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8年4月,毛主席在阜平县城南庄召见粟裕:现在没人听我的了

1948年4月29日,陈毅和粟裕两人抵达了阜平县城南庄。

得知粟裕到来,毛主席一改会见党内同志时从不迎出门的习惯,大跨步走到门外,一把握住了粟裕的手,激动地说:“粟裕同志,17年了啊,有17年没见了吧。”

粟裕内心也很激动,“是的主席,17年没见了。主席还好吧?”

“好!好!我很好!”

但紧接着,毛主席话锋一转,“好是好,就是现在没人听我的了!

粟裕有些着急,忙说:“不!主席,我听您的,听中央的。”

毛主席望着眼前的爱将,“好!那你好好谈谈现在的想法。”

毛主席为何会对粟裕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呢?其实,这和粟裕此次来城南庄的原因有关。毛主席说的并非只是粟裕,还有林彪。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

1947年12月,中央在陕北米脂县召开了会议,制定了五年解放全中国的战略计划。按照这个战略计划,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军事行动:

一是:林彪的东野南下攻打锦州,切断关内和关外的道路,并迅速歼灭东北的国民党军,然后挥师南下入关。

二是:粟裕率领华野10万人南渡长江,执行南进战略任务,调动中原地区的国民党主力回援,彻底打开中原战局。

但令中央和毛主席意外的是,林彪和粟裕对中央制定的战略计划均有异议。林彪不愿先南下打锦州,而是建议先打长春;粟裕不想南渡长江,而是建议留在中原地区。

粟裕为何对最高统帅部的决策有不同见解呢?

1948年1月27日,军委致电粟裕,令他率领华野三个纵队南进,并对此次行动提出了三个方案,让粟裕根据情况进行选筹。

接到军委的电令后,粟裕有些为难,因为中央的决策和自己的想法大相径庭。

按照粟裕几个月来的深思熟虑,他认为当下应该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几个大的歼灭战,更有利于迅速改变中原战局,进一步发展战略进攻。

同时,对中央的决策,粟裕心里还有一层深深的顾虑。

1934年,他和方志敏等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深入敌后腹地,结果遭国民党重兵包围,最后几乎全军覆没。

这次,华野10万人如果南渡长江深入敌后,在没有后方条件、群众基础的情况下连续作战,困难太多。而且能否完成调动国民党主力回援的战略目的呢?

粟裕还算了一笔账,如果华野十万人留在中原战区,以减员五六万人的代价,完全可以实现歼敌三到五个军的目标。

反复权衡利弊后,粟裕花了三天时间,写了一封长达2000字的电报。在电报里,他先是汇报了渡江南进的方案,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

1月31日,粟裕将这封电报上报给了中央军委。

接到粟裕的电报后,毛主席十分重视,特地让准备返回部队的陈毅留下来一起研究。陈毅于1947年年底回延安参会,他也参与了粟裕兵团渡江南进战略的制定。

经过研究,毛主席还是决定坚持“十二月会议”上制定的南进计划。

2月1日午夜,毛主席给粟裕起草了复电,表示完全同意粟裕提出的渡江作战方案,同时将出发的时间暂定为3月下旬。毛主席给粟裕留了一个半月的休整和准备时间。

后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军委几次调整,将粟裕部渡江的时间延迟到了5月下旬。

根据中央指示,华野第一、第四、第六3个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粟裕任司令员兼政委,抓紧部队的训练和渡江作战的准备。

按照常理,粟裕的意见被中央否定,此时他应该全力去执行中央的决策。

但是,粟裕一边准备南进工作,一边继续权衡两种方案的利弊。那时候,大家都发现粟司令每天都是趴在地图上比比画画,比指挥一场大战役还要忙。

要不要向军委再次提出自己的意见呢?粟裕的顾虑很深,为此他两次向陈毅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中央要你过江,你不过江?”陈毅大感意外地说道。不过,陈毅还是同意粟裕将自己的意见再次报告中央。

4月18日,粟裕再次“斗胆直陈”,向中央军委建议,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而是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山西五台山文殊院。

偏殿里,周恩来副主席正伏案批阅着一份份电报、材料。作战参谋方兴急匆匆地走进殿内,“报告周副主席,这是刚刚收到的,华野一兵团粟司令的加急电报。”

周副主席接过电报,签过字后立即阅读起来。看完后,他立即带着电报去找毛主席。

殿外一颗古柏下的石桌上,铺着一张地图,几页电文放在图上。毛主席吸着烟,与周副主席坐在石凳上讨论着。

“粟裕同志经过3个月时间的反复思考,对军委关于华野一兵团南下作战的方案,提出了不同见解。”周副主席说。

“他不愿过江!恩来。林彪不南下,粟裕不过江,我们这个大戏难唱喽。”毛主席边吸烟边说道。

周副主席接话道:“主席,粟裕的想法有些道理。他的想法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华野10万人马下江南,必会遭敌围追堵截,物资供应困难,伤员无法安置,又没有后方依托,势必大量减员。在这方面,粟裕是有亲身体会的。”

