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公司讨论:苏宁与同仁堂

zhaohuazone

苏宁更应该从流通渠道这个角度去考虑,苏宁步入稳定增长阶段离缓慢增长还远
制造产业不也有个说法:生产制造占有20%利润, 品牌占有30%利润。经销渠道和后继服务占有50%的利润。渠道商强者恒强是大趋势,除非出现了能颠覆苏宁现有的经营模式的新兴经销模式,现在看还没有,其它新竞争者出现也不能就悲观认沽苏宁,毕竟它也是曾经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新浪网友

客观来说苏宁的模式是优秀的,至少在十年里,因为事实证明了这点。
他的优缺点很矛盾,即优点既是缺点,缺点就是优点。
1:高速扩张,这个问题是好是坏呢?初期是好,现在是坏。
2:靠压榨上游供货商和取悦下游的消费者的模式始终觉得有问题。照理说是没问题的,我原来也和老巴提出过这个问题,老巴没细说。我也没放在心上,毕竟我不持有苏宁,只是交流提高自己而已。后在中央电视台也曝光了有些大家电超市(没点名)压榨上游供货商,转移风险。也就是说超市一味的收取租金,一面又拿着上游供货商的家电已付款,一面又拼命扩张,这里有个必然矛盾,如果不能解决,问题肯定很大,本身供货商压力相当大,如果苏宁一现衰败相,留不住任何和他共患难的同行。所以我以为苏宁不符合商道。
3:零售行业是外张力很强的行业,苏宁能强力扩张吗?事实是这是个上帝来回答得问题,只能说以前做的非常好。

 

业余投资者:

经常浏览这个博客,深受启发。也对三个企业发表点儿不同的看法,仅供参考!
1、苏宁和京东商城:对于它们来说,这是一个最后会形成“赢者通吃”的行业,因此风险与产出与其它行业是不同的,苏宁和国美当年的成功也印证了上述观点。因此不要以其它产业的观点来看待,当然这并不是说我认为京东商城就一定会成功。另外,关于苏宁开网店这件事儿,从商业模式上来说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很难做好。任何行业的领头羊都不大可能成为下一个倾覆整个产业规则的商业模式的新的领头羊,如果这种倾覆是进化或者自然选择的结果的话。所以不论亚马逊是否会成功,但是假如成功都一定不会再是沃尔玛了。
2、同仁堂的问题是母公司和同仁堂科技之间“三角利益”的问题,用一句时髦的广告语来说,“不值得拥有”!
3、瑞贝卡,我觉得下一个发展基本上应该基于“内需”,如果事实证明“没有”,那么目前的状况以及“随大流式”的发展就挺好,不会输给平均水平的。不过顺便说一下,朋友拿来一个假发玩,吓我一跳!还真是和真的一样,完全不是我们在公共场合上经常看到的一些秃顶的伪装品所能同日而语的。

 

崔永远

网络营销对苏宁可能会有冲击,但也只是传统营销的一种补充吧?买个大家电,我是不可能从网络上买,家电类品牌假冒太多,本人也曾干过,我很多朋友现在在广东中山,顺德还在做,售后服务没有保证,信誉凭什么保证?在国美苏宁这种看得到的店都有很多纠纷,网络现在量小,可能这个问题还不突出.大部分品牌现在都采取代理制,包括售后也是代理商在做,你网络卖的货,我是不可能去给你维修的,这触动了当地经销商的利益.除非厂家在各地签约很多的特约维修点以支持网络营销,但这样打击了经销商,也增加了厂家的成本,我认为家电网络营销,像苏宁这种有实体店面的可能会有好的发展,别的会在某个时间段遇到瓶颈,土崩瓦解,作鸟兽散!如果网络足够强大,那招行们就不要老是开营业网点了,都玩虚拟金融算了,那工行中行们不是也失去优势了吗? 

 

lostisget

对于苏宁电器,我觉得我还是有些疑虑的,上半年我买过苏宁电器,那时是觉得国美的不振应当是苏宁的机会,而且那时的苏宁股价也不高。但在上涨了50%后卖了。后面就一直没有买入。一方面我觉得现在苏宁的价格不算低估,另外一个觉得网上商城对苏宁的挑战。同样一个电器在网上商城比苏宁的店面有时要便宜40%,而且从品质上来说也是一样的。甚至是沃尔玛也比苏宁便宜10%。如果说世界是平的,那么苏宁的净利润应该在未来会往下走,而在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大城市)已经很高的苏宁来说,很难去看清楚未来的大的成长空间。而苏宁的网上商城我并不是很看好,不过对苏宁的物流体系我还是很看好的,未来的零售商都是物流商,从这点来说,苏宁有强大的后台,如果转型的好,我觉得网上商城还不是苏宁的威胁。中国的家电市场也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如果股价低一点,我还是可能买入苏宁的。

 

花都巴菲特

苏宁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股,如果上市之初(前几年,具体哪一年没细看)持有到今天收益翻好多倍了,股价疯涨的背后是苏宁每年翻倍的利润收益增长在支撑,而这种利润增长是靠攻城略地式地开分店支撑的。光凭消费者支出是不可能有太大的利润增长产生,每年同店增长能保持10%已经不错了。
   但是这种疯狂的店面增长模式是有瓶颈的,当能占领的一二线城市几乎都占领了,在同一个地方隔几条街再开一间店面就变成保持销售优势的无奈之举。像在广州天河,对面马路就有两间苏宁或国美,有这种必要吗,买电器不是买饮料,消费者是不会介意走多几步对比一下的;二来,如果想占领了好地盘让别的商家没地方租店,这几乎不现实,还是那句话,消费者不会介意走多两家对比一下的,只要你够优惠,服务也不太差。
  现在的苏宁国美就是发展到这种瓶颈状态了,可以预见的是,今年明年甚至后年苏宁都不可能每年翻倍成长,甚至保持每年30%以上都是有困难的,除非他继续开足够多的分店,但三线城市的消费力不一定就能支撑。

