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棵松”挺拔不倒越千秋
如今在塞罕坝,落叶松面积达68万亩,是第一大树种。在塞罕坝人心中,最早让落叶松在塞罕坝大面积扎根的“老书记”王尚海,就是一棵挺拔的青松。虽然他已经离世近28年了,但作为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旗帜,王尚海的精神已深深植根于这片美丽高岭。
为阻断京津沙源、涵养水源,1962年刚刚40岁的王尚海,告别了承德市的舒适小楼,接受了组织交给的艰巨任务。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成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交了房子,带着老婆孩子上了坝。
年均气温在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无霜期仅64天,年均6级以上大风日数76天。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王尚海义无反顾“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带领第一代塞罕坝人在荒寒遐僻、黄沙漫漫的环境中打赢了马蹄坑大会战,让一粒粒种子,在冰天雪地里顽强生长,长成了一望无际的绿色林海,也让艰苦奋斗的“一棵松”精神在塞罕坝扎了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从茫茫荒原,到人工林海,从风沙漫卷,到天蓝地绿,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绿色传奇,是一曲无私奉献的红色壮歌。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以王尚海为代表的“一棵松”精神成为了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旗帜。而在他的身后,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塞罕坝后代。
血脉相承,薪火相传。1989年底,王尚海离世,遵从他的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他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一棵松”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在塞罕坝这个荒寒偏僻的塞北高原营造起的百万亩林海,也演绎了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完美地诠释了老一辈党员的责任使命,指引新时期党员肩负时代责任,传承优良作风。
牢记历史使命,传承绿色梦想。抚今追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每一项辉煌成就,背后都有一批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奋勇拼搏的团队和个人,他们的奉献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传承弘扬,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我们期待王尚海的“一棵松”精神激励一代代炎黄子孙,在攻坚克难中书写崇高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探寻塞罕坝精神之一】忠于使命 从一项任务到55年的坚守
一文说透塞罕坝对中国的精神意义
围观 | 前方发现一颗“华北绿宝石”!
中国绿——塞罕坝造林记
塞罕坝上“一棵松”
散文《塞罕坝精神鼓舞世代人》董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