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肖捷‖散文:母亲的抉择

母亲的抉择
/肖捷

母亲性格温婉、平和、善良。但,母亲的一次抉择,却表明了母亲外表温婉、平和、善良下性格的坚毅。

五七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右斗争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随着斗争的深入,父亲因历史问题,也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划入了右派的行列。
母亲那时31、2岁,正值最美好的人生年华。父亲没成右派前,母亲是县城一所中学的骨干教师,年轻、漂亮,学校文体活动活跃分子,母亲知名度在县城是颇高的。加之父亲当时在县中任教,父亲、母亲收入较高,且两人恩爱,是当时许多人羡慕的模范家庭与模范夫妻。
不想,天有不测风云,家庭瞬间陷入泥淖,父亲被打成右派后降薪下放农村劳动改造。于是,母亲面临艰难的抉择。
父亲下放农村后,他降薪后的工资,仅能勉强地维持他一人的生活,全家6人的生活重担全都由母亲承担。  
如果说,生活上的艰辛咬紧牙关尚能挺过去的话,那对右派家属的歧视,那就是一种精神上无法摆脱的折磨。母亲由过去受人尊重的教师,成了右派家属,我不知母亲当年是如何挺过的。也许我当时还小,也许还不懂事,我没看见母亲哭泣。也许,母亲哭泣是在我睡着了的夜里;也许,母亲的眼泪是流在了心里;也许,母亲已经没有了眼泪。
那时,有许多好心的人来劝母亲,动员母亲和父亲离婚。理由是母亲年轻、漂亮;为了子女的前途;为了母亲不当这贱民式的右派家属等等,理由不一而足。
面对好心人的劝说,母亲毅然选择了与父亲婚姻的继续。那是母亲实践着她和父亲结婚时的誓言:当幸福、灾难降临时,他们都将永远在一起。“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母亲在大难来时没有选择抛弃父亲,而是选择了与父亲共患难。这一选择,母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母亲从县城中学被美其名曰地以支援乡村教育而被赶到了偏远的乡村,也使本无啥重大历史问题的母亲在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多次受到父亲的牵连,批斗、下放农村、开除公职等等。一个女人能承受的磨难,母亲几乎都承受了。但,母亲对自己的选择从来无怨无悔,我从来也没听见母亲抱怨父亲一句。母亲给予父亲的,那是妻子的忠贞和倾心的情义。
当然,母亲的选择,还保全了我们这个在动荡的政治漩涡中几乎颠覆的家庭,使得我们兄妹在那随时都有灭顶之灾时,还能体会到母亲微弱的、明知不能为而为之的、竭尽全力的庇护。我曾目睹了那些夫妻双方中一方被打成了右派的夫妻离婚后给子女带来的许多不幸。他们中有的沦落了,有的兄妹、姐弟分开了,有的因年岁太小,无人照料到河边游玩时淹死了......
现在母亲已95岁高龄,父亲也97岁了。不管冬夏,每当我看见不管是在清晨的晨曦中还是在夕阳的余晖下,母亲携着父亲的手,常慢慢地在小区花园的小径上漫步时,我就十分感动。他们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执着彼此的手,正慢慢地变老,但彼此仍然是对方心中的宝。
母亲的抉择,让我有了一个完整的家。我感谢我的母亲,我那吃尽了苦头的母亲,我那一生中只为丈夫和子女的需要而付出的母亲。      

作者简介:肖捷,(重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退休。曾在《经济日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中国煤炭报》等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歌、评论等原创作品若干篇。

平台启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味道.散文】卢永||那年,那年味儿
裘山山:家书
铁树: 昨夜西风独自凉
【020】“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陈朝晖作品
【中州散文】谢义超:岳父
十八岁那年,我的人生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