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兰亭序特辑(下)
userphoto

2023.03.17 甘肃

关注

宋 佚名 萧翼赚兰亭图卷

绢本 设色 纵26.6cm 横44.3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唐 柳公权(传) 行书兰亭诗卷

绢本 纵26.5cm 横365.3cm 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诗、文、书:“人”的觉醒


楚 默

本文刊载《中国书法》2012年第1期



在对神龙兰亭的争辩、考鉴、研究中,虽已涉及了许多重大的领域,但有一个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问题就是兰亭诗文创作中人的觉醒。鲁迅曾称魏晋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所谓“文学的自觉”,当指文学创作中人的觉醒,即要把抒个体的情意放在首位。文艺发展到六朝,“人”不再成为政教的附庸,诗文也不再作为某种说教的工具,故六朝文艺美学特别强调个人的审美感性,重视心灵的呐喊。“诗缘情而绮靡”的提出,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绘画、音乐、书法都像文学一样,有“人的觉醒”在,《兰亭序》就诞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中。郭沫若等学者认为《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是智永所依托,说墨迹伪托是因为与南朝碑刻不同等等的理由,都脱离这个特殊的文化背景而陷入误区。故梳理兰亭雅集诗、文、书的文化背景,读出六朝人的艺术觉醒,反而更能接近《兰亭序》千古第一行书的艺术本质。

在写兰亭序的艺术价值之前,之所以先叙述兰亭诗,就在于没有诗也就没有文。诗的体验深度决定了文的深度和价值。郭沫若说《兰亭序》是智永的伪托,其实一点也经不起批驳。智永能伪造那几首兰亭诗吗?绝对不可能。兰亭诗与兰亭文在情感类型与调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兰亭论辩中,有人贬低兰亭序的原创性,说此序是仿石崇《金谷诗序》的,说《兰亭序》中自“夫人之相与”以下一百零六十七字,“在申石崇之志”,完全是一篇仿作。这种论调,涉及兰亭序的思想倾向及抒情本质,仍需一辩。

《世说新语·企羡》中说:

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1]
    唐 柳公权(传) 行书兰亭诗卷(局部)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六朝的攀比、斗富风很盛,石崇又是王右军同时代人,故确有“仿”的意味,但这种“仿”也只是形式上的效仿,而在内容上是不同的。

石崇的《金谷诗序》载《全晋文》卷三三,《世说新语校笺》“品藻”五十七条注全录,如下:

余以元康六年(二九六),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甚为娱目且欢心之物备矣。

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夜晏,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鼓瑟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者。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公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有学者叙述《金谷诗序》与《兰亭序》的不同时说:

《金谷序》先叙石崇官职,次及别庐景物及设施,以突出主人的尊荣富有。然后才谈到聚会原因与参与人物,乃因贵客回长安……虽记郊外饮宴,却是通篇功名富贵。清泉茂林仅成摆设,与人物心灵并不相通。用孙华的话说,金谷人物“神情都不关山水”。

而《兰亭序》,句句实景,却又句句包含人伦鉴识的思辨积累。每一山水意象都是有意义的形式,理想人格的象征;或崇高正直,或平茂清纯,为兰亭宴集拉开了清幽的天幕,展示了与会者的人格要素。[2]

前段说金谷序描绘之景未与人物心灵相通是对的,但后段说《兰亭序》的景物描写展示与会者的人格要素显然是生硬的比附。

唐 陆柬之 行楷书兰亭诗卷
纸本 纵22cm 横69cm 上海博物馆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钱钟书对两序也有个简单的评论:

《金谷诗序》修辞较洁,写景叙事为主,与《兰亭序》异撰,而曰:“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又与王《序》戚戚有用心焉。[3]

在本文看来,《金谷诗序》表现了个人对精神生命借助诗文传世的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与曹丕《典论·论文》对文章功用的肯定十分接近。而且修辞简洁,不无文采。而“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也是对生命的高度肯定,很有生命的体验,且有一定的深度,但比王序还是差了很多。那么《兰亭序》的艺术特色在哪里呢?主要有三点:

一、强烈的抒情色彩:低徊慨叹,情溢于辞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描绘了兰亭雅集的优美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但在这精致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起伏。不管是前半部分的写景还是后半部分的抒情议论,其抒情色彩都十分强烈。正如钱钟书分析所说的:

