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了解培养孩子,做个智慧家长

新浪博客:余昌国

2022-03-07  07:20


1.儿童发展有哪些关键期?

​


国内外对人的心理﹑生理发展期“关键期”理论的一些研究表明:
(1)出生后8~9个月,是婴儿分辨大小的关键期。
(2)出生后10~11个月,是婴儿理解语言的关键期。这时虽然婴儿尚不会说话,但已开始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能按成人的某些要求去做。如:说“再见”,婴儿就会摆手。
(3)1~1岁半是幼儿口头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4)2~3岁是幼儿计数能力开始发展的关键期。
(5)2岁半至3岁是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学习掌握各种规矩的关键期。
(6)3岁半左右是幼儿动手能力开始发展、独立性开始建立、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
(7)3~5岁是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8)3~8岁是幼儿学习外语的关键期(3~5岁是学习口语关键期,6~8岁可学习书面语言)。
(9)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孩子在此时期学习加、减法速度很快。
(10)5~6岁是掌握汉语词汇﹑理解词汇意义的关键期;6~8岁是学习书面语言、掌握用笔能力的关键期。
(11)5岁半左右是幼儿养成良好心态、习惯以及成功感开始产生的关键期。
(12)6岁左右是幼儿社会组织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13)6~7岁是速度﹑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6~16岁是体育能力最有成效的关键期;11~16岁是力量和耐久力增长的关键期。
(14)人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两个关键期:一个在6岁左右,一个在17岁左右。最优的教育就是在孩子的“关键期”。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强化训练,从而获得孩子能力发展的最佳效果,为其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幼儿情感需要的特点是什么


3岁孩子的情感还和婴儿的情感差不多,他们的全部情感都表露于外。高兴了就笑,急了就哭;对喜欢的人寸步不离,对不喜欢的人不去亲近。他们的情感没有丝毫掩饰和虚假,既纯又真。
3岁孩子的情感还不稳定,他们的情感非常容易受周围人的情绪、情感的感染和影响。例如,别的孩子大声叫嚷时,他也跟着大声叫嚷;别的孩子表现出惧怕的情绪,他也表现出惧怕的情绪。
3岁孩子的情感还很容易冲动。他们还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时常表现出眼泪未干又笑得很开心。例如,当他们得到玩具时,会高兴得笑出声;而当玩具被别人拿走时,又会急得大哭起来。

总之,这个时期孩子的情感是不稳定的,意识性或有意性很弱。在正确的教育下,随着儿童经验的增长,4岁左右的孩子会逐渐地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情感的稳定性、有意性和控制力也会逐步增长起来。例如,在他生气和着急时,不一定哭闹;高兴时,也不一定笑出声来;当他看到同伴哭时,他可以表示出关心、同情,用手绢帮助别人擦眼泪,而不会像以前那样跟着哭了。

3.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1)教给孩子社交规则。
(2)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3)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

4.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认知水平,理解孩子的认知能力。
(2)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注意自身言行,塑造良好形象,做孩子的榜样。
(3)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4)遇事,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5)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6)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7)培养执行规则的技能。

5.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1)家长要注意自身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言出必行,做到言行一致,始终如一。
(2)要采取正确的、积极的教育方法,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孩子的性格类型。
(3)发展孩子的性格优势,引导孩子克服性格的劣势与不足。
(4)家长要注意多与孩子交流,密切和孩子的关系。
(5)要加强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6.如何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

(1)培养孩子对表情的识别能力。让孩子观察不同的表情(用各种方式表现不同的情绪、情感,如通过表情、语气、动作等),让孩子感受喜怒哀乐不同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
(2)让孩子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法。家长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表达情感的方式的恰当性,要注意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7.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恰当的行为习惯

(1)家长应重视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为孩子创设一个礼仪环境。
(2)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都要相互尊重,家里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参与。
(3)家长要给孩子以正面引导,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4)家长可通过游戏或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交往的正确方法。

8.怎样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1)教孩子学会“等待”。对孩子的要求,可以迟一会儿满足。
(2)教孩子学会“善解人意”。要让孩子学会善解人意,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
(3)把对孩子的奖励积累起来。习惯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才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从易到难。时间从短到长,难度从易到难,逐步增加,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5)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父母严于律己、善于克制,对孩子的要求会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9.如何正确表扬孩子

