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效实用的“登门坎”技术
有效实用的“登门坎”技术

“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运用这个方法使人接受要求,便叫登门坎技术。
这个效应来自于美国心理学家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实验。实验人员到居民区劝人们在房门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 直接向居民提出要求,结果遭到多数人的拒绝,接受者为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使的志愿书上签名,这个容易做到的要求,几乎所有 的人都做到了,几个星期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达55%,是第一个居民区的3倍还多。
研究人员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当他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 的一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认同感。这时如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并使他态度持久。
在家庭教育中运用这门技术,会使孩子多产生门坎效应。如有个孩子期中考试,数学考了58分,母亲理智地分析了原因,并给了他努力的空间,提出:“期末能考 63分吗?”孩子一口答应了。结果期末考了63分。母亲说:“你进步了。下学期有信心考70分吗?”孩子说:“没问题!”结果考了75分。
家长在运用“门坎效应”时,提出要求的“度”,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尽可能发挥最佳的“门坎效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味心理学理论: (九)登门槛效应
提升孩子学习动力篇之一:要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就要学会“登门槛效应”
18个你不知道的实用效应
孩子的教育没有“一步登天”,聪明的家长:会运用“登门坎效应”
登门槛效应:管理中的“得寸进尺”
为人父母者,都应该知道的10个心理学知识(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