窃谓羲之之文,真率萧闲,不事琢磨,寥寥短篇,词意重沓。[4]

这“真率萧闲”可谓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因为“真率”,直抒胸臆,不做作,不修饰;也因为“真率”,有些地方,“词意重沓”。如“俯仰一世”“俛仰之间”,这“俛仰”的重复使用,本是用辞之病,但因为抒写真挚,被人忽略了。“萧闲”就是自然、随意的心态,故《兰亭序》抒写的是自己一时一地毫不掩饰的真情。抓住这一点,也就可以断定,智永是模仿不来的,就可以判定是王羲之自己之文,是属于创造性的。钱钟书又说:

羲之此序,低徊慨叹,情溢于辞,殊有悱恻缠绵之致,究其心蕴,析以义理,反煞风景。[5]

这“低徊慨叹”,指的是后半部分的议论,他之所以慨叹,就因为生命短暂,盛事不常,故文字下面,情感的波澜十分深。非有体会者难以摹仿。情溢于辞,这是多数人能感觉到的特点。

明 戏鸿堂法书 柳公权 行书兰亭诗卷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叙述王羲之《兰亭序》的时候,我们说王羲之对自然山水有他的发现。他“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是对活泼的生命世界的领悟。在《兰亭序》中,同样有他对自然的发现,故他的叙述描绘,是情景交融,而并非石崇式的与人了无关系。文中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不但在观赏自然的视角(仰观、俯察)上与《兰亭诗》一致,而且在审美的感受上也是对自然有发现。“游目骋怀”是对自然的亲近,放开心胸与视力,与下文“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放浪形骸之外”是互相呼应。即是说,在放浪形骸的无心自由状况下,心与景相合,才“欣于所遇”,最生动地说出了情、景相融的刹那间的乐趣。景是外在的、客观的东西,人人能见,但只有与心相融,才“欣然”。故“快然自足”是心灵审美品赏的完成。王羲之的《兰亭序》比《金谷诗序》高一筹的地方正在于其在描写中融进了主体的情感,而《金谷诗序》则纯粹是客观景物的描述,并未有情在里边,故词意重沓并不影响其抒情本质。

三、王羲之对生死理解的深度

钱钟书说:“(《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又与王序戚戚有同心焉。”这是说王羲之和石崇在对生命的看法上,有相同之处。即生命难永,乐有尽头。但王羲之的理解显然比石崇或同时代的其他人来得深刻,因为王的感慨是建立在对庄子《齐物论》的批判之上,他对乐与悲都有内心的独立思考。

《兰亭序》的前半部写景叙乐,情景交融,颇有对山水之乐的发现。“欣于所遇”就是个人对所遇山水的新体验,不同一般表面的感官之乐。仅凭这一点,王羲之就高于石崇、孙绰等人。但他并不是由乐而止,下文的议论却是由乐生悲,这个过渡出于常人之想。郭沫若就是因这种乐与悲的急剧转换而怀疑此帖为伪作。他说:

王羲之是和他的朋友子侄等于三月三日游春,大家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在这些诗中只有颖川庾蕴的一首五言四句有点消极的意味……(原诗是:仰想虚舟说,俯叹世上宾。朝荣虽云乐,夕弊理自因。)但其他二十五人的诗都是乐观的,一点也没有悲观的消息…… 这和《临河叙》(指《兰亭序》)的情调是完全合拍的。即使说乐极可以生悲,诗与文也可以不必一致,但《兰亭序》却悲得太没有道理。既没有新亭对泣诸君子的“山河之异”之感,更不适合王羲之的性格……王羲之的性格是相当倔强自负,他决不至于像世传《兰亭序》所说的那样,为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悲夫”“痛哉”起来。[6]
明 董其昌 行书临柳公权兰亭诗卷

纸本 纵27.8cm 横1144.57cm 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雅集,欣于所遇,快然自足。但情随事迁,聚会已成陈迹,因之感慨随之而来,这是很自然的事。王羲之写序之时,雅集已经结束,“乐”也随之终止。那么想到生命不长久,死亦随之,也全在情理之中。悲由乐起,也是很自然的。王羲之性格倔强,但并不能保证他不死。他深知每人都免不了一死,问题是活的时候如何更乐一点。乐是短暂的,死是必然的。因此,他要批判庄子的《齐物论》。《齐物论》中有“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的句子,这是“一死生”的由来,又有“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句,这是“齐彭殇”的出典。在庄子那里,他的本体论最高范畴是“道”“万物皆一”(《大宗师》)自然生与死是一回事。庄子是在哲学层面讲他的道与生死,而王羲之是在现实层面讲生死的客观存在,两人其实不在讲同一话题,没有遵守论辩的同一性。王羲之所以反对把生当作死的观点,就在于他觉得人虽免不了死,但却可以活得更长一点,因而得到的乐更多一点。

