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比较粤语与普通话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人类的口腔结构都是一样的,但不同的语言发音时,口腔的发声方法却不一样如英语重唇齿音及对舌头的活用,而法语则有相当比例鼻腔共鸣的发声方式。因此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如果能对该语言的口腔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有所了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粤方言是汉语方言中与民族共同语差别较大的方言之一,但近年来在各方言中又处于强势地位,学习者不在少数。本文将从音系学的角度,试比较粤方言与汉语普通话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异同。

最后,我将解答两个相关问题:

1、粤语究竟有没有翘舌音?

2、粤语为什么听起来这么“硬”?

因为粤方言内部差异远小于闽方言等,为简便起见,本文将基于广州音(它虽然在粤方言区享有相当高的权威,几乎带有标准音的意味,但绝对不意味着其他口音的粤语就是不标准的),适当兼顾其他地区粤方言存在的特殊现象。

注意:下文中不加任何括号的表示拼音(普通话拼音/粤拼),/ /内表示音位,[ ]内表示国际音标。粤拼方案与《广州话正音词典》(詹伯慧编)一致。

声母部分:除dz、ts、s、j外比较微妙外,其他与普通话几乎没区别。

1.b、p、m、f、g、k、h、w声母

在粤语中,b、p、m、f、g、k、h、w声母的读音与普通话几乎没区别(普通话的h是舌根音,发音部位比粤语的h稍前。后者h是喉音)。

2.n、l声母

粤语的声母n、l与普通话的声母n、l没有什么区别,但现在粤语区有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在说粤语时常将n声母混同于l声母,例如,将“你nei5”读成lei5,与“李”同音。这种读法称为“懒音”,直接导致很多人误会粤语是“nl不分”的。

3.ng声母

后鼻音普通话也是有的,只不过不出现在音节开头。

4.gw、kw声母

gw、kw可以说是[k]、[kh]与[w]的结合辅音,因为结合得非常紧密,不必看作是介音。实际上,粤语的“关”读 gwaan1,与普通话的guān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5.dz、ts、s声母(重点)

在粤语中,dz、ts、s声母的读音介于普通话的z、c、s和j、q、x之间。《广州话正音字典(修订版)》中dzi、tsi、si的读音实际上分别相当于普通话拼音的j、qi、xi。这也就是为什么粤语母语者会把“自己”说成“寄几”。

上面是一张国际音标表的部分截图,一般处理粤语的dz、ts、s声母的时候是写左边的一列,但是写右边一列也不算错,因为涉及到两种不同的习惯性读法,其实都是对的。(详见本文结尾处关于“平翘合流”的讲解)

总而言之,这三个声母的发音位置非常微妙,以至于学者无法就如何用国际音标转写达成共识,学习者平时要多加练习寻找语感。

6.j(重点)

粤语注音中的j是半元音,而不是普通话拼音的j声母。其读音大体上相当于普通话拼音的y或i,但摩擦成分较重。

普通话j的国际音标是[ʨ],龈-硬腭 清 不送气 塞擦音(辅音)

粤语j的国际音标是[j],硬腭 边音(虽然属于辅音但是性质更接近元音)

[j]发音时口型和元音[iː]有点相似,但这个音实际上同英文里面you、yes等单词开头的辅音相同。

韵母部分

普通话有39个韵母,而粤语有58个(一说60个,因为存在有的发音没有对应汉字的问题),可以看出来粤语的韵母系统比较复杂

八个主要元音音位[a:] [a] [ɛ] [œ] [ɔ] [i] [u] [y]中,[ɛ] [œ] [ɔ] [i] [u] [y]都可以单独作为韵母用,一律是长的(没有短的单元音韵母跟它们对立),所以索性省掉长元音符号(:)。[a:] [a]则长短对立。岑麒祥、黄锡凌两位先生根据全部韵母中元音音素的音值,增加了三个元音符号[ɐ] [e] [o]。这三个元音都不能单独构成韵母。[ɐ]相当于短[a],[e]只出现于[ei]一个韵母,[o]只出现于[ou]一个韵母。[e]的音值接近[ɪŋ]、[ɪk]的[ɪ],[o]的音值接近[ʊŋ]、[ʊk]的[ʊ]。[e]和[o]都是短的,同长元音[ɛ]和[ɔ]相配,互相补充而不相对立。短a[ɐ]和长a[a:]虽然音色相近,但在结合韵母中处处对立,只能当作两个元音音位看待。

元音的音长和音色有一定的关系。开元音的开口度是:长元音大而短元音略小;舌位的前后也有细致的差别,长a是前a而偏央,短a是略高的央元音[ɐ]而偏后,有点儿接近[ʌ]。同样道理,[ɛ] [œ] [ɔ]的短音都比长音略高,[œ]的短音比长音还要偏央,所以这三个短元音按照实际音值可以标作[e] [ɵ] [o]。[ei] [œy]([ɵy]) [ou]三个复元音也形成了一个系列,发音方法有共同的特点,舌位的移动都比较和缓。

