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义之声:从“屁诊”说起

       昨天,一位相交二十多年的好朋友,山西运城民间中医赵新峰大夫,给我发来一篇自己总结的文章“屁诊健康”。托我在公众号中发一下,以宣传中医、造福世人。看了以后,认为非常有价值,故整理节录如下,以飨观者:屁乃腑气所化,有虚实寒热之分,又有响屁、闷屁之别 ,与人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

       有人每天能痛痛快快地放几个屁,此屁不臭或略臭,有响声,可控制,这是正常屁,是正常通气的表现。放者一般脏腑调和,气血安宁,心情舒畅,不易生气生病。

       有人平常无屁,能吃能喝。可不定什么时候,突然砰砰放几个屁。这为段屁、又称连珠屁。这种屁对于成人来说这也为正常。若小儿有此屁则为肠胃有积热,日久不予以重视,则易出现肠道不通,夜里盗汗、睡眠不安、多梦梦话、磨牙啮齿、多动不听话、精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等情况。西医讲小儿此为多动症,其实多数就是脾胃不调、内热瘀置而成。

       有人有屁无声,这叫闷屁,又称哑屁。哑屁者熏人,是为大肠有积热,所以屁很臭。这种人虽暂时无有大碍,但日久不解,则能酿成大病。

       有人日常无屁可放,或屁放小而不爽,这是脏腑不通,病态之相。这种人心情不自在,事事不顺心,易发脾气,饭后肚胀,大便黏而不爽。此为肠中有湿热,湿热不泄而引起气滞肠垢,大便难解,肠道病变。屁少、屁小,为医者很少重视,患者也不当回事,若临床不及时治疗,就会酿成大患。

        屁虽有味无形,却可断人生死,是某些大病的临床表现。

       一、实屁。实屁多热,热屁多实。热且声音响亮、急迫而味臭,旁人不可近,其人常伴有口臭、面赤、脉洪大等症。

      此屁为宿食糟粕肠垢积聚已久化热而生之气。这种气有毒,若长期不重视,不治疗,开始为结肠炎,再不予以治疗能引起肛门肿胀,肛门细小,解出的大便如筷子一样粗细。最后大便难解甚至不解,甚者化为西医所说的乙状结肠癌,肛肠癌。另外热屁与湿结而致黄疸、痢疾、淋证、结石、肾炎、尿毒症等疾病,更是后患无穷。

         二、虚屁。虚屁多寒,寒屁多虚。寒屁声音较小且不臭或微有臭味。这种屁可称为两感之屁。

       两感之病,就是肾虚太阳病,为虚症。虚不能作烧,就是有烧也是低烧,不过37度左右。骨空肾必虚,肾虚无有能力鼓动太阳,太阳虚邪不能自保,那肺必然天天受凉,肾、膀胱、肺三经同病,如此就不能保护人体的外围。病在经表,无能作烧,经表化郁热,郁热化气,气无出路,只能循经里行,归于大肠,归于空肠,气满外泄为屁 ,放者以为寒虚之症。

       三、多屁。肺若失去本能,则不能保持津液,不能保持正常的精气,不能作汗,不能发烧,邪无出路。气归于大肠,屁多,这种屁就是长期不发烧形成的。

古人讲“三阳常实,三阴常虚”。三阳衰败,不发烧的外感常常携带,经邪常带,这叫三阳常实,实者为病。阳为热邪,在经者化热化气,三经热气归于阳明,阳明的本性是热,热气多者归于胃底。热气盛而下行,归于空肠,空肠是聚气的场所,大肠不实,放屁自然响而不臭,其声响亮且高亢,甚至响声如雷,无臭味或略有臭味。若宿食糟粕积于结肠,三阳经气旺盛,放出屁来便又响又臭。

        三阳常实,乃三阴虚造成的。若是屁多屁响而不臭或略臭,平素还能吃能喝,这种病人长期放屁,连年累月,病人不在意,医生不知,此为少阴败,三阴虚,大肠热,阳明实,多发病在肝。《内经》讲“邪气满布在大肠外面,留在肓膜,而肓膜的根源在肝脏之下,所以环绕脐部作痛。这种病不可用按摩法,否则会导致小便困难”。

       四、其他。阳明虚兼太阴虚,腑证化热成实,只见内证,不见外证,太阳虚,阳明虚,太阴虚,虚不能抗邪,邪陷于经,邪陷于腑,虚则病变,随经而传,虚实兼杂,临床难辨。热在里烧,气在里胀,有时饮食如故,有时受凉常常腹满,饭后撑胀,有时脉数,有时脉浮,有时有烧,有时无烧。太阳虚阳明虚,正不能抗邪,太阴虚升降失调,虚饱满胀,饮食如故,之后想吃而不敢吃,饭后撑胀,日久不解,产生闷屁,此屁多无声或声小沉长,奇臭难近,闻之使人头昏脑胀,若邪气逆满于胸中,气不下行,逆气而上,则会口舌生疮,暴咳,呃逆,甚至头晕头痛,头昏脑胀,失眠,神经失常,久则必成大病。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酸屁。其气味酸臭令人作呕,多为饮食太过,消化不良所致,常伴有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等不适症状。甚至一些腰腿痛者亦多有屁出痛减之感。

       总之,屁是排出体外的浊气、废气。它能净化人体,排除邪热,同时亦反映出体内邪热已盛,或正气虚寒及腑气是否通畅。有屁即放 ,则有利于身心健康,不宜委曲求全。       

赵大夫的文章虽短,但对屁却总结分析得却十分到位,是他几十年行医实践的结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医诊病的神奇。