毛主席说:“是呀,1934年,方志敏、粟裕他们率抗日先遣队向皖南挺进,一路转战5000余里,减员半还多,志敏同志也是那时候被俘就义的。可以想象,这次华野前出闽浙赣,有走上万里的路,损失也不会少于半。”

周副主席接着对毛主席说出了粟裕的另外两个想法:

二是:兵力减半,就不足以对江南地区造成太大的威胁,也调不动国民党的四大主力南下回援。

因为国民党整编第五军和十八军是机械化部队,不适合在水网湖泊密布的地区作战;而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是桂系的主力,蒋介石更不可能把他们放在自己的大后方。

三是:华野三个纵队抽到江南,必然会削弱我军在中原地区的实力,为今后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反之将这三个纵队留在中原,寻机打大歼灭战,另外抽调一两个师化整为零,渡江南下骚扰敌人的后方。

说到这里,周副主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主席,我看粟裕同志的意见是中肯的,也是很有见解的。”

“好!粟裕放了一炮!那就请他到中央来,他不听我们的,就让我们听听粟大将军的。把朱老总、陈毅、少奇同志、弼时同志也都搬来,在一起很好地讨论一下!”

毛主席点头同意了!

粟裕的两封电报,最终改变了中央的最高决策。这样的事情,在我军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4月21日,毛主席致电陈毅和粟裕,请他们到中央工委开会,商讨行动问题。

4月25日黄昏,粟裕和陈毅从濮阳出发,前往阜平县城南庄。

“军长,这次向中央汇报,我有些担心,怕个人意见从全局上干扰主席和军委的部署,那样一来造成的损失就太大了!”路上,粟裕不无担心地说道。

陈毅宽慰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正因为事关全局,毛主席才叫我们两个一起来参加讨论。几个月前在陕北时,毛主席曾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投了赞成票的。

后来听了你的意见,我觉得暂不渡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我决定收回原来的意见,支持你的方案,我会向主席说明的,我都不怕主席批我“反水”,你怕什么呢?”

陈粟组合,是我军历史上最好的搭档之一,从这一点就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很多时候,有了陈毅的鼎力支持,粟裕才能放开手脚的去大胆指挥。

听完陈毅的话,粟裕心里踏实了许多,“军长,这下我心里就更踏实了!”

4月29日,陈毅和粟裕抵达了城南庄,见到了毛主席!令粟裕没想到的是,刚见面,毛主席就说了一句令他心惊不已的话:“就是没人听我的了。”

粟裕当然明白,主席其实说的就是他这个担负南进战略计划的主将。但毛主席并非普通的领袖,他有着宽广的胸襟和非凡的气魄,

喝了一口水后,粟裕开始斟字酌句地谈了自己关于暂不渡江的考虑,大致想法和他给军委发的电报里的内容一样。

粟裕说完了,毛主席目光严肃,“粟裕同志,说了半天,你还是坚持你给军委点半的方案?”

粟裕坚定地点了点头,“是的,主席!”

毛主席摇了摇头,“粟裕同志,记得当年你仅率500人的挺进师就敢在蒋介石的腹地大胆运用“敌进我进”的进攻手段,两次打破敌人40个团的围剿,并开辟了土地革命时期的最后一块根据地。表现出何等的智勇兼备。如今,交给你10万大军怎么反倒犹豫不决起来?难道今天的困难比那时还大吗?”

粟裕听出了毛主席话中的批评成分的分量,忙说:“主席,我主要是从战略上考虑,这10万大军打过长江不如留在中原有利。只要陈谢、刘邓和华野三大主力统一在刘邓的指挥下,实施高度机动,创造几个打大歼灭战的机会,中原战局就可以改观。”

毛主席再没有吭声,屋子里的空气有些沉闷。

陈毅丝毫把握不住毛主席对粟裕的方案是赞成和反对,于是,他开口道:“主席,我的看法是。。。”

陈毅的话刚说出口,就被毛主席打断了,“你陈老总先不要帮腔,我们还是请粟裕同志到外面换换空气,再考虑考虑怎么样?”

陈毅看了粟裕一眼,粟裕庄重地向毛主席敬礼,然后转身离开了屋子。院子里,粟裕沉重地踱着步子思考着。。。

屋子里,毛主席和陈毅静静地坐着,谁都没再开口说话。

对于粟裕,毛主席是十分赏识和器重的。当年在井冈山时,粟裕跟着毛主席和朱老总学习打仗,一步步从众多青年将领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青年战术家”的美誉。

后来,粟裕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皖南,又在南方坚持了三年游击斗争。尽管远在千里之外,但毛主席一直关注着粟裕。

粟裕一度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他的名字甚至出现在了烈士名单上。拿着烈士名单,毛主席坚定地说:“我相信粟裕还在!”

