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守望千年的知音 | 浅议林逋《自书诗卷》与马一浮行书

着眼于林逋与马一浮书法比较,源于故宫博物院一次真迹展。2020年10月底,我怀着对历史巨匠苏轼无比敬仰的心情,北上京华赴故宫博物院观看“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展品不仅涵盖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苏轼传世书法佳作,同时还展出其收藏的苏轼师友作品以及大量受苏轼影响的后世佳作。当是时看到林逋《自书诗卷》真迹时,内心无比激动与惊诧,世间仅有如此不染风尘的极品佳作,同时又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脑海中伺机找寻,原是与千年后大书家马一浮作品所发气息与韵味如此相近。回温后收集查寻资料,着手编写此文。

本文选取林逋行书《自书诗卷》与马一浮行书《陶渊明行书五言诗》结合其书学经历、文化涵养、人生历程作比较分析。


图1   林逋行书《自书诗卷》局部

结体紧密劲健、章法疏朗

林逋工行草,笔意类欧阳询、李建中。其从李西台(即李建中)学书,其自作诗云:“清绝门墙冷似冰,野人怀刺昔曾登”。林逋怀刺求见,获得门墙。李西台其书笔致丰腴,结体紧凑稳健,遒劲淳厚,乃沿续唐代书法之余风,主要得力于唐欧阳询、颜真卿,并糅合了魏晋书法的风神,有一种丰肌清秀、气宇轩朗的特点。元赵孟頫云:“西台书去唐未远,犹是唐人余风”。林逋学西台书,得其清瘦劲健,提按顿挫骨力洞达,略见欧体遗风。苏轼评说林逋“书似西台差少肉”(《书林逋诗后》),谓其学李而自有成就之意见于言下。明王世贞云:处士书结体尤峭劲,然有韵态,不作喦喦骨力也。明沈周诗云:我爱翁书得瘦硬。林逋用笔求骨力,善笔力者多骨。书贵瘦硬方通神,与其太肥不若瘦硬。观林逋行书作品《自书诗卷》(图1),用笔清健,骨力洞达,线条挺拔,结构紧密,章法疏朗,给人一种强烈的疏密对比。后世名家评语亦如是。林逋书学西台,骨力结体越其师而窥欧法,章法疏朗得杨凝式《韭花帖》之妙。

图2  马一浮《陶渊明行书五言诗》

而马一浮早年学书以唐碑人手,尤喜爱欧阳父子,二十岁后遍临魏晋南北朝书,植根于钟王诸帖,兼用以唐贤骨法。如其所云:“取北派之雄杰以充筋骨,而尽变其粗行之面貌,得南宗逸丽温润之韵致,而一洗其姿媚粉泽之态。”马一浮又云:“说理须是无一句无来历,作诗须是无一字无来历,学书须是无一笔无来历,方能入雅”。马一浮用说理、作诗来类比书法,着重强调“来历”,也就是学习和传承。因其行草书碑帖交融,清雅高古,有着结体坚紧,取势侧欹而险劲,笔画俊迈秀拔自成一格的特点。纵观马一浮行书作品,如《陶渊明行书五言诗》(图2),深得欧体神韵,骨力洞达,结体欹侧紧密险峻,章法疏朗。

林马两位大师对字之结体,章法之处理几近相同。如林逋之《自书诗卷》之“復”字(图3左)与马一浮《陶渊明行书五言诗》之“復”字(图3右)如出一则。又如林之“适”(图4左)、马之“摘”(图4右)其线条何其相似,况其章法乎!两者惟不同之处则是:林之书更显清健飘逸,马之书线条则有碑之浑厚老辣。

书作皆突显文人隐士之“孤神独逸”