王羲之对人生的悟是从现实出发的。他说“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所寄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王羲之对同一时空中不同人的人生观作了深刻的分析,一种是倦于涉猎者,把自己的抱负在室内畅谈,另一种是旷达不拘者,放纵恣意地生活。不同性格的人,取舍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他们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这就是古人云的“死生亦大矣”。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这是说,人总有死生,但天道的运行则不变。王羲之的感慨在于向之所乐已成陈迹,而死生的规律则无法改变。他的“悲”是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王羲之对生死的体悟是深刻的。

清 内府刻兰亭八柱帖拓本 柳公权 行书兰亭诗(局部)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清 内府勾填戏鸿堂法书 柳公权 行书兰亭诗卷(局部)

纸本 纵29cm 横600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王羲之为什么反对庄子?钱钟书有精辟的分析,说:

盖羲之薄老庄道德之玄言,而崇张许方术之秘法,其诋“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乃于修神仙、求长寿之妄念虚想,以真贪痴而讥伪清净。识见不“高”正复在此,韩驹病其夫能旷怀忘忧,尚浅言之矣。[7]

说王羲之是以“真贪痴”讥“伪清静”,并不太含贬意,钱钟书在识见不“高”上打了引号,表示这识见还是值得肯定的。王羲之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种看法当时人刘琨在《答卢谌》诗并书中亦有差不多的表述。刘琨说:

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之放旷,怪厚薄何从而生,哀乐何由而至……国破家亡,亲友凋残,……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也。[8]

但两人的体认实有差别的。钱钟书说:

是故羲之与刘琨虽均有“虚诞”“妄作”之句,貌同而心则有异;琨谓人于死丧非能不戚也,羲之谓人于长生久视非不能致也。倘貌取皮相,羲之此序低徊慨叹,情溢于辞,殊有悱恻缠绵之致,究其心蕴,析以理义,反煞风景……夫有待之身,及时行乐,则深感于时光之逝而莫留,乐事之后难为继。

所以,王羲之之“悲”,从积极的方面看,是对生命价值的珍惜。

从修辞手法看,王羲之确有“仿”的痕迹,但这种“仿”已是一种化用。例如“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种句式孙绰的《兰亭诗序》中有,“今日之迹,明复陈矣。”钱钟书指出,在《汉书·京房传》中亦有:

……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

并说:
余尝取《通鉴》与所据正史、野记相较,得数百十事,颇足示修词点铁脱胎之法,至于昭信纪实是否出入,又当别论。[9]

所以这种脱胎之法,实也应视为一种活用或创造。“命意相同而语似借京房论国事以叹人生。”

因此,不管是王羲之对人生感慨的深度还是语言的表述,都带上他个人的色彩,是高出众人的。《兰亭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收入《古文观止》,其原因也在此。

清 内府勾填戏鸿堂法书 柳公权 行书兰亭诗卷
纸本 纵29cm 横600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注释:

 [1]  《世说新语校笺》下,三四九页。
 [2] 《兰亭论集》,苏州大学出版社,二○○○年,二七一页。
 [3] [4] [5] 《管锥篇》第三册,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一一一六页。
 [6] 《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兰亭序的真伪》,《文物》,一九六五年第六期。
 [7] 《管锥篇》第三册,一一一五页。
 [8] 《管锥篇》第三册,一一一四页。
 [9] 《管锥篇》第三册,一一一七页。



清 紫檀木雕兰亭修禊图八柱帖插屏(局部)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以兰亭为主题装饰的内廷器物
赵丽红

本文刊载《中国书法》2012年第1期

北京故宫博物院除藏有大量的兰亭墨迹、法帖、绘画外,还藏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以兰亭为主题装饰的内廷器物,其中有一部分是御用实用器具,如御用笔、墨、砚等,均以《兰亭序》文或图景或题名再现于器。还有一部分是内廷陈设器具,如明代漆器、瓷器等,特别是清乾隆时期还将御临《兰亭》摹勒于器。以兰亭为装饰的内廷器物制作,在清乾隆时期呈现多种表现形式,极具时代特点。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宫廷对《兰亭序》的欣赏与珍视。