      笔者不是中医,但因工作关系,一直以来对中医十分信任,也略有研究。日常保健全凭中医中药,几十年来从未吃过西药、输过液体、用过公疗卡,身体状况尚可,也积累了一些心得。借此机会就对中医诊病的一些粗浅认识,给大家作以交流。

      中医诊病,是中华民族历代先人历经了五千年实践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通过实践和总结,认为人的身上有经络脏腑、阴阳五行、卫气营血等,利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通过人体生命外在表现,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病变情况,从而诊断治疗人体各种疾病。下面略述之。

       望,就是面诊。好的中医通过看病人的面相、气色、身形和走路姿势就能断定你五脏六腑有什么疾病,这是中医诊病的最高境界,我们常说“看病”,就是要以看为主。       

      闻,一方面是闻病人身上和排泄物的气味,包括体味、口味、屁味等气味,另一方面,还有听的意思。就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声音、走路声音和放屁声音等。根据这些,也基本能判断你身体内在的情况。赵大夫的屁诊,就是典型的闻诊,是闻和听的结合。一般情况下,好的中医通过望和闻,就能基本判断你身体中有什么病。

      至于问,是通过问答了解你内在寒热、表里的感受,通过按压病人穴位和反射区了解病人的病痛、反应等,来验证和调整自己对病症的看法和诊断。

      切呢,指得是切脉、又叫号脉、把脉。中医认为,人身体内的五脏六腑被奇经八脉所连,身体各个脏器工作情况,可以通过气血表现在脉相上,一般情况下,通过腕脉的寸、关、尺能反映出人的“洪脉”“滑脉”“弦脉”“数脉”、“浮脉”等脉相,从而了解病人气血运行和肺腑等身体情况。有些老中医除了切手腕诊病,也可以切耳朵、脚腕诊病。

      切这个环节,是中医对病人病症轻重缓急的进一步了解,也是对望闻问诊断的验证。  对一些失语、痴呆、儿童等说不准或无法说出病情的病人 ,切脉诊病就显得犹为重要。另外,古代人们思想封建,一些年轻妇女羞与说出隐私和病情,此法诊病更是不可或缺。其实,一般而言,对普通病人,好的中医不用切脉也能诊病开方。古代传说,有中医扯根红线栓在病人腕上切脉诊病,只是故弄玄虚、表现自己医术高超的一个噱头而已。

       总之,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系统全面地收集人体生命的外在表象,然后将这些表象分类归纳转化为人体内部器官的状态信息,了解其病症阴阳虚实表里情况,而后,对症用药、辩证施治,通过中药、针灸、拔罐、刮痧、艾灸、按摩等方法,采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疗效,对患者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从而调整病人五脏失衡状态, 使其恢复健康。     

       中医认为,人生病的根源是外邪入侵,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只要人身体阴阳平衡、虚实相交、表里如一,经络通、血气活、阳气足,则六协难犯,百病不侵,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诊病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基础,认为人体是“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三寸气在千般好,一时不来万事休”。其即关注病人面色、发肤,动作,声音、体味等有形层面;也探查病人气血、经络、穴位、精神等无形层面;同时,也综合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和互相影响,整体确定病人的疾病情况。中医对疾病的认知客观、前置和准确 ,更接近生命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感觉身体不适,可看西医,做了一系列检查,却发现不了问题,但中医看后,却能得到提前示警的原因。《黄帝内经》中说的‘’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其治“未病”,就是这个道理。举个例子:一个小孩,向井口跑去,眼看要掉到井里,中医能在他落井之前将其制止,救其性命;西医呢,必须等到小孩掉到井里后,才能发现并对其施救,但往往为时已晚。像西医检查肝癌,大部分一经发现都是晚期,就是很好的证明。

      一个好中医,就可以开一家医院,因为他什么仪器都不要,就能为人诊病。所以,以前有很多游方郎中,可以游走四方、上门替人看病。而西医则不行,必须配合造影、化验、超声波等机器、设备,通过大量检查、化验才敢对疾病下结论,而且往往是局部、片面、不考虑整体。中医诊病和西医诊病相比,就像中国乐器和西洋乐器,一个可以独奏,一个只能合奏。

最后提醒大家更正一个说法,中国古代医生,本来不叫中医,而是叫岐黄、青囊、大夫、郎中、汉医等。之所以现在叫中医,是西医流传入中国以后,为了与西医区分,才被人为刻意地叫作中医。中医是相对于西医来说的,也只是几百年的事情。余以为,追本溯源,中医应改称“汉医”为妥。

                                作者:刘正义

                                    2020年3月11日



汉石雕博物馆介绍

汉石雕博物馆是以古代石刻收藏、研究、展览、保护为主要业务的专业博物馆,共收收藏有历代石狮,南北朝、隋唐佛造像,汉代画像石等古代石刻2000余件,其藏品内容丰富、洋洋大观、各具特色、不乏精品、珍品,是河南省唯一一座古代石刻专题博物馆。

       地址:

       1、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纪公庙内(一馆);

       2、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十二大街九龙镇九龙豫园(二馆)。

       联系人:

       冯先生:185 0389 3905

郑州汉石雕博物馆纪公庙馆实景图

郑州汉石雕博物馆九龙馆实景图


部分文创(传拓)作为欣赏:

【名称】罗汉头像

【规格】50cm×32cm 

【艺术类别】立体拓。 

【原作介绍】唐代,石灰石,出于河南。

 现藏于郑州汉石雕博物馆。

【名称】瑞兽青铜镜
【规格】 高25cm,宽25cm,
【艺术类别】立体拓。
【原作介绍】汉代,出于河南。
  现藏于郑州汉石雕博物馆

河南金石艺术馆拓本展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八章辨屁论屁
中医就是四个字
病从何来1
15号心悸案?
中医辨治“白血病”暂订方法
反中医者自古有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