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汝昌自杀殉国,光绪下旨将其棺木加上3道铁链,十余年不准下葬

在清朝的历史上,值得一提的太后有两位,一位是孝庄皇太后,一位是慈禧太后。说到慈禧不得不提及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使3.15万海军将士阵亡,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作为指挥官丁汝昌为国尽心尽力,却换来连棺木十余年都不许下葬。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黄海大战是甲午战争里面的最著名一场战役了。清朝和日本在鸭绿江开始交火,日本军舰首先对定远号发动了攻击,丁汝昌负伤,整个舰队陷入一片混乱,日舰趁机击沉五艘北洋战舰,而日本舰队没有一艘被击沉。

日军势如破竹的攻占了旅顺、大连,目标直指威海卫。威海卫是北洋舰队最后的防御地,1895年1月20日,日军对南北炮楼进行了猛攻,镇守摩天岭的将士损失惨重。除刘公岛外,全部沦陷,刘公岛已然成为一座孤岛。

1895年1月23日,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写信给丁汝昌,劝其投降。信中分析了北洋水师为何会战败,日本军费不足,天皇愿意将自己的经费给海军,而慈禧却只顾自己享乐。日本购买新的军舰,清朝依然使用旧式的军舰。日本军舰的吨位很大,在海上进行战斗有巨大的优势。甲午战争,清朝的战败是必然的。

苦战十七天之后,已弹尽粮绝,又无援军前来,北洋水师选择了投降,作为反对投降的丁汝昌等3人选择了自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他们的向往吧。

在丁汝昌的遗书中他这样写道:“甲午初战后,清军主力尚存,然李大人却让北洋海军避而不战,退守威海卫,以致日海军对清军成瓮中捉鳖之势。无人能懂得我的心意,我只有以死报国......希望百年后若人明白我的一片赤诚报国之心,我虽死犹生!”

这样一位英雄,却被皇帝下令没收了家产,更可恨的是在棺木加上三条铁链,不许下葬。一位英雄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实乃国家之悲哀。事情过去了十五年,才得以平反。于是,在丁汝昌死后的15年,棺材才得以下葬。

西方媒体最初是支持清朝的。清朝地大物博、国力雄厚、人口众多。可是在面对一个小小的国家,却被打得如此狼狈,对此纽约时报仅有个44字的评价:“他们向世人展示,在四万万个中国人中,至少有三个人认为世界上还有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要比生命更宝贵。”,这44个字道出了真谛,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当时的中国,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已经全力以赴了,很多将士都为国捐躯了,宁死不降。而清朝却削弱了北洋军队,连续两年停止对北洋水师发放军费,各个派系在为自己谋划,将海军作为他们筹码。

即使有铜墙铁壁,也抵挡不住,纵然你有三头六臂,也无力回天。朝廷上下,弥漫着腐朽之风。大清已病入膏肓。

丁汝昌为国家尽心尽力,却换来如此下场。这样的清朝,难道灭亡不是迟早的事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宁死不屈选择以身殉国,没想到死之后棺木被加铁链,十多年不能安息
他拒绝投降后自杀殉国,死后棺木被加上三道铁链,十余年不准下葬
第一次中日战争
威海之战:甲午战争的转折
李鸿章与北洋水师的殊缘
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光绪帝对此应该负责任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