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废除国营体制才能缓解社会矛盾

标语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之一。其原因在于,这个政权的前30年是运动治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日常管理,都要通过发动群众搞运动的形式来完成。在那个年代,领导希望群众做的事情总是通过标语的形式写上去、刻上去或挂起来。

幸亏那时候的人还没有死绝。有人能够回忆起来,那时候国营商店和国营饭店的墙上贴着很多标语,其中就包括“不打骂顾客”这五个字。

国营商店和国营饭店是当时的特权机构。这些特权霸道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以至于要以标语的形式提醒员工不要打骂顾客,恐怕现在的人也是难以想象。先给大家看看当时被评为“劳模”的售货员的服务态度是个什么样子(以下节选自《共和国历史上的老劳模:张秉贵》):

张秉贵生于1918年。1955年到北京百货大楼台当售货员。他在百货大楼当售货员20多年,练就了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却没跟顾客吵过架。张秉贵待顾客如亲人,他针对售货员经常遇到的“顾客多时怎么办”、“只看不买怎么办”、“顾客挑选商品次数多怎么办”等问题,总结归纳出“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接待顾客的“十字诀”,他的服务境界被人们誉为“一团火”精神。

看着这些“先进事迹”,现在的人们可能会觉得不可理喻。现在不管是外资,还是私营的大超市,小商店,没跟顾客吵过架的员工可不遍地都是?和顾客吵架是要遭到处分甚至辞退的吧?笑脸相迎,赞美顾客,难道不是我们每天都在私营小店遇到的情况?顾客多?店主高兴还来不及呢。只看不买?顾客挑选商品次数多?这些怎么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来看看当时国营商店和国营饭店的真实情况吧(以下节选自《粮票:本店绝不打骂顾客》):

记得我那时小,我爸一个单位的许会计带我出去吃早点。先要到一个窗口买“飞子”,交钱交粮票,然后再把这个“飞子”交给卖包子的人。然后闪在窗口两边等。全程“自助”,还要看服务员的冷脸子。正在吃的功夫,一个胖服务员,拖了一条胶皮管子用水刷地,另一个瘦的挥着一根大扫把扫地。水花四溅,竹扫把拖在地上发出一种叫人牙碜的声音。许会计一边嘟囔着,一边用了张报纸把包子包起来,拉着我落荒而逃。

计划经济年代国营单位大部分就是这一副“大爷”脾气。北京有一家小吃部在玻璃门上曾贴出过“本店绝不打骂顾客!”,可以想象出这家店是以何等大的决心才控制住打顾客的冲动的。

过去那会儿粮站是“吃皇粮”的单位,卖米的就像皇上坐在龙椅上一样,紧睁眼,慢开口,问半天才没好声气地答一声。你把粮票递上去,他或她就冲你一歪头,然后命你拿着袋子在放米闸下接着。有个把手,把这个东西往下一拉,米就流下来了,买米的躬着腰跟接圣旨似的把米接着。

为什么在国营体制下,国营商店和饭店的员工需要压抑自己打骂顾客的冲动?很简单。因为国营商店和饭店的员工的后台是国家,他们是代表国家来对你“无私奉献”的。他们是施主,你就是个要饭的。你不领情,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当然会惩罚你。你不愿意接受?出了这个门,你就买不到东西,吃不上饭。你必须忍着火,陪着笑脸接受。

为什么私营商店和饭店的员工不仅不需要压抑自己打骂顾客的冲动,还要争相讨好顾客?因为他们和钱没有仇。对他们来说,顾客就是来送钱的。他们对你好,你才会愿意掏钱。他们对顾客不好,气走了顾客,他们就只能关门下岗。“来的都是客”“买卖不成仁义在”“和气生财”才是他们的口头禅。

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国家通过主动使用暴力分配财产,你的所得就是我的所失,所以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仇恨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通过为别人提供商品和服务来获取收入,你的所得越多,我的所得就越多,所以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帮助,互敬互爱的关系。用一句话总结:社会主义人整人,资本主义人帮人。

所以不要去相信某些行业的什么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口号。这些口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行业的政府管制太厉害,上层官僚压榨基层员工太过分,基层员工收入太低。正因为基层员工在单位里得不到尊重和体面的收入,没有上升的空间,所以才需要这些口号来麻醉自己。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国营商店、国营饭店几乎都已绝迹。市场经济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商品和贴心的服务之外,还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改变了服务行业对待顾客的方式。但是目前的中国还残存着某些国营体制的活化石。这些活化石中,有些距离老百姓较远,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些距离百姓较近的,国营为主的行业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是顺理成章的事。

世界上很多问题,看上去是素质问题、法律问题,实际上都是所有制问题。素质问题要加强教育,法律问题要违法必究,这些都是治标。改变所有制才是治本。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市场经济是最符合人类行为逻辑的制度,所以它不仅是最能够促进物质繁荣的制度,也是最正义,最道德,最人性的制度。

参考资料:

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和国历史上的老劳模:张秉贵》
http://jjjs.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241&aid=3267

合肥晚报《粮票:本店绝不打骂顾客》
http://epaper.hf365.com/hfwb/html/2011-06/24/content_438341.htm

2014/3/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老照片】-2万-675- 国营饭店老照片:五十年前人们如何“下馆子”
见过“百货大楼”吗?七十年代购物经历
七十年代国营饭店:一般人真吃不起,重现60、70年代人下馆子记忆
70年代的人“下馆子” 的场景,五毛钱能吃到肚圆,勾起无限回忆
70年代,下馆子特别有面子,但有钱也不一定就可以下馆子
管理故事:小便池的苍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