明 白玉玩鹤图插屏

长10.4cm 宽6.5cm 厚0.8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一、明代内廷兰亭器物

《兰亭序》自晋唐以来一直受到宫廷帝王和文人的珍视。历代书家临摹,或再现于纸绢或摹勒上石,成为一时风尚。明清时期,王羲之《兰亭》备受内廷的青睐并大力倡导,明成祖、宣宗、神宗时期,均留心翰墨,喜好“二王”书法,分别临有《兰亭序》《鸭头丸帖》《乐毅论》等。据记载,明成祖曾“选中书舍人二十八人专习羲献书”,并集古帖摹勒上石,如《东书堂帖》《宝贤堂集古法帖》等。明代帖学盛行一时,受其影响,内廷器物的制作也以“兰亭修禊”摹勒于器,或序文或图景,作为一种装饰内容,其表现形式各异,如以曲水流觞文人雅集或羲之爱鹅图景摹勒于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嘉靖时期以《兰亭修禊图》为内容的漆盘,盘内雕刻曲水流觞、文人雅集图景,外底髹黑漆,左侧填金“大明嘉靖年制”。此器以兰亭修禊内容为装饰,虽然人物不足四十二贤士,但以曲水流觞场景构图更突出主题,颇具文人情趣。除此之外,还有以文人韵事再现于瓷器,如明成化斗彩高士杯,器外壁以《羲之爱鹅图》和《携琴访友图》为装饰,外底署“大明成化年制”。此器以《羲之爱鹅图》为装饰,表现文人雅兴,以此彰显文人品味与个性。

兰亭作为一种装饰内容,出现于明代内廷陈设器物,并以兰亭图景的形式再现于器,这体现了兰亭对明代内廷器物制作的影响,以及时人对魏晋士人文化的欣赏与珍视。

  

明 成化款斗彩高士杯

高3.4cm 口径6.1m 足径2.6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二、清代内廷兰亭器物

(一)以兰亭为主题装饰的文房用品

兰亭作为一种装饰内容,在清代内廷文房用具的制作上多有体现。如以“兰亭真赏”题铭于笔或以兰亭图景再现于墨或砚,均从不同的形式表现兰亭文化的主题。

1.“兰亭真赏”题铭于笔

清代内廷御用笔的制作极为讲究。其形式种类多样,各种材质应有尽有。其来源广泛,一般是交由地方织造如杭州织造、苏州织造等按内廷样式承办制作。每年均按一定数量进贡。内廷每年备用毛笔数以万计,除大量的御用笔外,还有颁发内廷各处记录、抄书或赏赐等用途。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各式毛笔数千件,均尚未使用,其中仍有三件题名“兰亭真赏”或“兰亭赏”的竹管笔。其形制相同,均纳以紫毫,呈兰花蕊式,成为清代笔毫特有的形式。

乾隆时期毛笔制作精良,笔管题铭成为装饰特点之一。一般多有溢美辞句,极具文化内涵,如以“兰亭真赏”“兰亭赏”表现于笔端,文与质相得益彰。体现了乾隆帝对临摹《兰亭》追求用笔精良的要求。


清 竹管兰亭真赏紫毫笔毛笔

长19.39cm 笔头长4.3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兰亭修禊图四色墨

长16.2cm 宽8.4cm 厚2.2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2.兰亭图景再现于墨

清代御墨的制作主要出自内廷御书处“墨作”,其有别于地方贡墨。内廷御用墨品制作精良,装潢考究,形式多样。特别是成套各式博古墨,其造型仿古或纹饰仿古,均形成内廷定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很多成套的各式博古墨,或二十六锭或四十锭不等,其中有些是以兰亭图景为主题再现于墨品。如兰亭修禊图御墨,呈八边形,墨面为兰亭修禊人物图景,背面题名“兰亭修禊”并署“御墨。乾隆丁巳年制”。丁巳,为乾隆二年(一七三七)。此墨除黑色墨品外,还制有彩墨形式,如朱、黄、绿、蓝、白色等,其兰亭图景内容相同,应同出一范。这些以兰亭图景为装饰的墨品,不仅再现了乾隆时期精湛的制墨工艺,而且以兰亭图景为装饰再现于御墨,更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中也体现了乾隆帝本人博雅好古的文人情趣。


