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宣纸名品

玉版宣

玉版宣始产生于宋代,素有“色理腻白,性柔细薄,既光且坚,久藏不蛀”等特点而深受历代书画家推崇。自宋以来,玉版宣演化成多个品种,主要体现在四尺单、四尺夹、四尺二层、六尺单等产品上,分别有生、熟玉版之分。在后继的沿袭中,逐步在所有的生宣上都加盖“玉版”印章,以示珍贵。

在玉版宣纸中最为名贵的还是清代乾隆年间加工的“冰纹梅花玉版笺”,这种玉版笺长42.3cm,宽49cm,在优质宣纸上蜡染成牙白,再手绘梅花等图案,整张纸面的朵朵梅花间夹有冰纹,如同梅花在冰雪中绽放,生气盎然中透出傲梅气节,成为纸中名品。

玉:质地细而有光泽,可用来制造饰品,也可做雕刻的材料,被喻为洁白、美丽。主要有:一释为夹板,《汉书·英布传》“身负版筑”;二释为古时写字用的木片,《国学新修五经壁本记》(刘禹锡)“其制如版牍而高广”;三释名册和户籍,《梓人传》(柳宗元)“其下皆有啬夫版尹”;四释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后汉书·范滂传》“投版弃官而去”。“玉版”一词最早出现在三皇五帝时期。《文心雕龙》中的《原道》一章中载:“人文之元,肇自太极……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皥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人类文化的开端,始于宇宙混沌时。也就是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人类文化了。“玉版金镂之实”结合文后语,则说明尧在水边得到玉版,上刻有天地图形。由此看来,“玉版”一词应早于宣纸。尽管“玉”与“版”的解释多种多样,但宣纸中的“玉版”可以解释为“洁白、美丽、平整的纸张或纸板”。

白鹿宣

     “白鹿”宣又名“丈二”“百鹿”“白露”“白箓”,创制于明代。清代钱大昕(1728年-1804年)所著的《恒言录》载“世传白鹿纸,乃龙虎山写箓之纸。有碧黄白三品,白者莹洁可爱。赵魏公(赵孟頫)用以写字作画,阔幅而长者,称大白箓,后以白箓不雅,更名白鹿”。白鹿纸名源于江西,明代被宣纸体系使用。

     在宣纸产品中,有两款纸都露皇称为白鹿。一是大幅面的纸,又称“丈二”宣,配料为特种净皮,长365.7㎝,宽144.9㎝。此纸与露皇一样失传多年,1957年泾县宣纸厂恢复生产。另一款是正常的四尺规格,配料为特种净皮,每张纸隐有八匹奋蹄驰骋的梅花鹿暗纹,如一张优美动人的逐鹿图,此纸也失传多年,1979年泾县小岭宣纸厂恢复生产。

露皇

“露皇”又称“璐王”“潞王”“丈六”等,“露皇”宣的生产历史可追溯于明代。据嘉庆十一年(1806)《泾县志》记载 “潞王以帝子而名。溯朔妙制,捣网晒藤,蕴文擢采,夺雪舞云,达于三都,于国贡珍盖,风土之美秀,致品类之纷纭。”由此可见,露皇宣在民间流传之广。皇家最初的使用是糊窗、糊壁,因皇宫内室空间大,小纸糊窗、糊壁接缝多,“丈二宣”和“丈六宣”就相继而出。据爱新觉罗·溥佐回忆 “慈禧太后因嫌纸色单调,便命人在壁窗上画些山水风景作为装饰,供其欣赏。”画师们作画时见此纸走笔不滑、润墨清晰、浑厚得体而推崇,传为美谈。

生产露皇宣难度大,工艺要求高,仅捞纸一道工序就需十四人共同完成,曾一度失传。为继承和发扬这一历史名纸,1964年泾县宣纸厂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恢复失传多年的“露皇”,此纸系特种净皮,长507cm,宽193cm,适用于巨幅书画的创作。

