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青龙汤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3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吴某,女,54岁。有右耳分泌性中耳炎病史10余年,反复发作,流出淡黄色液体,听力减退,伴有耳鸣耳闷胀感,左耳尚可。检查:右耳外耳廓外耳道不肿,鼓膜大穿孔,有稀薄液体流出,左耳外耳道净,鼓膜未见明显异常。乳突CT示:右耳鼓膜穿孔,听小骨破坏,乳突气化不良,未见明显新生物。纤维鼻咽镜检查:未见明显新生物。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细。辨证属痰浊瘀阻、上犯耳窍,治宜温化痰饮、利湿通窍为主。方用小青龙汤加味:炙麻黄10g,白芍10g,桂枝10g,细辛3g,干姜10g,五味子10g,半夏10g,生黄芪15g,木香10g,青皮10g,陈皮10g,大腹皮10g,乌药10g,苍术10g,泽泻10g,甘草4g。常规水煎服。服7剂后,症状明显控制,继服14剂,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病程超过3个月,并且经多次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仍反复中耳积液且影响听力者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冯氏锦囊秘录谓其浊阴遮闭其窍,外声不得入内,属于中医痰饮范畴。本病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认为这类积液都是败津腐液,在治疗此病时选用小青龙汤,应遵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0的指导思想,小青龙汤中的炙麻黄、桂枝、细辛、半夏、干姜都是辛温药,佐以酸苦的白芍、五味子,补脾润肺的甘草,故能温散肺寒而化痰饮。在临床上运用中常加用生黄芪以行气利水,加用木香、青皮、陈皮、大腹皮、乌药、苍术、泽泻以渗湿行气通窍。此方平和而不峻烈,宽以济猛,标本兼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31 分泌性中耳炎
消灭编码“未特指”大作战丨第一役:“围剿”中耳炎
早读 |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病理及常见治疗法
荐读: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技巧
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及治疗(最详细的)
新冠后『分泌性中耳炎』高发?怎么处理行之有效?这份诊疗手册太实用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