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观《道德经》(24)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则全:通常解释为委曲则可以保全。而仔细品味这句话,曲,则有[不执着]之意,不执着于某一立场,则可以曲径通幽,获得更深刻的洞见;不执着于某个观点,则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一面,从而更有效地使人、事、物得以[成全]。

对于观心而言,则意味着不要直接与念头进行对抗。因为对抗的想法本身就是念头的一种。因此只需要[看着]念头,不排斥、不打压、不抗拒、不评判、不攀援、不跟随,随其自生自灭,久而久之,念头就会越来越少,内心就会越来越平静,当内心达到了完全的平静,心的本来面目就自然地呈现出来。

枉则直:枉,有弯曲、委屈、冤枉、徒劳之意。对于观心而言,则代表着波动起伏的情绪、妄念。如何对待情绪和妄念呢?直,即直观自心。直直地、专注地、持续不断地[看着]内心的情绪和念头,情绪就会在这种直直的观照下慢慢地平静下来,纷飞的念头也会渐渐地归于宁静。

洼则盈:洼,有谦虚、包容、接受之意。对于观心而言,而意味着面对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我们都要以广袤无边的包容对待之,把每一种境遇都当成炼心的机会,把每一个人都当成帮助自己成长的人,把每一种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事物都当成命运的恩赐,这样我们就能够将一切都化作促进心灵成长的营养,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慈悲之心、包容之心、智慧之心得以不断提升。

敝则新:敝,破旧、衰败之意。当事物破旧衰败之时,正意味着全面革新、创新的机会已经来临。对于观心而言,当我们不再沉溺于念头与情绪,旧有的习惯就会逐渐凋敝,而全新的生命境界即将展现。

少则得:少,即简朴、少欲、知足之意。当我们保持简朴的生活态度,就能够少欲知足,即使对于很小的获得也能够让我们心怀感恩,从而很容易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无处不在的幸福。对于观心而言,则需要如老子所言[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不断地减去欲望、贪婪、嗔恨、愚痴、傲慢、怀疑,不断地减少内心的情绪、思虑、念头,直到有一天,再也没有什么可减去的了,心,就成了一面空明的镜子,可照一切,可显一切,可映一切,却毫无挂碍,落落清净。这才是大得——无所得之心。

多则惑:如果内心充满了贪嗔痴慢疑,我们的心灵就会迷失在情绪和妄念之中,无法获得究竟的自由。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所以与道合一的圣人,皆把[抱一][守中]作为修身合道的基本准则而践行之。

何为[抱一]?抱一即守中,守中即止观,致虚极、守静笃,止念观心,观自本心,明自本性。

不自见,故明:[有我]即是[无明],[无我]才是[明]。

不自是,故彰:肯定[自我],真我即隐没不显,放下自我,真我自然彰显;

不自伐,故有功:伐,夸耀之意。自我夸耀,已失清净,功成不居,功德无量。

不自矜,故长:矜,尊大自负之意。自尊自大,自负骄慢,难得长久。谦虚谨慎和光同尘才能长生久视。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止心如水,止心如镜,无私无欲,无我无他,超越二元,卓然独立。入大平等境,本自不争,本自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古代圣人所教导的[曲则全]的道理,岂是虚言?正是至真的真理。

诚全而归之。如何才能达到古代圣人所说的境界呢?[诚全]而归之。诚全,即全心全意地相信圣人的教导并精进实践,长期坚持,功到自然成。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禅修是如何开悟的?开悟并不神秘!
让真心显露 这就是窍诀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之心得分享
明了一切就像是一道彩虹念头,其实是透明的,不是真实的
静存动察
如何征服妄念与烦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