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将之死:王铭章与滕县保卫战

2008年10月的一天,成都建川博物馆,壮士广场,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坐在轮椅上,指着一个将军模样的雕像数落:“李长官让你守几天啊,你守够时间了,他们都告诉你守够时间了,守够了你为什么不走啊,还要在那儿守……”

这位90多岁的老人,叫叶亚华,而面前被她数落的“人”,是她的丈夫,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王铭章。

川军馆馆长樊建川为王铭章夫人叶亚华讲解

01

1893年7月4日,四川新都县泰兴场降生了一个男婴,父母以经营小商业为生,家境虽然清贫,但还能勉强生活。

然而,男孩来到世间没多久,他的人生就开启了艰难模式,父母在早年相继病逝,只留下了他们兄妹 3 人相依为命,这个很早就失去依靠的小男孩,就是王铭章。

没有父母的照料,兄妹三人的生活非常窘迫,值得庆幸的是,年幼的王铭章聪明伶俐,机敏过人,便有好心人出钱资助他读书,小铭章也从未让人失望,12 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新都县立高等学校,此后在叔祖父的资助下继续读书。

1909年,16岁的王铭章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开启了从军道路。二次革命时,他参加了进攻江南制造局的战斗。1914年,21岁的他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由此开启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因作战勇敢,他在川军的晋升像坐火箭一样, 1935 年,42岁的王铭章任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师长, 1936 年 2 月 26日任陆军少将,10 月 28 日晋任陆军中将。

彼时的王铭章再没有了幼时的贫寒和窘迫,长期卷入军阀战争中的他,俨然一个小军阀的模样,身型微胖,一口金牙,几位太太,家财万贯,锦衣玉食。

但内心里,他对混战的局面非常反感,一直在等一个机会。

1937年5月,他在写给表弟的信中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内战从此结束,今后全民全军精诚团结,枪口一致对外,洗雪国耻,此诚国家民族之幸……此间正按中央整军方案,进行部队编练,以期达到枕戈待战,朝令夕发共赴国难。”

机会很快来了,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

它不仅让全国掀起抗日浪潮,也让王铭章的胸中燃起冲天激愤,他要带领自己的122师出川抗日。

放弃已经拥有的富贵生活,重新提着脑袋拿命博,王铭章是真正的勇士。

1937年9月7日,德阳,122师誓师出征,王铭章对着台下的将士和百姓说:“我们出川是为了国家的存亡,民族的生死去战斗,我们下定了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不把日本鬼子赶出国门,绝不生还!”

8年后,他做到了他说的话,日寇被赶出国门,他却再也没有回来。

许是觉察出自己这一次凶多吉少,誓师后,王铭章返回家中,对夫人、子女一一叮嘱:“我出川的目的是打败侵略者,收复失地,我已做了充分的准备。我走后,你们要和睦相处,子女要听话,好好读书……”

并立下遗嘱,如果他战死沙场,就将历年俸薪积蓄酌情留下家人所需后,其他全部拿出来开办学校。

在家人的泪光中,44岁的王铭章大踏步地走向自己的战场。

川军将领王铭章

02

然而,激情澎湃的誓师后,却很尴尬,出川的战士没人愿意要。

这还要从当时的大环境说起。

第二十二集团军 1937 年由川军邓锡侯部编组而成,下辖两个军:四十一军和四十五军,王铭章所在就是第四十一军,每个军下辖两个师,每个师下辖两个旅,旅下面是两个团,团下面是两个营。

起初这支部队被调往山西战场,编制不全,装备更差,一个师只有十几挺轻机枪,没有一门火炮。士兵每人一杆破枪,两颗手榴弹和一把大刀。

这样的装备怎么打仗?

王铭章提出补充弹药,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说中央没有安排,我们战区吃紧,没有这些武器。

其实相对于弹药,王铭章更关心另一种物资,武器没有补充,好在手里也有,虽然破点也能将就用,但战士们最受不了的是寒冷。

川军徒步出川,穿的是草鞋,单衣,裤子都破了,山西的天气早就转冷,粮食又接济不上,手里拿的是步枪和手榴弹,这种情况还要在敌人的飞机大炮下浴血苦战,此中艰难,不敢想象。

王铭章提出能不能给我们122师补充棉袄,棉裤,结果被阎锡山一口拒绝。

装备简陋的川军以独轮车作为运输工具,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10万川军逆流而上,来到山西抗日前线。

大自然的严酷没能折服这些四川汉子,但世人却使他们寒透了心。

真的没有吗?没有我们就自己找。

于是川军砸了几个军需仓库,抢了棉袄,棉帽,还有一些枪和子弹。

阎锡山火了,一个电话打到军委会,控告川军抗日不足,扰民有余,请军委会令川军立刻走人,二战区养活不起。

蒋介石让白崇禧给第一战区司令程潜打电话,问程潜要不要这支部队。程潜回电:不要。

蒋介石烦了:“这里不要,那里不要,让他们回四川好了。”

好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站了出来:到我这里来!诸葛亮扎个稻草人都能吓退敌兵,川军比稻草人要强吧?