而且,长远来看,苏宁跟国美的模式并不具有很深的护城河,何解?消费者之所以当初去苏宁国美买电器很大原因就是冲着他们便宜,但是,网上购物模式将会对他们构成足够大的冲击。
   京东商城这4年每年以300%的速度成长,堪比当年苏宁有过之而无不及。京东的电器价格可以做到了比苏宁要便宜10%到20%,这就是京东足够吸引消费者的地方,而这也是当年国美苏宁发展的杀手锏,只不过现在被京东使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罢了。而且京东售卖的东西跟淘宝那些网上购物不同之处在于,淘宝只是个平台,无数小商家把商品放上淘宝平台展示售卖,淘宝并不实际经营,产品真假无法得到充分信任,而这也是制约网购发展最大的问题。而京东则令消费者放心,所有商品100%正品,都是京东统一经营,跟你在苏宁国美买的是一样的东西,但比你便宜10%到20%,我为什么不选择买便宜的呢?而且售后服务都是由厂家在做,就是都享受一样的售后服务,苏宁国美的加价享受额外售后服务延长方案京东也有,那我还有什么后顾之忧?而重点是国美苏宁都不可能做到京东的低价,那些昂贵的店租已经够他们呛的了。基本上,可能大部分在京东买过电器的人都不会再选择在苏宁国美消费了,除非京东服务跟不上。
   当然,有些上年纪的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实体店购物,但网络越来越普及,网上购物的人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当大家都意识到京东的便宜和可靠和服务的便利性后,苏宁跟国美模式的成长性前景堪忧。
 

新浪网友

同仁堂ROE虽然不好,可是不知道有没有注意FCF/销售收入竟然在10%左右。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是个少有的品种。
另外我看了06年前同仁堂的发展,净利润虽然年度复合增长很快,可大量的资本支出侵占了自由现金流。也许需要重新审视下同仁堂了。
靠它的品牌,即使不进行资本输出,产品还能保持一定增长,很少见的企业。

 

梅纳德

同仁堂只是仗着老字号品牌,产品基本无独特性,且这个优势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了,像六味地黄丸全国那么多厂家都在生产,只要其他厂家肯抓原材料及宣传,抢占市场份额不太难,例如目前的宛西,我们这边药店的六味地黄丸大部分是宛西和九芝堂,基本找不到同仁堂的。所以个人觉得他投资的价值不大,除非出现严重低估

 

渔夫:

同仁堂:一个背负着多少人希望的令人失望的股票。
同仁堂有着极大的潜在价值的品牌,问题是他何时才能被人们挖潜举出来。它的品牌价值应该不低于茅台,可以是伟大公司的那一类,我们等待慧眼识金的投资英雄与伟大管理者。5年,10年,15年,20年?

 

为人民服务:

同仁堂,中国中药文化之集大成者。我买它不为盈利,只为收藏。众观A股药企,能成为医药帝国的,非同仁堂莫属。医药行业同其它行业大不同,中医的配方品种更重于管理。中医的文化和其富含的哲学思想,会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未来的老龄化,以及中国文化的再发掘而繁荣,难道投资一个行业和公司非要等到行业和公司在最繁荣时吗?或许低潮时才是最佳出手时机。“投资,就是潜伏。”

 

舟山:

一般来说,潜伏的时限不会超过三年吧,三年后的事情谁能看得清?看看A股的换手率,90%的人一年也拿不住,如果同仁堂十年后也没多大进步?楼上的不知有何想法?谁也没有透视眼,一切皆有可能。市场其实是短视的,因为A股绝大多数企业是周期性较强的,炒有色、炒地产、炒煤炭,板块持续时间很难超过一年,你能说这个市场是理性的?尽管仓位还较高,但跌下来也没什么,跌得多了,还是加仓,没办法,未来十年,货币贬值还是较多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对货币需求量大,企业间的三角债不知有多少?债券、存银行没什么吸引力,房子买不动,只能在股市找机会。

定海:

所谓安全边际指的是像打仗一样,一开始占据有利位置,就占有主动权。后面最后战争结局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但在开头之时压赌码的话,肯定要压在占有主动权的一方,然后视情况而随机而定。如巴菲特买中石油一开始就压对了石油行情见底回升,所以他一出手就已立于不败之地。

 

zhaohuazone

作为中国医药文化代表同仁堂集团在有着辉煌的过去同时也该有辉煌的将来。“同仁堂”这三个字的品牌价值不逊于A股任何上市公司。遗憾的是上市公司并不代表同仁堂集团全部,集团所有产品从原料生产、加工到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这条产业链中有多少业务属于上市公司我也看不太清楚。集团旗下有十大公司,在药店看到不少赢利不错的产品是集团旗下其它公司生产的。它们将来是整体打包到上市公司还是分拆独立上市目前不不清楚。而且同仁堂没有商标使用权,每年要向集团支付的商标使用权费用。一个上市公司有强大的母公司和众多未上市的兄弟公司弊端是不少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申论综合分析练习题(一)
揭秘 | 京东真的是靠卖电器赚钱吗?
为什么苏宁要提出“线上线下同价”?
苏宁,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双11”家电业大变局:天猫苏宁合体变“猫宁”
电商价格战反思录:十问“苏东大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