清 兰亭修禊洮河砚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3.兰亭图景再现于砚

乾隆时期,御制砚品很多,材质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也有少量以兰亭诗意图景为内容装饰的砚品。其材质有紫端石、绿端石、绿洮河石、旧艧村石等。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兰亭修禊图洮河石砚,砚面浅浮雕兰亭雅集图,背面深浮雕群鹅戏水景致。此砚以兰亭韵事与羲之爱鹅,同表现于砚,极具文人情趣。然而此砚原定名为宋砚,尚有疑问。还有一件与之相似的砚品,为端石兰草修禊图砚,砚面及侧面镌刻兰亭雅集图景,砚背浅浮雕柳塘群鸭戏水,砚内侧镌刻乾隆御题铭文:“宋时端溪已艰致,刻绘兰亭更韵事。山庄获一已为珍,侵寻逮此凡有四。物聚所好好因文,玩役耳目究增愧。依然墨池坐右军,恧此濡毫以作字。乾隆壬寅仲春御题。”壬寅,为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乾隆帝时年七十二岁。此砚随形配嵌玉龙穿花纹紫檀木盒,应为乾隆时期鉴藏砚品。

乾隆时期御笔临池用砚很多,一般均有御题诗文,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兰亭图绿石砚,以兰亭图景为装饰,背面镌刻御题诗文:“数典临池《禊帖》宜,故应图景再三之。王孙跃里分明道,得骨得皮者阿谁?乾隆戊戌夏御题。”戊戌为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时年六十八岁。正如诗中所述“故应图景再三之”。可见,清代内廷曾多次以兰亭图景制砚,深受乾隆帝的青睐。此外,还有兰亭图景与序文合璧镌刻于砚,如米芾书兰亭端石砚,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见于《西清砚谱》著录的还有多件,如摹刻米芾书、薛道祖书、王宠书的兰亭砚等,同时还镌刻御题诗文,均从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兰亭文化这一主题。


清 乾隆 御题修禊图端砚
长25.9cm 宽16.4cm 高8.4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二)以兰亭为主题装饰的陈设器物

乾隆时期对兰亭文化的崇尚,还体现在一些陈设器物的制作上,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多次将御临《兰亭序》摹勒于器,并有玉版册、如意、插屏、玉山子等多种形式,颇具时代特点。今院藏有多件御临《兰亭》玉版册,如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御临《兰亭》三种碧玉册,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御临《定武兰亭》玉册,为第二次南巡外出时所临,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御临《兰亭》玉册等。此外还有,摹勒于如意、紫檀木插屏等,均体现了乾隆帝对《兰亭》的倾心以及借《兰亭》阐发其文人情怀的风雅。

1.御临《兰亭》镌刻于器

(1)《兰亭》玉册

定武《兰亭》和玉枕《兰亭》,乾隆在早年就己亲笔临摹,并珍藏于内府或百宝箱,甚至放在外出途中的箱内,随时展阅观摩。其中,还有将御笔所临玉枕《兰亭》和《定武兰亭》摹勒于玉版册。有些是按宫廷式样,交由苏州制作。正如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档案记载:“白玉御临玉枕《兰亭》一册,记四块,随本文六张,壳面花纹纸样二张,传旨:着交南边刻做钦此。……于十五年二月初三日,司库白世秀,将苏州刻做得玉枕《兰亭》一册,持去呈进讫。”从中可知,乾隆十四年已有将御临玉枕《兰亭》摹勒于玉册,并交由苏州制作。