罗纹宣

     罗纹宣,又名金花罗纹、罗纹卷帘,是帘纹最为细密的宣纸产品,一般为净皮、特种净皮。通常规格为四尺,有少量六尺、尺八屏等规格出现,因帘纹密集不易渗水而受书画家喜用。

罗纹纸帘

     罗纹宣的生产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据北宋时期叶梦得(1077~1148)所著《石林燕语》载:“唐初将相官告,所用有销金笺,鱼子笺,金风笺,金花罗纹纸”。这种“金花罗纹”是在“生宣”基础上,经过加工处理后,具有光泽绚丽,纸张平润、受墨清晰等特点,成为历史名纸,一度作为宣纸的代名词。清康熙年间进士储在文宦游泾县时,考察宣纸的生产状况,便以“罗纹”为名创作了1200多字的迄今最长的一篇宣纸赋《罗纹纸赋》,堪称宣纸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

罗纹纸赋

    楮号先生,制陈文苑。鱼网始于荆池,凤衔传于邺殿。殷红霞灿而妍呈,浮碧脂凝而美炫。桑根柔滑,曾矜雷氏之藏;藤角芳鲜,偏沐范家之眷。浣花波绿,校书裁小幅以争怜;沧海苔青,南国出陟厘而竞善。既邀赏于巨卿,亦受知于硕彦。然而人经隔世,事属他邦。名纵噪于环宇,价已冷于洛阳。虽共资其含蕴,宁复赘以揄扬。若夫泾素群推,种难悉指。山棱棱而秀簇,水汩汩而清驶。弥天谷树,阴连铜宝之云;匣地杵声,响入宣曹之里。精选则层岩似瀑,汇征则孤村如市。度来白鹿,尺齐十一以同归;贡去黄龙,篚实万千而莫拟。固已轶玉版而无前,驾银光而直起。乃有浚仪华胄,天水名流。卑白州之刺史,薄好畤之通侯。化先民之旧轨,焕一己之新猷。竭智虑,运神谋,驱布脚,屏麻头。缅疏密而设想,依缔缀以凝眸。几徘徊于五夜,遂获效于三秋。界道纷纷不见亦显,方空朗朗不圆亦转。映日则星星彩烂,疑辰宿之周攒;临风则缕缕丝横,恍晶帘之欲卷。杂翻鸿而比象互交,无藻缋之繁;较蝉翼以殊观独巧,有玲珑之辨。岂天孙之机抒,抑小玉之刀剪,何体洁而性贞,竟腾花而散茧,使其披绣箧、解湘函、缝短褶,缉长衫,衣婀娜之小婢,饰秾粹之娇鬟。试桮柈而宁异,永色笑以奚间。譬彼秋云,入奁不弃。等诸文被,设座非凡。尔乃四库王孙,百城公子。挟风吞篆之俦,夺锦掷鳌之士。和风乍拂,午梦初醒。茗瓷未燥,沉水留馨。倚绮疏而搔首,排竹户以抽扃。或神来于舞剑,或机到于随形,或千缗之乞赋,或万疋之求铭。时则黄陈金线,乌磨玉玦。目睨淋漓,心摹工拙。舒皓腕以将挥,醮青镂而还辍。陋古田之过小,怪素段之滥截。于是兴虽暂遏,意岂遂忘。格必臻乎超脱,品乃异于寻常。致贵华而不缛,理欲透而弥光。寓天然之黼绣,备自在之文章。几净窗明,欲敌情于楮甸;似纨非縠,应索最于猷疆。爰乃舟泛青翰,騧乘白鼻。帆收柳闇之津,障卸肩摩之地。持铸砾、搜新异、呼阛阓、研真伪。越枫坑而西去,咸夸小岭之轻明。渡马渎以东来,并说曹溪之工致。志存自为,欣分瑜次之珍;雅好居奇,争拔波斯之帜。迨阿堵之倾簏,俨伯乐之空冀。夫其方廉未改,洞瞩不犹。系功实懋,厥用当筹。是宜输之会稽,纳之秘府。与九万而为邻,与四百而为伍,更必锡之屠龙,畀之绣虎。惟秾郁之是浸,惟博洽之是谱。倘有豪华狂客,委琐村翁,罔思难致,未信初逢,细裹温柔之剂,勒回玉女之风。何如规竹、大类、炊桐,条虽漏于三尺,辜应坐以五穷。至若力诋书痴,质同樗散,师怯刘城,花惭江翰。购百番之轇轕,贮千枚之璀灿。兴公已往,空怀金石于当年;韦岫长辞,漫羡宫商于一旦。际晓寒而寡梦,讵甘廷尉之毡。遗念助汝而无楼,莫作夫人之发贯。疏藩未久,夸美无多。爰曳屣而徐起,仍握管而为歌。歌曰:天生桂阳开楮国兮,厥功遐被用靡极兮。千古而遥畴比则兮,惟此泾川迈新式兮。智巧绝殊惊莫测兮,不绚而文胜五色兮。洞洞瞩瞩光涣泐兮,宛如碁布泯白黑兮。复似星罗辉南北兮,丝何纂纂致偏直兮。藐彼越献理胡侧兮,岂其龙梭隐为织兮。敬仲虽神,阮亦逼兮。属在翰墨,胥关臆兮。传之无穷,宁有息兮。

