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带气旋2(三副不要)


热带气旋的天气结构和风浪分布特征

一、热带气旋的天气结构

通常根据台风区内低空风速大小的分布,将台风分为外圈、中圈和内圈三个区域:

1、外圈(外围区)

由台风边缘向内:

风力逐渐增大,一般在8级以下,呈阵性;

气压先缓慢下降,后下降速度逐渐加快;

天空出现辐射状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高积云,低空有被称为“飞云”或“猪头云”的塔状层积云和浓积云;

浓积云有时带来分散的小阵雨,出现高层云时,开始下雨,并逐渐增大;

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天气闷热

2、中圈(涡旋区)

进入涡旋区(风力8级以上):

风力向台风中心急速增大,并在台风眼壁处达最大,气压急剧下降,气压自记曲线呈漏斗状;

雨层云,雨层云和外圈的多种云系组成螺旋云带旋向台风眼壁,台风眼壁为高大的积雨云组合成的宽数十公里、高达8~9km的环状垂直云墙;

出现雨层云时开始降大暴雨,积雨云云墙下下倾盆大雨,能见度恶劣,是台风中最大降水所在之处。

3、内圈(台风眼区)

进入眼区后:

风速向中心迅速减小,风小甚至静风;

气压降到最低,不再明显下降;

暴雨立刻停止,低云基本消散,天空豁然开朗,有时可见蓝天,夜间星光明亮。

台风区中最大风速,通常在靠近副高一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风速较大,大风范围也大。台风暴雨的分布一般也是不对称的,北半球,暴雨中心常位于台风路径的右侧,在右前方雨量最大、范围也最广,只有少数偏在左方。

二、热带气旋引起的海浪和风暴潮

热带气旋中的大风和中心的极低气压,使海面产生巨大的海浪和风暴潮

1、浪

1)风浪

越接近热带气旋中心,风浪越高。北半球热带气旋移向的右后象限中风浪较高,最高中心出现在距热带气旋中心40~90km(20~50n mile)的右后侧。

在台风眼区内,形成具有驻波性质的波幅很大的陡峭波,俗称“三角浪”或“金字塔浪”,该浪一般在大洋中出现。

2)涌浪

涌浪以台风中心移速的2~3倍速度向外传播,距离可达1000~2000km,往往在台风中心到达前两至三天就可以观测到涌浪。我国黄海和东海沿岸观测到的台风涌浪,波高一般在3m以下,周期为10s左右。

2、风暴潮

气压降低会引起沿海地区水位上升,加上暴雨和向岸风的影响,如再遇天文大潮,可引起海面水位异常上涨,这种现象称为台风暴潮。

 

 

热带气旋的移动

一、热带气旋移动的一般规律

热带气旋的大部分路径近似抛物线型,北半球为右旋抛物线型,南半球为左旋抛物线型,南北半球抛物线弯曲的方向正好相反。

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常规路径大致有三条:

西行路径。沿此路径的热带气旋对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影响最大。

西北(登陆)路径。沿此路径的热带气旋对中国华东地区影响最大,对内陆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转向路径。这条路径一般对我国影响较小,但若转向点靠近我国大陆时,则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最大。

一般6月前和9月后的热带气旋主要走路径,7、8月主要走路径。

除常规路径外,热带气旋还可能走成如打转、蛇形、突然折向、回旋等异常路径,这些异常路径基本出现在热带气旋转向前。

热带气旋的移动速度平均约为20~30km/h。

移速特点:转向后快于转向前,转向时移速较慢,停滞打转时移速最慢;

减弱阶段快于加强阶段;

高纬快于低纬。

二、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因素

1、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东风带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南(南半球指向北);在西风带中,指向北(南半球指向南)。

2、水平地转偏向力

在完全没有其它力作用的情况下,当热带气旋以一定初速移动时,因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北半球其轨迹将是一个顺时针方向的近似惯性圆。

3、内力

北半球,整个热带气旋受到的内力指向西北方向(南半球指向西南)。

很小时,可视达到平衡,此时,热带气旋将沿大型流场的地转风方向移动,在东风带中,基本上往偏西方向移动;在西风带中,基本上向偏东方向移动。热带气旋的移动受大型基本气流的引导。常取500hPa的气流作为引导(操纵)气流。

不可忽略时,处于东风带的热带气旋,其移向偏向高压一侧,北半球偏于引导气流方向的右边,南半球偏于左边,移速小于引导气流;处于西风带的热带气旋,其移向偏向低压一侧,北半球偏于引导气流左边,南半球偏于右边,移速大于引导气流。

综上所述,当外力强而稳定时,热带气旋一般取常规路径移动。如果外力作用弱,或外力变化快而复杂时,热带气旋则出现复杂的异常路径。

三、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主要天气系统

1、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热带气旋的移动主要受500(或700)hPa副热带高压外围大型基本气流的引导,尤其在热带气旋转向前,副高的作用更突出。

当副高呈东西带状分布,且强度较强、形状稳定时,位于副高南侧的热带气旋受偏东气流引导,将向偏西方向移动,且西行路径比较稳定。副高加强西伸越显著,热带气旋西移路径越稳定,不易转向。

若副高脊的位置虽然西伸较多,但强度反而有减弱趋势时,位于副高南侧较强的热带气旋则可使副高分裂为二,热带气旋从副高分裂处北上。

当副高在热带气旋东侧有脊往南伸,特别是副高脊线有自东西向转为南北向的趋势时,热带气旋会很快转成往北移动。

当副高减弱东撤,处于副高南侧的热带气旋,未来将转向北上,如果此时热带气旋位置偏东,将在海上转向;若位置偏西靠近我国时,热带气旋可能登陆我国以后再转向出海。

当热带气旋转向到达副高北侧时,将在副高与西风带系统共同作用下往东~东北方向移动。

当西风带高压或大陆副热带高压与西北太平洋副高合并时,副高的形状和强度将发生很大变化,导致热带气旋路径发生突变或出现异常路径。

2、西风带长波槽、脊的影响

西风带长波槽脊的演变,对热带气旋的移动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当西风带长波系统没有发生急剧调整,东亚长波槽维持甚至不断发展,在东移过程中槽底伸展到35°N以南时,常迫使太平洋副高减弱东退,位于副高西南端的热带气旋将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在长波槽前很快转向北上,以后受槽前西南气流引导向东北方向移动。

此外,当西风带高空阻塞高压强大稳定时,若副高减弱东退,则已转向进入西风带中的热带气旋将改向西移动。

3、“双台风”效应

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存在两个热带风暴等级以上热带气旋,且两者中心距离在20个纬距内时,这种现象称为“双台风”,在西北太平洋夏秋季节较常见到。出现双台风时,由于气旋性流场的作用,两个热带气旋将绕它们中心联线的“质量中心点”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互相趋近,使彼此的路径相互受到影响,出现停滞、摆动或打转等异常路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题复习】气团、气旋与锋面的空间尺度,台风常规路径VS非常规路径!为什么台风喜欢往北跑和往西跑?!...
看完这些精华知识,气象学好一半!
台风
重点知识补充:台风与副高
“知识详解 | 气压”与“气旋”的关联!“ 台风”与“气旋”的关系!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2讲 课时15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