清 兰亭序青玉插屏

高6.7cm 宽9cm 厚0.6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二十年御笔临《兰亭》三种碧玉册,玉版八片。首面镌刻题名“御临兰亭三种”,依次为御临序文。末署“乾隆乙亥春月临于养心殿之长春书屋。御笔”乙亥,为乾隆二十年,时年乾隆帝四十五岁,于养心殿之长春书屋所临。可见,其在万机馀暇也不时临摹《兰亭》,并将其得意之作摹勒于玉册,可随时阅览。这种玉册的形式深受乾隆帝的喜爱,并有多次摹勒制作。如乾隆二十二年外出南巡时也不忘临摹《兰亭》,并将即兴所临《定武兰亭》摹勒于玉册。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御临《定武兰亭》紫檀木嵌玉册。玉版八片,首页紫檀木面上黄锦签墨书“御临定武兰亭”。内页御题“时和笔畅”,其后为御临《兰亭序》全文,其尾页御笔跋:“《兰亭帖》,以定武本为正。赵孟頫所得于独孤长老者,今在内府。丁丑南巡,船窗清暇,揽讽之馀,临此遣兴。时二月望日也。御笔。”丁丑为乾隆二十二年,此年为乾隆第二次南巡,时年四十七岁。早在乾隆十六年三月第一次南巡,舟过嘉兴,曾作《兰亭即事》《兰亭恭咏》《兰亭杂咏》。六年以后,二次南巡时又即兴临摹《兰亭》,并作《王右军故里》诗咏。由此可见,乾隆帝对《兰亭》极为推崇。此件玉册是以二次南巡时御临《兰亭》为蓝本,并以嵌玉字册页的形式表现,颇具新意。次年,又将于三希堂御临《兰亭序》全文摹勒于玉册。末署:“乾隆戊寅上巳日,临于三希堂。御笔。”戊寅为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为乾隆帝上巳日御临《兰亭》之作。

上述玉版册,分别以御笔临《兰亭》为蓝本,并将不同时期的临作多次摹勒于玉册,其形式内容虽然相同,但面目迥异。作为内廷陈设器具,均体现了乾隆帝对《兰亭》的欣赏与珍视。


清 青玉刻乾隆御笔兰亭帖如意
长47.5cm 高6.5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2) 兰亭如意

如意,作为内廷陈设器具,一般多取福禄寿意的吉祥寓意。乾隆时期还将御临《兰亭》镌刻于如意,其形式也别具一格。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御临定武《兰亭》青玉如意,如意头表面为《兰亭修禊图》,如意柄上镌刻御笔《兰亭序》全文,其后跋曰:“《兰亭帖》,以定武本为正。赵孟頫所得于独孤长老者,今在内府。丁丑南巡,船窗清暇,揽讽之余,临此遣兴。时二月望日也。御笔。”此年二月,乾隆帝二次南巡,途中即兴临定武《兰亭》,并以御临为蓝本镌刻于如意,颇具时代特点。此如意附黄签墨书“道光十八年五月初一日收宁寿宫交青玉诗意如意一柄”。宁寿宫为乾隆晚年所居之处,此如意应为乾隆皇帝御赏珍品,作为室内陈设,即可随时展玩欣赏。由此可见,兰亭已深入其心,念念不忘。此如意与上述紫檀木嵌玉字册,均为御临《定武兰亭》,同样的内容,在器物上的表现形式各异。

清 叶玄卿世藏真赏款兰亭墨
直径12.5cm 厚1.7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2.兰亭图景镌刻于器

(1) 玉山子

玉山子作为室内陈设之一,在清代内廷十分流行。一般多取材绘画、诗文、历史故事等,精心布局,因材施艺,是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极富文人雅趣的雕刻艺术。乾隆时期以兰亭诗意内容制作的玉山子陈设,颇为赏心悦目。今院藏一件青玉兰亭诗意山子,正面立体构图,深浅浮雕兰亭修禊场景,曲水流觞,随形巧做。虽然雅集人物不足四十二贤士,其上题名“兰亭”,点明主题。背面镌刻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嘉平月既望御临《兰亭》,时年乾隆帝三十七岁。此件器物是以御临《兰亭序》与图景合璧,再现于玉山子陈设,构思独特,但诗文字体镌刻疏散,颇有匠气,是不成熟之作,应为早期制品。

清 青玉羲之爱鹅玉山子
高12cm 宽28.5cm 厚9.4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2) 插屏

插屏作为斋轩堂室重要的陈设器具,深受内廷的喜爱。特别是以御临《兰亭》镌刻于插屏,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不仅材质各异,如碧玉、白玉、青玉、紫檀木、鸡翅木等,而且插屏的装饰内容也各具特色,或《兰亭》序文或诗意图景,面貌迥异。这一时期地方织造更有投其所好,特制兰亭插屏陈设进贡内廷。据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六月记事录记载:“苏州织造,普福解送鸡翅木兰亭插屏一座,随来匠役二名,着进如意馆收拾插屏,令如意馆赏给饭食,钦此。”由此可知,兰亭插屏也有来自苏州织造的进贡。

