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持续性低血钾,你能想到什么?


该病起病隐匿,易漏诊误诊,临床遇到需多加注意。

作者丨秦嘉治

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先来看这样一个病例:


病例简介

谭某,男,34岁。因“发作性四肢无力10年余”入院。


患者于2006年8月行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伴轻微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未做任何处理,卧床休息数分钟后乏力症状可明显缓解。2013年8月患者乏力症状发作次数增多,5-6次/年,症状较前加重,偶伴有心前区不适、视力模糊,就诊于急诊,测血钾:2.8mmol/L,当时考虑“低血钾性周围神经麻痹”,给予积极补钾治疗,症状好转,此后坚持服用“氯化钾缓释片、螺内酯”等药物。近期患者再次乏力不适症状,遂入院。


检查结果回报:电解质:钾 2.89 mmol/L,氯 93.0 mmol/L,镁 0.46 mmol/L;尿电解质:24小时尿钾101.00 mmol/L,24小时尿氯98 mmol/L,24小时尿钠 105 mmol/L,24小时尿钙 1.10 mmol/24小时;血气分析:pH值:7.68,二氧化碳分压35.5 mmHg,氧分压68 mmHg,剩余碱(BE)10.0mmol/L,碳酸氢盐38 mmol/L,钾:2.70 mmol/L,钙:0.97 mmol/L(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T波改变;血压:130/80 mmHg。


患者入院时心电图


立即给予静脉补钾、补镁、补钙,口服枸橼酸钾溶液、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


3天后复查电解质:血钾 2.90 mmol/L,血镁 0.48 mmol/L,血钙 2.20 mmol/L,患者仍持续低血钾,给予加服螺内酯治疗,4天后电解质:血钾 3.40 mmol/L,血镁 0.76mmol/L。


如此顽固的持续低血钾,伴随着有低血镁、低尿钙、代谢性碱中毒,你会想到什么?


一、Gitelman综合症!?

 

病人为中年男性,发育正常,具有低血钾、高尿钾、代谢性碱中毒、低血镁、低尿钙等症状,且低钾血症难以纠正。一开始给予单纯补钾、补镁等治疗效果不佳,加用螺内酯后血钾维持基本正常,提示该患者在补钾、补镁的同时联合保钾利尿药治疗疗效较好,符合Gitelman症状的临床特点。


下面就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疾病。


讲到Gitelman综合征(GS)又不得不提及Bartter综合征(BS),BS和GS均属于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由编码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上噻嗪类敏感性Na/Cl协同转运体基因突变所致。特点为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RAAS)系统激活,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而血压正常。


二、起病隐匿,易漏诊、误诊

 

此类疾病起病较隐匿,可在婴儿期、儿童早期或青春期发病,症状不严重,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既往认为GS是BS的一种变异类型,但目前认为两者致病基因不同,应属于两种独立的疾病。

 

临床上GS容易与BS相混淆,GS患者常被误诊为BS。


BS多发生于胚胎期、婴儿期或儿童早期,较GS发病早、病情重,可出现生长迟缓,尿钙增高,严重时可导致肾钙质沉着症,多饮、多尿,肾浓缩功能严重障碍,为不伴高血压和水肿的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部分患儿病情重,未成年即死亡。


而GS则起病于儿童晚期或成人期,症状轻,可出现肢体无力、肌肉抽搐,尿钙偏低,血镁下降,多饮、多尿不明显,大多在检查时才发现血钾低、肾浓缩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

 

临床上GS区别于BS的主要特点是低血镁、低尿钙。其确诊依赖于基因诊断,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多数临床医师通过临床表现和血液生化检查来诊断。病人住院期间建议其去上级医院完善相关基因检查,但由于患者经济问题,故拒绝进行此项检查,所以对此病诊断的金指标也就未能列出。

 

血尿电解质的异常为BS诊断的首要条件:难以纠正的低钠、低钾、低氯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是最具特征性的改变,以低钾最为突出,一般在2.5mmol/L以下,甚至低至1.5mmol/L;24小时尿中钠、钾、氯、钙的排泄明显增多。但对于伴有低血镁、低尿钙的患者需高度怀疑GS。

 

三、该如何治疗?


Gitelman综合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现有的治疗仍可使患儿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补充治疗:通过静脉补充电解质和液体可以快速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脱水,多用于病情危重者。病情较轻或是重症缓解后,需长期口服KCl治疗;而且生活中应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如豆类、玉米、马铃薯、香蕉等。还需终生服用镁剂,常用的有MgCl2、门冬氨酸钾镁等。


2)减少丢失:患者的电解质丢失快,单靠补充治疗很难纠正,联合保钾利尿剂可以提高疗效。常用的药物有螺内酯、氨苯蝶啶等,这些药物保钾的同时,对机体水、钠的影响小,副作用少,可长期耐受。


参考文献:

1. 吕培培, 杜培洁, 李淑英. Gitelman 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J]. 山东医药, 2015 (9): 86-87.

2. 阳池娇, 曹筱佩, 符娟, 等. Bartter 综合征和 Gitelman 综合征临床分析[J]. 2013.

3. 杨梦丝, 彭韶. Bartter 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医学与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4 (5): 64-66.


(本文为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Gite1man综合征——附二例报道
【案例分享】Gitelman综合征
KDIGO 专家共识:Gitelman 综合征
【珠江医院内分泌科病例讨论】反复四肢乏力5年,加重1月
Gitelman 综合征的罕见表现:肾结石和中度蛋白尿
反复发作的低血钾,原来是这个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