虎皮宣

    虎皮宣是熟宣中的一类,因纸上花纹形似虎皮而名,有粉红、鹅黄、葱绿、旧色、淡青、淡黄、妃色、葡灰等多种颜色而组成产品系列。

    虎皮宣纸源于清代,据传清代某纸坊一纸工不小心将白灰水(石灰浆)溅落在已染成黄色的宣纸上,又不舍得丢弃,谁知纸干后,纸面上出现了一朵朵白花,形如虎皮之斑烂,便命名为“虎皮宣”。这种过失行为演化成“洒溅”加工方法,随着熟宣加工的后续传承,又演化成不同的颜色,形成形制多样的虎皮宣。

    加工者根据形制又分为北式虎皮宣和南式虎皮宣两个系列。北式虎皮宣以夹素宣为基,用矾水等溅泼而成,花纹明亮,纸质厚实;南式虎皮宣以染色净皮单宣为基,用糯米浆等甩洒而成,花纹含蓄,纸质绵薄。

尺屏

     尺屏,又称斥屏、尺并等。古代《尚书通考》《礼记集说》《乡党图考》《六书故》《新唐书》《宋史》等多部文献出现该词条,一般指建筑、水利等方面。

     尺屏通常又叫条屏、围屏等。条屏的愿意是单独悬挂的书画作品,也称“条幅”“堂屏”等,显示出数量多少的有“四条屏”“八条屏”“十二条”“十六”“十八”“二十六条屏”。围屏则是一种中国传统可折叠的屏风,一般用以装饰,有四、六、八、十二片单扇配置连成,因无屏座,放置时可分折曲成锯齿形,又有“折屏”之称,也有书法、绘画、雕填、镶嵌等表现形式。古代有时也将条屏当作条呈运用,在《后汉书》等多部文献中使用。

     尺屏用于宣纸品种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主要适用于巨幅长卷书画创作、装潢装饰等方面,主要有条头、八尺围屏、六尺围屏、九尺屏风、八尺屏风、尺八屏风、尺六屏风等规格。清代及民国时期,主要以黄料类制作,被皇宫内室、民间大户广为使用,也被松竹斋(鸦片战争后易名为荣宝斋)等专业加工经营文房四宝的老商铺加工成专用于民间豪宅的装饰用纸,成为一时之甲。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中断生产。当代根据市场需求,使用棉料、净皮制作成尺八屏,用此纸创作的书画作品适合张贴或悬挂在空间大、层高相对低的建筑中。

连四

     连四,也称泾县纸,是古代对泾县所产宣纸统称。明代文学家沈德符(1578-1642)在《万历野获编》称 “泾县纸,粘之斋壁,阅岁亦堪入用,以灰气且尽,不复沁墨。”明末画家文震亨(1585-1645)在《长物志·卷七》论 “国朝连七、观音奏本、榜纸俱不佳……吴中洒金笺、松江潭笺俱不耐久,泾县连四最佳”。明末清初被称为“金陵三老”之一的周嘉胄(1582-?)在其所著的《装潢志》说“纸选泾县连四……余装轴及卷册碑贴,皆纯用连四”。

     连四是宣纸某个品种的古代名称,古代多本《泾县志》上均有记载。泾县从南宋嘉定初年(1208年)开始修志,到清代道光五年(1825年)的600多年的时间里,共修纂志书15次,现有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十八年(1753年)、嘉庆十一年(1806)《泾县志》和道光五年(1825年)《泾县续志》等年代的《泾县志》存世,其余9部不同年代的泾县古代方志均已遗失。泾县连四信息主要咋爱清代《泾县志》上体现的居多。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空谷书法之论纸
纸寿千年
怎样识别宣纸的好坏
书画用纸和书画装裱之间的关系
大学公共课《中国文化概论》:文房四宝
古代纸张都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