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渡江战役临阵抗命换战术,请总前委追认批准,粟裕为何敢先斩后奏

1948年1月,中央军委向粟裕大将的部队下达了过江命令,可他却连连摇头,迟迟不肯过江。

1949年1月我党与国民党再次展开和平谈判,要求粟裕大将暂缓渡江,可此时的他却迫不及待的要打过江去。

渡江战役开始前,中央军委最终制定的策略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包括粟裕大将在内的五大前委也都表示了认同。

可是在战役打响后,粟裕大将却“临阵变卦”,两度更改战术,先斩后奏,最后还向总前委追认批准,这是怎么回事呢?

身为属下,临阵抗命乃是大忌,作为将军,朝令夕改更是要不得,那么粟裕大将为何会做出如此出格的事?而面对粟裕大将再三“坏规矩”的行为,毛主席与中央军委为何始终保持宽容呢?

毛主席:你最少要歼灭10个旅!

1948年1月下旬,我军在陕北及山东地区皆取得大胜,为了将战火烧到军统区去,毛主席下达了两项命令,一是命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二是令粟裕大将主动过江去吸引火力。

说是两项要求,其实主要还是吸引火力这一个目的,毕竟刘邓大军总人数高达13万,这样一支部队驻扎到大别山,700公里外的南京方面,不可能熟视无睹。

这时候就需要有一支部队孤军深入,到长江以南去作战,而经过再三思量后,中央军委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极具经验的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的部队。

然而,部队的指挥人之一的粟裕大将,对当时的局势有着不同的意见。

他认为将战火烧到军统区去是必要的,但在当时还为时过早,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当时的中共部队没有坚城攻击经验,抵达江南地区后很容易独立无援。二是当时蒋介石的注意力都在中原战场上,粟裕大将即使率领部队渡江,也很难吸引蒋介石的注意力。三是江北战役尚且没有结束,这样贸然跑到江南去,有些首尾难顾。

所以考虑再三的粟裕大将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意见报告给中央,他先是说服了陈毅元帅,然后又将自己的想法提交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人的手中。

毛主席并没有盲目做决断,反而是将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召回了中央,大家面对面的进行了一次讨论,最终包括毛主席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粟裕大将的意见是有道理的,所以过江计划就被推后了。

当然,放弃了渡江计划的毛主席,也对粟裕大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在下一次渡江前,至少歼灭10个旅的部队。

而粟裕大将也没有让毛主席失望,凭借辗转攻击、围点打援等计策,累计歼灭9万人,可谓是战功赫赫!

是真和平还是拖时间?不能等!

而到了1949年1月中旬,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已经相继落,在国民党累计折损超过百万部队的情况下,谁都知道国民党已经命不久矣。

可就在粟裕大将准备率部展开渡江战役之前,国民党突然又闹出了幺蛾子,提出要和中共“谈判”,当即就让我党陷入到了为难之中。

拒绝谈判是不可能的,毕竟我党的一大要义是为人民服务,若早日结束战争,将人民从水深火热的环境中解放出来,那自然是善莫大焉。

可是一味同意谈判也不可取,毕竟谁知道这是不是国民党的“缓兵之计”呢?

多方考量下,中央最终还是决定暂缓渡江步伐、跟国民党谈一谈,然而粟裕大将在这个问题上却显得非常忧虑。

作为渡江主力部队的指挥官,粟裕大将在长江沿岸侦查的时候,经常发现国民党部队在长江对面修筑防线,由此就可以看出来,国民党根本没有谈判诚意。

至于国民党究竟为何要拖,原因也很简单,只要时间进入到4月下旬,那么长江就会进入汛期,到时候想要渡江,就是难上加难。

综合考量过后,粟裕大将再次给中央发出了自己的意见,谈判最迟不应超过4月20日,需在此之前展开渡江。

涉及国共两党谈判大事,粟裕大将一开始是对自己的意见其实是不抱太大希望的,然而令他惊讶的是,中央军委竟然采纳了这个意见,让他提前做好军事部署,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因为我党也看出来了,国民党没有谈判诚意。