高元音[i] [u] [y]基本上都是长的。[ɪ]和[ʊ]比[i]和[u]更松(开口度略大,舌位略低),只出现在[ɪŋ] [ɪk]和[ʊŋ] [ʊk]四个韵母。[y]的出现频率最小,只有长的。

汇总后得到下表:

红色表示有音无字,或是仅用于该字的口语读法。

普通话韵母对应的国际音标参见下图:

这两张表配合起来就非常好用,比如笔者本人经常发不好的一个音是鸡(gai1),我容易把它和普通话的gāi相混。查完这两张表之后,我发现粤语的ai国际音标是[ɐi],普通话是[aɪ],我们在下图中找到这四个元音:

国际音标IPA-元音部分

[i]和[ɪ]区别太小,一般可以忽略。[ɐ]与[a]相比,开口程度小、舌位略高略后。所以想要发好粤语的“鸡”,只要做比普通话的“该”略小的口型,舌头稍微抬高、后缩一些就可以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点拨:

1.oe系韵母

粤语的oe音是普通话及其他多数方言所没有的音,它相当于普通话ê(国际音标[ε])的圆唇音[œ],练习发音时先发普通话的[ε]音(例字:诶),然后将嘴唇撮圆即可。

2.y系韵母

粤语的y音与普通话的ü音大体相同。实际上普通话的ü写成国际音标就是[y]。

3.m尾韵母

粤语的m音与普通话的m音相同。但粤语的m既可以作声母,又可以作韵尾和自成音节。自成音节发音较重,韵尾m发音稍轻,但与发声母m一样,必须双唇闭合。

4.ing、ung、ong韵母

粤语拼音中的ing和普通话的ing在读音上并不完全相同,粤语ing中的i开口度稍大,舌位大致在普通话的i和ê之间,与此相应,粤语的韵母i中的i开口度也稍大。

另外,粤语的ung韵母的读音与普通话的ong韵母相当,粤语的ong韵母开口度则比普通话的ong韵母略大。

粤语究竟有没有翘舌音?

现代广州音/香港音永远没有翘舌音,若遇到翘舌音,则把舌尖顶住下排牙齿。

其实100年前的广州话还是分平翘舌的,清朝(《分韵摄要》)、民国(赵元任《粤语入门》)都有相关记载。

普通话平舌音:旧派广州话、南宁话、梧州话读舌尖音,四邑、粤西、广西大部分地区读d t l h;

普通话翘舌音:旧派广州话、南宁话、梧州话读舌叶音(类似普通话j q x),四邑、粤西、广西大部分地区舌尖舌叶自由变读。

试比较“宗”[tsʊŋ55]和“中”[tʃʊŋ55],“聪”[tshʊŋ55]和“充”[tʃhʊŋ55],“笑”[siu33]和“少”(少年)[ʃiu33]。

分平翘舌不是说广州话平翘舌音都有,而是说普通话的平翘舌音在粤语对应的音不同。舌叶音≠翘舌音。如普通话的shi的声母是一个翘舌音[ʂ],而English结尾的[ʃ]是一个舌音音,其实是平舌的。

现在的广州话平翘合流。我认为平翘合流是大势所趋,一门语言总是倾向于朝着简单化方向演变。就如一百年前的普通话还分尖团音,现在除了戏曲表演,大家甚至不知道“剑”和“箭”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曾经是不一样的。

赵元任在1922年出版的《国语留声片课本》

粤语怎么听起来这么“硬”?

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广东人的粤语硬如德语。”

这里贴知乎用户谭樊马克的回答,简要说明:

首先第一个就是,粤语是音节型而非音步型语言,北京话水蜜桃、蟠桃是同时长(cháng)的,所以洗衣服会吞音变媳妇。广州话则必须三比二的时长(cháng)。显得铿锵有力。

第二个就是,广州话没有轻声、儿化,语流音变极少,顶多“今日”变“今密”这类顺同化。这样也不会软绵绵无力。(补充:港式英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完全没有音调起伏变化,听起来非常“平”,广东人不习惯连读,给每个小音节都赋予同样的力气)

如果说还有一个,那么就是入声韵短促有力了,这个和听感偏硬有很大的关系!等于说每个字都增加了爆发力。如八、十、鸭、笔、特、别等入声字。江淮官话也有,很明显的停顿。

当然,广州话习惯用单音节词,保留大量古代汉语词素的原因也是很大的。但是就没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还是上面三条小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务员考试之普通话培训
談漢語普通話和漢語廣州話
声母简介
学说普通话入门的方法,普通话怎么学的比较快
粤语发音
语音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