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摩托周边旮旯游——桐城“六尺巷”

来桐城最初就是来看六尺巷,这些年来来回回多少次,就是没亲自到过这条有名的巷子。


车子扎在西门的牌楼旁边的路边,也没人看车,我觉得桐城人读书人多,民风肯定不会差,车子和行李都放车上。


未进六尺巷,先尝三尺糕。好多买糕的店铺,我后来查了一下桐城的特产,除了桐城小花茶、蒿子耙,桐城丰糕是当地人有名的点心,味道松软劲道被许多的小孩子所喜爱。而丰糕在桐城更被认为是祈求来年家庭美满,事业丰收的象征。
我本想去买点带回去,正好旁边走过一群游客,其中一操北京口音的大个子对其他人说:千万别买!趁热好吃,凉了特硬!我没有贬低丰糕的意思,后来参观一忙,还真没亲口尝一尝。


走进这座三间四柱五楼的牌坊,上书匾额:“懿德流芳”,建制规格很高。


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桐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 2002年,桐城市在原址的基础上又恢复了'六尺巷'。修复恢复是根据原来的墙体的高度,墙面的做法,以及地面处的恢复面貌修旧如旧。
——网摘资料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
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网摘资料


六尺巷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张英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

“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


这篇日志涉及众多历史名人,关于他们的文字介绍多摘自网上资料。我也权当学习参观一遍,弥补自己对桐城史料的缺失。


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又字梦敦,号学圃,又号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大臣,名相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选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康熙十六年(1677年)设南书房,奉命入值,并得赐房第于西安门内。深得康熙器重。每逢康熙出行,张英必从。一时制诰多出其手。后历任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兵部待郎,调礼部兼管詹事府,充经筵讲官。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任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此后历任礼部尚书,国史馆总裁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性情温和,不图虚名。任讲筵官时,民生利病,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康熙帝曾称赞道:“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百度资料


青砖黛瓦卵石路,墙外两旁植香樟,笔直而幽邃,有种史书般的厚重。伫立巷中,一幅画卷在眼前流淌。康熙年间,南墙边是张家,北墙边为吴家,两家为宅基地争论着,互让着……而今,张家吴家已不在,唯见小巷树森森。——网摘


其实就是这两堵墙和六尺宽的巷子,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六尺巷作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对现代的后人有很好的教育启示作用。


这是东边的“礼让”牌坊,是单间两柱三层结构。周围还有不少建筑在修缮维护,暂时还不对外开放。


这洒满荫凉的石板街,不就是对文都桐城的最朴素的写照吗?我带你去看看桐城都出过哪些名人!


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
桐城被誉为“文都”,主要因为桐城派在清代时期的极大影响力。桐城派理论体系完善,创作特色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称雄清代文坛长达200多年,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网摘资料


以下桐城名人榜,我就不一一解释,只对我感兴趣的名人大家略作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查阅。反正我是边看边涨知识,原来桐城有这么多名人!


修复的宰相府围墙上的文化名人介绍,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的驻足观读,的确对了解桐城文化很有帮助,尤其对小孩子。


这位善画马的画家,我要介绍一下: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舒州(今属安徽桐城)人,宋代杰出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龙眠山人,享年五十七岁。
出身名门大族,自幼知识渊博,好古善鉴,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订世次,辨别款识。长于诗文,行楷书有晋人风。与王安石、苏轼、米芾、黄庭坚为至交,系驸马王诜之座上客。熙宁三年(1070)中进士,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后官至朝奉郎。元符三年(1100)病痹告老,居家乡桐城龙眠山,号龙眠居士。
一生勤奋,作画无数,人物、史实、释道、士女、山水、鞍马、走兽、花鸟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人物、道释深得吴道子旨趣,运笔如行云流水,造型正确,神态飞动;山水气韵清秀,得王维正传;着色山水追李思训心法;画马过韩干。能集诸家之长,得其大成,师法自然,大胆创新,自成一家,被后代敬为第一大手笔、百代宗师。


这是史可法的老师左光斗:
左光斗(1575年10月12日—1625年8月30日),字遗直,一字拱之、共之,号浮丘,又号苍屿,安庆府桐城县人。明末东林党人,水利专家,“东林六君子”之一。 左光斗自小勤奋好学。其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及第,授中书舍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被举任为浙江道监察御史。 之后历官左佥都御史、直隶屯田事、大理寺左寺丞。天启五年三月十九日(1625年4月25日),因对抗权宦魏忠贤而下狱。七月二十六日(8月30日)在狱中被折磨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南明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左光斗为官清正、磊落刚直,被誉为“铁面御史”,为挽救明王朝做出了许多努力。


方维仪(1585—1668),字仲贤,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明末著名女诗人、画家,所作有《清芬阁集》, 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尤擅长绘释道人物。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大名鼎鼎的桐城派“三祖”我就不多介绍,中学时学过姚鼐的《登泰山记》。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又称射阳山人,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今江苏淮安)人,(一说安徽桐城),祖籍安东。明代文学家。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终老于家。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吴承恩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挚父,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会宫镇老桥村吴牛庄)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同治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城学堂。与马其昶同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作家。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 安徽省桐城 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民国十一年(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民国十四年(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1986年3月6日,朱光潜逝世。


严凤英(1930年4月13日~1968年4月8日),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这位为女画家张玉良赎身的潘赞化也是桐城人。
1913年潘赞化出任芜湖海关监督期间曾为青楼女子张玉良赎身,并结成夫妇,张玉良为感其恩遂改姓潘。潘赞化见张玉良聪颖慧质;对绘画有特殊爱好和天赋,遂为其延师授教,悉心培养。
1920年 ,潘玉良考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又在潘赞化的资助下赴法国留学,先后在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国立美专习画,与徐悲鸿同窗。民国14年,复游学于意大利国立罗马美术学院油画班、雕塑班。1928年初归国,相继任上海美专西画系主任,国立中央大学油画教授,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名动画坛。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潘玉良再度旅法,其画作多次在法国、瑞士、意大利、希腊、比利时等国巡回展出,法国政府及博物馆、英国皇家学院均有珍藏。其中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收藏她的雕塑作品有《张大千头像》和水彩画《浴后》。
西方画坛誉其为绘画、雕塑两艺齐名的艺术家。1959年,潘玉良接受巴黎大学授予的“多尔烈”奖,由巴黎市长亲自为她颁奖。1977年7月,潘玉良病逝巴黎,葬于巴黎市公墓,碑刻汉字“潘玉良艺术家之墓”。1984年,安徽省博物馆将潘玉良的遗作4000余件自巴黎运回,其中部分作品曾在桐城县博物馆展出。


虽没细读,已深知桐城文风之深厚,其实何止古代,就是现今,安庆地区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也远非皖北城市所比拟。


重新回到西门口,重温宰相张英的“让墙诗”,生活中大度礼让的确是做人的美德,可惜如今礼崩乐坏的丑陋现象,的确让人反思,礼让美德真要向古人学习!


乌石照壁背后是六尺巷的故事,我觉得桐城的中小学生大概都来过六尺巷吧!


孩子可爱!手势恶俗!


桐城作为文都,民风到底如何?你看我这转悠四五十分钟,车子和行李、外套就扔在车水马龙的街边,和上次在晓天古镇一样,毫发无损,的确值得点赞!!!
好了,下篇带你继续文都学习!

谢谢各位看官的点赞和观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三十九:安徽桐城张英张廷玉父子——六尺巷礼让为先 笃素堂廉俭传家
实拍六尺巷:见证父子两代宰相肚里能撑船
又是一年高考日,加油
父子宰相家训》前言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阴德(桐城.张氏家族)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