虽然当时名义上蒋介石下台了,上位的是李宗仁,但是国民党的权势依旧掌握在蒋介石的手中。

为了试探蒋介石的诚意,我党将“审判战犯蒋介石”放在了谈判协议第1条,国民党方面对此居然没有批驳,由此可见其敷衍。

既然国民党没有和平谈判之诚意,那所谓的划江而治自然也就是空谈,这直接促使中央军委最终支持粟裕大将的建议。

1949年4月20日,谈判依旧无果,渡江战役如期展开。

宜将胜勇追穷寇

渡江战役正式打响之后,解放军部队很快就撕裂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这让原本以为这道防线“固若金汤”的国民党陷入到了恐慌当中。

由于之前没有大规模两栖登陆的经验,又预测到国民党可能会率部进行反扑,所以我军刚开始制定的计划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可是战场局势变化太快了,眼见长江防线被撕裂后,国民党部队直接陷入溃败之中,粟裕大将知道军情如火、奠定胜局的机会来了,于是他自作主张,直接率领部队对国民党全部进行了猛攻。

原本缓慢行军的部队就此展开突袭,通过各种穿插战术,消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有生力量,等到国民党反应过来准备组织反攻的时候,在后来发现仅存的国民党部队已经被属于打垮了士气,国民党在想与共产党分庭抗礼,已然属于奢望,蒋介石只能在绝望之中展开撤离。

在下达乘胜追击的命令过后,粟裕大将当即就向中央军委上报了自己的策略,对此中央军委并没有怪罪他,反而是认可了他的策略。

因为毛主席等人的观点与粟裕大将是一样的,既然战局发生变化,那就要随机应变,既然国民党溃败,那就应该乘胜追击,毕竟“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嘛!

而在渡江战役中,粟裕大将先斩后奏的行为并不止一次,除了在渡江过后临时改变军队策略外,他还擅自主张实施了郎广围歼战,这场战斗也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当时国民党部队正大量从南京等前线地区撤退,而粟裕大将在一番推演后,很快就找到了国民党撤退路线上的一个必经之地,那就是安徽浙江以及江苏三省的交汇处。

为了彻底剿灭国民党有生力量、断绝国民党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于是他命令部队在国民党候车部队之前抵达郎溪以及广德地区,设计好伏击圈,瓮中捉鳖。

然而粟裕大将的这个想法和中央军委又产生了一定的偏离,当时中央是觉得既然主力部队已经顺利渡江,也已经在4月23日顺利攻占南京,那么就不应该再继续穷追猛打,否则若横生波折。

然而粟裕大将却坚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倘若此时不能覆灭国民党残部,那么后面必然要以更大的牺牲来弥补,与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

事实证明,粟裕大将是正确的。

4月28日他设计的伏击圈正式形成,随后短短两天时间里,粟裕大将就率领部队歼灭了国民党5个军,将近8万人,一举扩大了渡江战役的战果,同时也给解放战争画下了一个句点。

在战场上大获全胜后,粟裕大将已经做好了接受处分的准备,可令他惊讶的是,总前委竟然再次认可了他的计划。

知人善用,随机应变

虽然粟裕大将多次在战场上“抗命”,但是中央军委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军经历过“化整为零”的阶段,组织上充分认可个人发挥自己的才能。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毛主席早就给予了粟裕大将决策权,甚至还特意将他选到了五大前委之中,由此可见毛主席以及党中央对粟裕大将的信任。

除此之外,别看粟裕大将在渡江战役中打的相当“凶猛”,其实粟裕将军是一个非常稳重的人,没有八九成把握,但是绝不会让士兵置身于险境的,黄桥战役大获全胜、解放战争中的七战七捷都是最好的证明。

再者说了,熟悉粟裕大将的人应当都知道,他打仗的时候“战损比”通常都是相当低的,“以小伤亡换取大成果”,这是他作战方针的最好写实。

倘若说苏中、苏北战役中,粟裕大将凭借以少胜多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才能,那么在渡江战役里,粟裕大将则是凭借相当兵力,直接歼灭了国民党北方主要警卫部队,这就让他一战封神,向了不起的粟裕大将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渡江战役参战人数到底多少?三大集团如何分工?对手是谁?
早在孟良崮战役后,毛泽东就有了渡江南下的计划,粟裕斗胆直陈,三谏毛泽东
渡江战役一推再推,刘邓接收到一条极有价值的信息,随即渡江作战
吴化文的35军攻入总统府,粟裕急调24军到南京:去把他们换下来
刘伯承、粟裕的指挥能力都比谭震林强,为何渡江战役谭先一天进攻
毛泽东在什么时间对邓小平说:“我把指挥权交给你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