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实记录!那天晚上10点,我作为次密接人员被集中隔离了!这几天,我拍了很多视频……

讲述人:杨明明

被集中隔离的次密接人员

隔离,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一个不陌生的词,从进入集中隔离点至今已有十余天,心情从最开始的彷徨不安到如今的从容淡定,这种心态的变化,我相信是每个被集中隔离的人的必经之路。

1

我被列为次密接人员

9月19日,我和往常一样在金山街道的一个社区里做着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工作,当时突然接到电话:我的一名同事被列为密接人员,因此我被列为次密接人员,要求立刻回家进行集中隔离。

那一刻我有点慌乱,交接完毕后立刻回了家,那时很焦虑,最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怕会影响家人。我在小区门口犹豫了很久,到家后看到孩子们,更是下意识地和她们拉开距离。

在家隔离期间,我一直小心翼翼,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实不相瞒,想像力丰富的我脑补了各种可能性,当然也心存期盼,希望这次只是“误会”,毕竟过了一天还没接到集中隔离的电话。

我也在第一时间电话咨询疾控中心,我的家人该如何配合?得到的回复是家人属于次次密接,居家健康检测即可,至此我的心情才放松了一些。

9月21日,这可能是我三十几年来过得最特殊的一次中秋节了,一早听闻小区被管控、一栋楼被封控,本来就忐忑不安的我更加担忧了,感觉病毒就在身边,心中一直祈祷:让我过完中秋节再去隔离吧!

结果中秋节还是没过完,晚上10点多电话来了,我有点不知所措,随身拿起提前准备好的几本书和几件换洗的衣服就走了,如今回想起当时情景:孩子的哭声,爱人的叮咛,还有点恍恍惚惚,好像做了一场没有醒的梦。

走出小区,当时的景象让我至今难忘——特警、医护人员、志愿者、安保人员、警车、救护车、接送隔离人员的“专车”…...

还有满眼的蓝色防护服,防护帽,白色口罩、白色手套......有点像电影里的场景!紧张得我不知道怎么走进“专车”?接下来要被转运到哪里?更不知道要待多久,这一去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2

一个人的隔离生活

我被送到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学校宿舍区,将在这里开启“隔离生活”,进入学校前,我和其他被隔离的人员,都自觉谨慎地拉开距离,连眼神都没有过多的交流,也不敢到处看,因为害怕。

当时一进房门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空荡荡的宿舍,四张学生双层铁架床,书桌,还有桌上摆放着的矿泉水、方便面…既熟悉又陌生!

凌晨2点,有人送来了凉席和被褥,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我有点感慨——一个隔离点的背后有多少工作人员在不眠不休啊!

这一刻,对环境的不适、家人的不舍、健康的担心等,种种思绪也一下子涌上了心头。那一夜,一个人睡得很不安稳,我失眠了,在辗转反侧中熬过了几个小时后,一大早我就起床了。

瞧,这就是我隔离期间的作息,可以说是我工作以来,作息最规律的一段时间了。

早餐:7:00-7:20  饭后运动 等待核酸

午餐:11:30-11:40 饭后休息 下午规划自己工作

晚餐:17:30-17:50 饭后放松 看视频、剪视频、和家人视频

每天都有志愿者和医护人员来送三餐和进行采集核酸。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可是核酸检测有泪天天弹,因为是鼻拭子+咽拭子一起做,每天做完核酸检测,我感觉鼻子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里,外面有各种各样的“抗疫”声音,但我在集中隔离点的最大感受是,真的太安静了!

隔离以前不理解为什么猫喜欢天天蹲在窗口往外看,现在理解了。这里安静到仿佛“与世隔绝”,除了每天楼道里定时传来消杀机器的马达声,就没有多余的声音了。

虽然什么都不缺,但当一个人不知道要干什么时,还是会发慌,而且身边那位被列为密接的同事情况也让我很担心,会害怕、会胡思乱想。

我不能就此躺平,我想与其惶恐、不安,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做点有益的事。于是我开始制作生活作息表,调整好心态,做做运动,练练台词基本功,想想脚本构思,开始记录我的隔离生活!

3

曙光在望,与君共勉

被隔离,显然会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会变得敏感,门口一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开启“编剧”模式,自动脑补各种情节。

某一天孩子们早早地就给我弹了视频,边哭边说想我,安慰她们后,我沉思了很久:被隔离的家庭、被隔离的人不止我一个,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情绪和状态都不一样。

人是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和“模块感”,尤其是在压力很大,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更不能让自己的生活边界完全模糊。

生命在于运动、情绪决定人的生活状态,于是我便有了创作一个短视频的想法,每天把无聊的生活填满,记录下来以此与更多被隔离人员共勉。

拍摄场地有限,我就绞尽脑汁把设备放在各个地方,天花板的风扇、墙上的空调板、衣柜门、床头都可以是拍摄的支点。

我把短视频发给家人看,是为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很好,不用担心我。

视频被转发到微信、抖音等平台后,得到了很多人以及同为隔离人员的点赞,我们相互鼓励,彼此调整心态、短暂的隔离是为了更长久地和家人相聚。

每天规律作息,身心的状态似乎比以前更好了,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这不,这两天我又突发奇想,拍了一个关于隔离人员对待“德尔塔”毒株的态度的短视频。

距离隔离期满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似乎都快忘了自己是一个隔离人员,感觉自己更像是在“闭关修炼”。

“祝你安康”是天底下最美好的祝福,以后我再不会嫌弃这个祝福老套了,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才是繁荣的景象。

小编了解到:

本文推送时,杨明明已结束集中隔离!

厦门广电集团广播中心i听厦门

采访/编辑:陈虹

责编:林军、陈国胜

编审:张瑶、王亚男

点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隔离日记】记者亲历转移隔离:紧张又暖心的第一天
用2个小时把家人的红码变回了绿码
北京一女子解除14天隔离后确诊,为什么会这样?给大家敲响警钟
上海2 12隔离政策什么意思(官方回应)
亲历故事:全剧终前的嗅事儿
【原创】内蒙古|杨晓萍:有待阴霾散尽 共享岁月静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