1938年初,失联了三年之久的粟裕与中央恢复了联系,当得知粟裕的消息,毛主席万分激动地说:“好!好!粟裕还活着!”

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和陈毅率领新四军主动出击,开创了苏北抗日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初期,粟裕更是指挥打出了一系列的封神之战:苏中七战、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

在新中国的一众将帅中,粟裕是将毛主席的游击战思想精髓学习到最深的军事指挥员。即便是林彪和彭老总,在大规模战役的精细化操控上,还是要逊粟裕一筹。

过了好一会儿,毛主席对陈毅说:“去把那个认死理的副司令员叫进来吧!”

粟裕跟随陈毅进屋后,毛主席劈头问道:“怎么样,你仍坚持初衷?”

“是的,主席,我坚持原方案不变。”粟裕坚定地说。

毛主席站起身来,在屋内慢慢地踱了几步,“如此坚定,说明你是深思熟虑的。好吧,你的方案我同意了。不过,还要交到书记处会议讨论议定,你要做好汇报的准备。”

粟裕十分激动地说:“明白了,主席!”

4月30日,粟裕在书记处的会议上,详细汇报了自己的方案。

渡江南进是去年“十二月会议”上制定的极为重要的战略计划,此时要推翻再重新制定,也并非易事。

直到5月5日,会议最终确定了下来:华野的三个纵队暂不南下,而是留在中原地区作战。

屋内,毛主席与粟裕再次交谈。

毛主席说:“这次书记处会议经过认真的讨论,同意了你的意见,华野一兵团整训结束后,暂不南下渡江,先加入中原作战。为此,中央特别决定,陈毅和邓子恢两位同志去参加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的工作。华野这副担子就由你全部挑起来。”

粟裕一听着急了,“主席,陈毅司令员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华野,请主席答应我这个特别请求吧!”

望着粟裕诚恳地目光,毛主席点了根烟,沉思片刻说:“这是政治局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这也是为了全局的利益嘛,小局要服从大局嘛。”

粟裕知道这是中央的决定,于是提出了最后的请求:仍然保留陈毅在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职务。

毛主席同意了,陈毅虽然保留了在华野的职务,但还是去了中原局工作,华野的实际工作由粟裕这个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全权担负。

毛主席对粟裕鼓励道:“你的担子很重吆,恐怕相当一段时期内,华野还是由你来唱主角的。中央相信你能挑好这副担子。”

“我一定努力工作。主席,关于下一步作战,请您指示。”

“我可以出个题目,4到8个月内,歼敌6到12个旅。力争打几个中等以上规模的歼灭战,尽快打开中原的局面。具体方案由你们定。”

“是,主席!”

粟裕信心百倍,在主席跟前立下了“军令状”;但他同样深知,这个担子是十分沉重的。

国民党一个整编旅的人数大约在8000人,12个整编旅就是10万人,而当时华野三个纵队的总兵力也就10万人左右。

从后来事实来看,粟裕的战略眼光确实厉害,仅两个月后的豫东战役,就歼灭了近10万国民党军队;接下来的济南战役,又歼灭10万。

后来的淮海战役,华野中野联手,在徐蚌地区歼灭国民党主力55.5万余人,长江以北的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被歼灭。

粟裕超额完成了毛主席当初给他定下的任务,不仅是打开中原战局,而是直接彻底扭转了战局。

1948年初,粟裕坚持己见,改变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促使解放战争的时间缩短了一年。

解放战争后期,毛主席将解放台湾的重任交给了粟裕;由于朝鲜战争爆发,被耽搁了下来。

朝鲜内战爆发后,中央军委组建东北边防军,毛主席首先想到的统帅人选就是粟裕。但是,粟裕因为身体原因,最终未能赴任。

粟裕是天才般的军事统帅,共和国“战神”之名,实至名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问粟裕:吃饱了没有?粟裕:饱了,再不饱,成饭桶了 主席:吃
毛泽东为何对粟裕发火:我调不动你吗?批评完又升了他的职?
1948年,中央提出换掉粟裕,陈毅:无论用谁代替他,都会全军覆没
淮海战役,粟裕犹豫3个月,是否斗胆直陈?定下决心后毛主席甚悦
毛主席不顾粟裕挽留,坚持调陈毅到中野履职,其中究竟有何考量?
粟裕部下谈粟裕:很多人不知道,淮海战役前,粟裕经历的那些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