李宗仁正是用人之际,对川军很照顾,把战士们薪水补了,伙食费给够, 最后给了几卡车手榴弹,这几卡车手榴弹派上了大用场,又从第五战区仓库拨出 5 万发子弹和 20 门迫击炮。

一直饱受歧视的川军感激涕零,总司令邓锡侯和副司令孙震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李宗仁也终于从川军将领那里听到了一个统帅最为期待的一句话:

川军保证听从长官指挥,奋勇杀敌,以报答知遇之恩。

只是李宗仁没想到,报答会如此沉重。

1938年春,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前留影

03

1937年底, 侵华日军矶谷、板垣两师团大举南犯,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准备与北犯的日军夹击徐州。

打徐州最重要的是打开徐州的两个北大门,滕县、临沂。

尤其是滕县,南距徐州仅 100 多公里,滕县如果保不住,日军便可以南下直取枣庄,进而威胁徐州。

那么,滕县谁来守?

李宗仁作为战区司令,肯定不能让中央军去守,最后任务落到了王铭章身上,王铭章知道后高高兴兴领了任务。

然而很多人却说这是死路一条,川军太不受待见。

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最凶恶的敌人,进犯滕县的日军是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配有大炮 70 多门、坦克四五十辆、飞机四五十架、装甲火车 2 列,约三四万人。

而此时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兵力不过 2 万人,主要武器为四川土造的七九步枪、大刀、手榴弹和为数很少的四川土造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更谈不上交通、通信、补给、卫生等装备。

守滕县的122师呢?兵力 5000 余人。

5000多人的羸弱力量,对上万人的优势兵力,谁输谁赢,几乎一目了然。

然而王铭章毫不犹豫地说,第一,为国家民族大义,打国仗,我们必须守,第二,李长官对我们不错,我们也必须守。

临危受命,不惧生死,王铭章,前方在等着你!

日军九二式重机枪

国军用大刀

04

3 月 14 日拂晓,日军矶谷师团出动几十架飞机、20 多辆坦克、数十门大炮、1 万多人,猛攻滕县外围防线,与王铭章部展开激战。

对面是机械化部队,我们只有血肉之躯。

当敌人接近阵地时,川军官兵们就从炸塌的工事里冲出来投弹射击,然后白刃相接。

我们的阵地几番被敌人突破,又被王铭章组织敢死队几次夺回,阵地前早就血流满地,尸横遍野。

很多老兵说,手榴弹起作用了,我们没几颗子弹,打光了,全靠手榴弹把日本人炸得人仰马翻。

15日,日军付出惨重的代价后突破正面防御,开始集中炮兵火力向滕县东关、城内和西关进行射击,同时,飞机十余架飞临滕县轰炸、扫射。

敌人开始轰炸后,王铭章就敏感的意识到,敌人即将大举进攻,大战迫在眉睫,此时无非就两个选择。

一是死守孤城,二是出城机动作战。

但孙震的一通电话,没有给王铭章选择的余地:“委员长来电话要我们死守滕县,等待汤恩伯集团前来解围。”

没有别的出路,死守待援!

王铭章下定决心,昭告全城官兵:“决心死守滕城,我和大家一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

16日拂晓,王铭章没有等来汤恩伯,却等来了日军的全面进攻。

城内能战的只有 3000 多人,而城外是装备精良的上万日军。

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支持下,前后发起了5次进攻,每次都被将士们用数百枚手榴弹炸得狼狈逃窜,遗尸遍地,冲过缺口的少数日军也被我部大砍刀消灭。

一个跟随王铭章多年的副官对王铭章说:“师长,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王铭章声色俱厉:“我的任务是死守滕县!没有上峰的撤退命令,我不能走!”