林马两位大师皆文人处士,马一浮有自制闲章“孤神独逸”,其文即是他精神生活的写照,孤独宁静,超然物外。同样也契合林逋书法之神韵。

林逋少而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恬淡好古,不趋荣利,安贫乐道,与僧侣、道人交游颇多。初游历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十二年足不及城市。不娶无子,种梅养鹤,自谓“梅妻鹤子”。整日泛舟湖上,若有客至,书童放鹤入云,林逋见而归舟,有魏晋名士之风。林逋善诗文,今所传尚有三百余篇。名句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梅尧臣称其语:“若高峰瀑泉,望之可爱,即之愈清,挹之甘洁而不厌也”;称其诗:“平淡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人云书如其人,林逋之书如其人如其诗,高雅绝俗而不食人间烟火。苏轼高度赞扬林逋之诗、书及人品,并诗跋其书:“诗如东野(孟郊)不言寒,书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陆游云:“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明沈周诗云:“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绿。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后人顶礼膜拜,怎一个雅字可形容?亦到了见其书可不食而饱、不药而愈之绝境。

同样,马一浮是近代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梁漱溟、熊十力齐名,是“新儒学三圣人”之一,有“一代儒宗”之称。马一浮曾遍览杭州文汇阁藏书,丰子恺先生赞曰:“他是此间学问最好的人。”其早岁游历美日诸国,精通英、法、德、日以及拉丁文,这在当时已是非常不易,后他又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史等,可谓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硕儒。丰子恺曾有一篇散文《陋巷》,记述了马一浮先生始终孑然一身、深居简出地生活在杭州那一陋巷的老屋内。自十九岁那年妻子病逝后,就矢志不再续弦,从此研究理学、佛学,终其一生。民国初年,教育总长蔡元培,特写信邀其担任教育部秘书长。马一浮看在同乡前辈的份上,勉强应命,然而到了南京上任不到三周,即挂职而去。他说:“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不如让我回西湖。”后至一九三零年,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祯以及北大的陈大齐都先后邀请其到大学任教,但均被他一一婉谢。马一浮满腹经纶、才学盖世,却骨子里有一种超凡隐逸的性格。沙孟海曾撰文说:“我们展玩马先生遗墨,再检读他《润戏斋题跋》,可以全面了解他对历代碑帖服习之精到,体会之深刻,见解之超卓,鉴别之审谛,今世无第二人。”马一浮尤以潜心学术而不慕荣利、学思渊醇并躬身践履著称,赢得士林敬重。其书亦如其人其学识,其神韵高不可攀。刘梦溪戏称其是:“云端上的人物”。纵观马一浮书作无不散发着氤氲的仙气。

知音难觅,人生贵在相知。时隔千年,我想林逋、马一浮两位大师亦是相知的。

林逋、马一浮简介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父早亡,幼孤家贫,衣食不足。少而好学,通晓经史百家,喜诗文,今尚存三百余篇,善画工书,书法瘦挺劲健,然饱学却平生未曾出仕。后归隐西湖孤山,晦迹林壑,不娶无子,终身与西湖为伴,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六十一岁无疾而终,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后改名浮,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为“现代三圣”之一。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2、《书林藻鉴》,文物出版社

3、《林逋诗全集》,崇文书局

4、《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出版社

5、《中国书法史 隋唐五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6、《中国书法史 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7、《中国书法集全集 马一浮》,河北教育出版社

8、网络资料

作者:周静合

周静合字霆宗,1978年出生于温州,擅长行草书,当代研习黄庭坚资深书法家。2016年6月获中国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硕士学位,2017年荣膺浙江省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书家。2018年入选浙江书协新峰精英40家。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温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鹿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温州瓯澜社社员。

编著中国书法基础教程《新书谱·诸上座帖》,2018年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周静合

名称:  左宗棠名句

规格:137X35

作者:周静合

名称:厚德雅怀

规格:137X35

作者:周静合

名称:  山谷跋《东坡与李商老贴》

规格:39X32

作者:周静合

名称:  山谷《游泸州合江县安乐山行记》

规格:180X122CMX2

作者:周静合

名称: 山谷题跋三则

规格:167X34CM

作者:周静合

名称: 山谷题跋一则

规格:178X61CM

作者:周静合

名称: 陆游诗一首

规格:248X129CM

 -- The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书法:林逋行书《松扇五诗卷》欣赏
文征明《杂花诗十二首》卷,时年89岁,骨力不衰,风韵不减
苏轼行书《书林逋诗后》
书法字帖|@苏轼-书林逋诗后
气足神完、疏朗清劲:宋代林逋行书《松扇五诗卷》书法欣赏
古帖图片欣赏——林逋行书自书诗并苏轼行书和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