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渚、夏朝、越国系出一脉

夏、越古音相近,卜辞的戉方即夏族,禹字本也从戉,夏代以'戉'为岁名。地处江南的良渚文化区是石钺、玉钺的发源地和最发达的地区。在距今四千年前后,良渚突然落寞,钺的最发达地区从江南转到是黄河中游(如陶寺遗址与二里头遗址)。古代有“以工命姓”的习惯。夏族本称“戉”,禹字本从“戉”,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越国铜器铭文也都自号为“戉”,夏与越皆以同一器物“命姓”、命国。这中间似有渊源关系。

良渚的钺

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是我国玉、石钺最发达的史前文化。良渚文化的玉钺,除传世与征集者外,凡得之于考古发掘的,都出于大型墓葬。七十年代以来,良渚文化区发掘出了很多大墓。这些大墓都建在人工堆筑的高台上,当地群众称为“墩”或“山”,实际上是土筑的“金字塔”————贵族陵寝。

在这些“金字塔”里的大墓,都随葬着大量玉器,其中有象征特权的琮、钺、璧等。玉钺并非所有的大墓都有,出土玉钺的大墓,随葬品往往特多,规格较高。玉钺的制作工艺十分精良,仅次于玉琮。这似乎表明,玉钺与玉琮最为尊贵,玉钺可能象后世的铜钺一样,是生杀予夺大权的象征。玉器质硬而脆,玉钺器体匀薄。这种玉钺既不能劈砍,又不能斩杀,只能是一种象征性的礼器、因此现有出土的玉钺皆无使用痕迹。余杭反山,有一件玉钺,两面都雕有极为精细的饕餮纹,另一端还有似云似鸟的图样,木柄朽痕上镶嵌大米般的小玉粒,共94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长条形玉钺,是1971年出于浙江湖州市西北杨家埠良诸文化遗址,近肩部有一大一小的圆孔。两面各有若干道平行的阴线弦纹,并相交接成有规则的几何纹,也是良渚玉钺中的精品。

“钺“古音同“斧“

斧钺是同字同音。由于钺是“王斧”,那么非“王”之斧,普通工具之斧,就必须另造一字,而把原来斧钺并用的字谦让给钺。

据于省吾研究,“甲骨文后期从斤从父声的斧字只一见,西周后期金文的斧字数见,均为从斤父声,后世一直沿用”。从此,钺字仍作戉,象形。但两个字读音仍然相同,或相近。

斧、钺的读音大概在春秋晚期开始在一些文化发达地区分离。原音由形声的“斧”字继承,钺字转向“月”韵。此说的根据有二,一是《左传》、《论语》的发语词以“夫”代替了“越”,可知“越”已不读“扶”;二是开始出现“斧钺”连文,如《左传》昭公四年∶“王弗听,负之.斧钺,以徇于诸侯。”

“越”来自“钺”字,读音自然而同。

古人有称夏人为越人的遗习

《韩非子·说林下》∶'惠子曰∶'羿执法持扞,操弓关机,越人争为持的。弱子扜弓,慈 母 入室闭户。’故曰∶可必,则越人不疑羿;不可必,则慈母逃弱子。”

这段话以慈母弱子之亲密与羿越之仇隙相对比,羿是篡夺夏政的东夷人,当时与羿为仇的称“越人”这越人应该即为夏人。《韩非子》这段话是古代夏人称越人的遗习化石,似也不可小看。

“禹”字古音从“戉”

商族有祭禹的传统礼制,祭祀是殷虚卜辞的重要内容,不可能没有禹字,而现有的甲骨文未有“禹”的祖型字。不过在卜辞中常出现(夏戉)一字,窃疑(夏戉)即禹的初文、该字由“夏”、“戉”两字组合而成,是会意结构,“夏”是“中国之人”(《说文》),“戉”是“王斧”(《字林》)。“夏戉”是第一个执钺称王的“中国之人”,此人即禹。

越国乃夏少康之苗裔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禹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其始祖号无余。

猜测

1、古江南地区存在一个良渚古国,很可能是传说中的三皇,先唐时期。

2、大洪水时期,受海水上涨,良渚先民不得不迁移到中原一带。

3、数代后,良渚先民中出现了一个治水英雄——大禹,并建立了夏朝。

4、大禹葬在了江南的故乡(祖居地)——会稽山。

5、夏后少康之庶子被派到会稽守陵,最后演变成越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鸟夷之水:淮=潍
伏羲被视为三皇之首,更被尊为人文初祖,带领人类走出洪荒的帝王
夏朝遗民流布情况概说(上)
[转载]关于【莱丘铭】是夏代文字的几个问题
夏代祭祀大羿射日玉琮
通篇只有一個讀音的中國古文—— 太厲害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