(1)及时表扬,趁热打铁。
(2)表扬的内容应是鼓励、支持孩子实现可达到目标的行为。
(3)要夸具体,夸细节。
(4)表扬的时候不要有一些做不到的许诺。
(5)表扬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不要贬低别的孩子。

10.面对孩子发脾气,家长应遵循哪些原则

(1)保持家长的主导地位。
(2)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
(3)孩子任性时,家长应冷静对待,不要发脾气,不打骂孩子。必要时可以“冷处理”,不要激化矛盾,事后给孩子讲明道理。
(4)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要满足,家长要有一定的原则。
(5)要预防和及时制止孩子的任性行为。
(6)对任性的孩子,不能迁就。

11.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家长要尊重孩子。
(2)赏识、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
(3)在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
(4)父母要相信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
(5)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适当给孩子以指导。




12.如何从小培养孩子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


(1)家长应给孩子做出表率。
(2)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做。
(3)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
(4)让孩子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庭工作,持之以恒。
(5)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
(6)当孩子的某些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时,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补救。
(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的分享)
急得大哭起来。
总之,这个时期孩子的情感是不稳定的,意识性或有意性很弱。在正确的教育下,随着儿童经验的增长,4岁左右的孩子会逐渐地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情感的稳定性、有意性和控制力也会逐步增长起来。例如,在他生气和着急时,不一定哭闹;高兴时,也不一定笑出声来;当他看到同伴哭时,他可以表示出关心、同情,用手绢帮助别人擦眼泪,而不会像以前那样跟着哭了。
3.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1)教给孩子社交规则。
(2)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3)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
4.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认知水平,理解孩子的认知能力。
(2)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注意自身言行,塑造良好形象,做孩子的榜样。
(3)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4)遇事,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5)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6)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7)培养执行规则的技能。
5.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1)家长要注意自身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言出必行,做到言行一致,始终如一。
(2)要采取正确的、积极的教育方法,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孩子的性格类型。
(3)发展孩子的性格优势,引导孩子克服性格的劣势与不足。
(4)家长要注意多与孩子交流,密切和孩子的关系。
(5)要加强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6.如何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
(1)培养孩子对表情的识别能力。让孩子观察不同的表情(用各种方式表现不同的情绪、情感,如通过表情、语气、动作等),让孩子感受喜怒哀乐不同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
(2)让孩子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法。家长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表达情感的方式的恰当性,要注意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7.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恰当的行为习惯
(1)家长应重视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为孩子创设一个礼仪环境。
(2)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都要相互尊重,家里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参与。
(3)家长要给孩子以正面引导,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4)家长可通过游戏或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交往的正确方法。
8.怎样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1)教孩子学会“等待”。对孩子的要求,可以迟一会儿满足。
(2)教孩子学会“善解人意”。要让孩子学会善解人意,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
(3)把对孩子的奖励积累起来。习惯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才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从易到难。时间从短到长,难度从易到难,逐步增加,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5)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父母严于律己、善于克制,对孩子的要求会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9.如何正确表扬孩子
(1)及时表扬,趁热打铁。
(2)表扬的内容应是鼓励、支持孩子实现可达到目标的行为。
(3)要夸具体,夸细节。
(4)表扬的时候不要有一些做不到的许诺。
(5)表扬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不要贬低别的孩子。
10.面对孩子发脾气,家长应遵循哪些原则
(1)保持家长的主导地位。
(2)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
(3)孩子任性时,家长应冷静对待,不要发脾气,不打骂孩子。必要时可以“冷处理”,不要激化矛盾,事后给孩子讲明道理。
(4)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要满足,家长要有一定的原则。
(5)要预防和及时制止孩子的任性行为。
(6)对任性的孩子,不能迁就。
11.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家长要尊重孩子。
(2)赏识、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
(3)在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
(4)父母要相信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
(5)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适当给孩子以指导。
12.如何从小培养孩子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1)家长应给孩子做出表率。
(2)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做。
(3)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
(4)让孩子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庭工作,持之以恒。
(5)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
(6)当孩子的某些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时,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补救。
(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的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孩子也会有嫉妒心
孩子进步快、有动力,原来是妈妈这样夸~~
幼儿园入园面谈经验分享:孩子这4项能力弱,上学等于去“受罪”
警醒 || 最坑害孩子、家长、老师的四大教育
家长会发言稿
0-6岁大脑发育黄金期:妈妈这样做,孩子更聪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