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起读书450天|《有闲阶级论》原来人类从原始时期就有了分工的高低之分啊~

每日心情:

最近跟伙伴一起工作效率很高,而且又擦出了很多火花,未来可期。
周日硬核女孩们聚会时有个共同的感受:持续读书运动后发现朋友变少了......大家一分析发现,是因为认知改变了,大家的话题少了,她看综艺的时间,你更愿意看书写作业运动。
认知在进步,原有的舒适圈就不再舒适了。我理解的所谓的走出舒适圈,是因为原有的圈子和你的认知不匹配了,从而要去寻求匹配度更契合的圈子,而不是硬挤进不舒服的圈子强行舒适.....




早起读书第450天

阅读书籍:《有闲阶级论》

作者:凡勃伦【美国】

翻译:李华夏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凡勃伦是伟大的美国经济学巨匠、制度经济学鼻祖。但同时,他也是个与社会有些格格不入的“怪老头”。他举止粗鲁,不修边幅,以及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使他难以跟其他学生合群。他对宗教的怀疑,个人的怪癖,使很多美国的大学和学院不愿聘他为教师,从1884-1891年,在这长达7年当中,凡勃仑一直失业,先是靠家里养活,而后又靠岳父家接济。直到1891年,34岁的他才在康奈尔大学的经济系谋到一个职位。

后来,新成立的芝加哥大学聘请他当教师了。劳伦斯·劳克林把凡勃仑带去当一名教员。4年之后,凡勃仑被提升为讲师,并被任命为《政治经济学杂志》的总编辑。

这样的“奇葩”怪老头,应该是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写出的书一问世立即造成轰动。这本书发布于1899年,在它之前从未有过一本书以如此尖酸刻薄的用语,对社会作如此冷静的剖析。他的著述成为经济学内外用于社会批评的学说和警句格言的一个源泉。(我就是从上一本书《复杂之美》中认识他的..)

凡勃伦在书中力图用进化思想来研究现代经济生活。书中的很多观点时至今日依然非常有价值,值得一读。


有闲阶级=不从事生产性劳动
我们常常开玩笑说,人生的理想就是要既有钱又有闲。这里的有闲指的是有时间,那么跟作者所说的“有闲阶级”是一个意思么?一群有闲又有钱的人?
作者认为有闲阶级的确立,发生在未开化文化的鼎盛时期。比如欧洲或日本、中国在封建时代所经历的,阶级壁垒分外明显,且不可逾越。
上层阶级可以不参与生产活动也拥有尊贵的地位。如果是好战的社会,那么最高的荣誉性职务就是战斗领导者,比如凯撒;如果是不好战的社会,那么传教士可能就会成为最高荣誉者,但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不用参加生产劳动
而上层阶级也会细分成为几个等级,职务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非生产劳动的参与者,比如政治、战争、宗教信仰以及运动赛事等。

在未开化文明时期 ,人们其实就以自己为部落所做的贡献在区分着地位等级。在未开化文明处于较低层次的时期,其实男性与女性都要参与生产,才能保证族群的生活,但男性更多的是从事狩猎这种价值比较高的工作,而女性则是从事一些采集、照顾老幼等繁琐杂役。男性认为女性所从事的工作是不能跟自己相提并论的,所以即便在狩猎杀死猎物后,也不会进行进一步猎物的清理烹饪工作。男性自然就认为自己的地位是高于女性的。
原来在未开化的远古时期,男人们就自动把自己划入了“有闲”的行列。
有闲阶级其实是从一种平易相处的模式中逐步演化到以好斗为常态的习惯中的,有闲阶层出现的必要条件是:一、该社会必须具有掠夺型生活习惯;二、维持生计所需的物品必须不匮乏,并且能够轻易获得,这样该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才能免于劳动。
那什么算生产型劳动呢?




功勋和劳役的区别
在野蛮人的心智里,对比意识是以“活跃”和“惯性”的事物来区分的。所谓活跃就是指一切有变化的、有难度的事物,比如暴风雨、瘟疫、猛兽等等;而奇花异草、牲畜都属于不活跃的。这种区分对人类生活和自然演变过程中盛行的理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虽然对于惯性事物进行精致加工并充分利用,很有用,但和处理“活跃”的事情比起来却有着天壤之别。活跃所肯定的是勇敢而不是勤奋,渐渐地能够处理活跃现象就被视为一种功勋,它的执行人也是有着无上的光荣。而另一类处理习惯性食物的活动就变成了生产性的活动。
在以掠夺和战斗为主的部落里,任何方式的奋斗要是少了勇武的展示,对于男性而言都不值得去做,而女性所做的对于物资的整理就更不值一提。
任何被归类为功勋的职责都是有价值的、高贵的、荣耀的,而那些含有屈从或投降意味的职务,都是无不足道的、卑微的、不体面的。这种观念直至今日还在发挥着影响,比如年轻人更愿意去城市打工而不愿继续留在农村种地,因为他们认为打工是比种地这种“习惯”性劳动要光荣的。

 



在野蛮人这样的价值理解下,夺取生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是无比荣耀的高级任务,而每完成一次任务都会给执行者蒙上一层有价值的光彩。种地和采集可无法给他们带来这种荣耀时刻。
那么到了文化开化阶段呢?不需要付诸武力了之后呢?这种状态还是会延续的,因为任何社群的精神状态的变化是物质生活变化的自然结果。即便物质生活达到了不用狩猎的状况,但掠夺型的精神状态已经形成了。
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掠夺性的倾向已经给行为习惯打上了烙印,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以上是我今天读书所得,希望能的UI你有所帮助。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析104】人类的心理搏杀——对心理竞争这个心理-社会游戏的分析(六)
丽江律师熊震原创——读万卷书||荣誉和体面的生活方式 ——读《有闲阶级论》
《有闲阶级论》:真正的有钱人,都是怎么炫富的?
【神州文学家园】隆重推荐 杨蔚青 先生《新春 专辑》2020050201
道德的起源
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