清 紫檀木雕兰亭修禊图八柱帖插屏 背面
高83cm 宽62.5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乾隆晚年,对《兰亭》更为珍视,多有感怀诗作并镌刻于插屏陈设,特别是乾隆四十四年,集内府珍藏名家临本与御临本,命名为“兰亭八柱”。并由内廷设计样式特制插屏盛装。正如乾隆四十四年如意馆记载:“奉旨:将跕牙做麟凤龟龙花纹,插屏前面刻《兰亭记》,背面做兰亭花纹,照纸样做木样呈览。钦此。”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紫檀木雕“兰亭八柱”插屏,与档案记载相符。面板镌刻兰亭雅集图景,两侧边框填金御题“叙诗荟美由今昔,临写存真在晋唐”,取下抽拉式面板,里面便是存放《兰亭》摹本的八层屉匣,十分隐蔽。合上面板即是一件插屏陈设,插屏内八层屉匣原存放《兰亭》摹本。

此外,还有一些兰亭小插屏陈设。如院藏一件碧玉插屏,一面镌刻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闰月御临《兰亭序》全文,另一面为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冬仲御识《忆昔》七言诗。插屏两面文字,一为乾隆帝四十四岁时御临《兰亭》,一为七十岁时御题《兰亭诗》文,均以乾隆帝御笔为蓝本,以插屏的形式再现兰亭诗意,表达了乾隆帝在不同时期对《兰亭》倾心临摹的感悟。

清 乾隆款记碧玉兰亭双面插屏
高9.4cm 宽18cm 厚0.4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3) 漆宝盒

宝盒一般应是盛装御用珍玩或册页或小手卷等,为内廷宝盒的重要形式之一,也应是以内廷式样制作。如院藏一件雕漆圆盒,盒盖面上以剔红人物以及曲水流觞表现修禊场景。盒盖内题名“流觞宝盒”,点明装饰主题,盒外底填金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另外,还如雕漆云式盒,盒盖内题名填金“兰亭宝盒”。盖面雕刻曲水流觞人物雅集场景。盒壁为开光锦地花卉纹饰。器内及外底髹黑漆,器外底填金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此两件漆盒均以兰亭图景构图,并以此命名“流觞宝盒”“兰亭宝盒”,极具时代特点。乾隆时期,内廷御用漆器均按内廷样式承办制作,其中雕漆宝盒的制作也有以兰亭图景为主题的装饰。

清 流觞宝盒
高8.3cm 口径17.8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总而言之,以兰亭为内容的器物制作,在明清时期较为盛行,特别是在清乾隆时期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些器具作为兰亭文化的载体,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将兰亭文化广泛地宣扬。器具与兰亭二者在相互结合中相得益彰。一方面以器物纪事表现内廷重要的文化活动,特别是表现兰亭文化这一主题,在清代内廷御用实用器具或陈设器具上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笔、墨、砚品上以兰亭为主题的装饰,既赋予器物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又极具装饰艺术。另一方面以器物为载体,表现以文人为主题的生活内容,也体现了乾隆帝本人所具有的文人情趣以及对文人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其在万机馀暇,留心翰墨,临摹古人墨迹,并将御临《兰亭》摹勒于器,在玉版册、如意、插屏等陈设器具上,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同时,还将御题兰亭诗咏镌刻于器,即借物言志,表达其对《兰亭》的仰慕与感怀之情。由此可见,兰亭不仅成为内廷器物制作的重要装饰内容,而且也成为崇尚高雅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兰亭器物为载体,体现了兰亭这一文化的深厚内涵。他们在美化器物的同时,也昭示出帝王追慕魏晋士人的高逸品格。





明 嘉靖款剔红兰亭雅集图小圆盘

高2.5cm 口径14.4cm 足径11.5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竹镂雕小松制云鹤图圆笔筒

高14.6cm 口径9.9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犀角镂雕兰亭修禊图杯
高37.4cm 口径17.8cm 故宫博物院藏

选自《中国书法》2012年1期 “兰亭序”特辑





监制:朱培尔 贾楠

编辑:朱中原 李佳宇 孙海兴



20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器物中的兰亭文化
乾隆临《兰亭序》,这次算优秀!
乾隆临《兰亭序》,这次算优秀!
乾隆有件“特别”文物碧玉插屏,专家看罢,说:这件宝贝挺难得
乾隆《兰亭序》
乾隆临《兰亭序》,你看怎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