄银行里的135家的股票。

关于储蓄银行股票上市后的回报,彼得·林奇给过一份详细数据:


1991年有16家互助储蓄银行上市,其中的两家以超过上市价4倍的价格被并购,剩下的14家中最差的也有87%的涨幅,其余的都翻倍或者还好一些,具体来说是有四家翻3倍,一家翻7倍,一家翻10倍(只花了32个月时间)。

1992年,另外的42家储蓄机构也陆续上市,其中唯一一个失败的案例是圣伯纳迪诺第一联邦储蓄和贷款协会,它的股价微跌7.5%,其余的都高歌猛进——38家上涨50%以上,23家上涨100%以上,其中有两家翻了4倍,而这一切就发生在20个月时间里。

经营最好的5家合计给出了285%的回报;即使是最倒霉的人选中了其中最差的5家,到1993年9月也会有31%的收益。最差的5家都战胜了标准普尔500指数和大部分共同基金。

在1993年的前9个月中,又有34家互助储蓄机构上市,在很短的时间之后,最差的上涨5%,有26家上涨30%以上,20家上涨40%以上,9家上涨50%以上。


注:在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一书第13章,有上述每一家储贷机构的详细资料表,包括企业名称、上市时间、发行价格、期间股价涨幅数据等,感兴趣朋友自己去翻。

现在知道芒格那么确定地说,我们应该可以赚到钱,而且也确实后来赚了一倍的底气所在了吧?

这样的好事,毫无疑问会有内行、内部人及监管部门相关人等蜂拥而至的。

正因为董事会、管理层和相关知情人会参与认购,所以往往对原有资产的评估甚至比真实情况更严苛,以压低发行价,便利相关知情人低价获取股份。上述高额回报里,或多或少地也有这个因素在内。

所以,林奇在他的《战胜华尔街》一书里,曾以非常确定的口气,推荐读者赶快去开户,享受这份盛宴。他说(1993年9月):


现在仍有1372家互助储蓄协会准备要上市,你可以查看一下其中是否有位于你家附近的公司。只需到那里开个账户,你就有了参加首次公开发行的权利。然后,你就可以一路持股待涨了。


然而,就在本书交付印刷的时候(应该是1993年年底),发生了新情况,他在后记里补充到:


当我将本书交给编辑准备排版印刷的时候,银行监管机构决定延迟储蓄银行转变为上市公司的进程。

问题在于一些官员和银行的领导人,可能利用这种转型交易,从中获得以低价购买股票的权利,甚至有部分人可以免费获得股票。

政府希望阻止知悉内情的人士所获得的不正当利益。目前这项议案正处于国会讨论的听证阶段,国会将会监控整个转型过程。


彼得·林奇从这笔投资里,总结出来的经验是:股票分析师也感到厌烦之日,正是最佳的买入时机。

而我最大的感受是:有知识储备,才能看得见机会。不具备相关知识,黄金奉上,你也会当做狗屎避之不及的。是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孙天琦详解美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银行业危机:成因处置与监管改革
镜鉴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房地产
口袋中的Mishkin_66 金融创新 & 资产风险评估
利率市场化,带刺的玫瑰?
你还去农信社和邮储银行存钱吗?看看这篇分析再决定!
跟不上反应!很多德国银行至今还在执行零利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