说着拿出一份全师人员的花名册交给副官:“你可以化装出城,回去告诉川中父老,说王铭章一二二师所有子弟已将鲜血洒在了山东。”

数千川军官兵用他们的铮铮铁骨,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国家。

是夜,王铭章视察阵地,部队已伤亡过半,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滕县地区战斗经过要图

05

王铭章果断放弃外围阵地,命令将南北城门堵死,东西城门只留交通要道,随时准备封闭,并令全军深沟高垒,注意防空隐蔽,集中全部所属部队守住城防。

王铭章预料的不错,没怎么碰过钉子的日军疯了。

连夜调了精锐部队三万余人,配数十辆装甲车和大量炮兵,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将滕县团团包围。

滕县,真正成了一座孤城。

17日拂晓,敌机20余架疯狂投弹扫射,整个县城硝烟弥漫,房倒屋塌,瞬间变成一片火海。

轰炸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随后敌人以十余辆坦克为先导,掩护步兵从东墙缺口冲锋,东关守军冒着敌人的炮火近距离殊死搏斗,伤亡惨重。

然而东南角更加惨烈,城墙已被轰塌,守卫的是少校营长严翔,王铭章赶到时,他的部队已经伤亡过半,子弹全部打光,面对大队日军毫无惧色,摆出拼命的架式,他们砍死一批敌人,又涌上一批,终因众寡悬殊,全部阵亡在城墙上。

其后五六十个日军冲上城来,王铭章大喊一声:“敢死队上!”100 多个川军手握大刀从王铭章身边狂风般闪过。

十几分钟后,冲上城楼的日军全被砍死,然而,屹立在阵地上的川军也只剩14人。

王铭章急电孙震:“敌兵登城,经我反击,毙敌无数,已将其击退,若友军深夜无消息,则孤城危矣。”

东面之后是南面,还是一样的打法,午二时,日军以重炮猛轰南城墙,随后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进攻南城,我们的战士英勇战斗,伤亡殆尽,阵地被敌人攻破,而东面的敌军也已突破东关。

眼看滕县岌岌可危,而苦苦盼望的汤恩伯部连影子都没看到,最后时刻,王铭章下了自己的决断。

在一株被烧着了的柳树下,他给孙震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文:“本日无友军枪声,想系被敌阻止,决以死挨,以报国家”

南城墙和东关均已失守,王铭章来到城中心十字街继续指挥作战,此时,西门城楼受到了敌人的猛烈炮击,失去了城墙等工事的掩护,战士全部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下,伤亡极大,下午五时,敌人最终占领了西城墙和西门。

王铭章随即命令城内各部与敌人开展巷战,他自己则登上西北城墙,亲自指挥进攻西门城楼,然而,敌人的火力太猛,城墙上没有任何掩护,西关守军整个排全部阵亡。

东,南,西基本沦陷,王铭章未想过放弃,他决定绕城到西关火车站继续指挥战斗,然而,行至电灯厂附近,与日军短兵遭遇,王铭章指挥自己的警卫排,与日军进行了最后一次拼杀。

随着日军机枪的扫射,他身中7弹,血流如注,挣扎着半跪起身子,大吼:“杀呀!”并推开冲上来救护他的官兵:“你们快撤,老子死在这儿很愉快!”说完壮烈殉国。

这一年,他 45 岁。

王铭章牺牲后,余部官兵继续各自为战,与日寇一街一房反复争夺,就连失去战斗力的伤员也怀抱手榴弹,只待敌人一靠近,便拉响导火索同归于尽。

战至最后,全城守军除仅10余人突围生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滕县一役,122师5000余人几乎全部伤亡,击毙日军4000余人。

王铭章死守滕县,血战4天4夜,以巨大的牺牲阻滞日军精锐之师数万人南下,为李宗仁赢得了近一周的时间。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李宗仁日后字字血泪地说:“若无滕县之苦战,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创成也!”

滕县保卫战

06

找王铭章的遗体,废了不少劲。

当时,日军并不知道王铭章师长在战斗中牺牲,在清理战场时没有在意他的尸体。

孙震找到王铭章将军的卫兵李绍焜,让他乔装进入县城,寻找王铭章的遗体。

通过敌人的重重封锁,在遍地瓦砾和残肢中,李绍焜等人终于在一处“半掩半露的一堆四具尸体群中”,发现将军的遗骸。

遗体早已不辨人形,有人说是通过王铭章的金牙辨认,还有说是通过遗体上的一颗“金扣子”以及口袋里常用的水晶私章认出。

随后王铭章的遗体被裹以高粱秆,佯作柴火运出滕县。

王夫人闻丈夫的遗体寻获,检视血衣,见将军所穿破毛袜是她亲手所补缀的,口内镶填的金牙也和生前一样,于是确信,这就是王铭章。

王铭章的遗体被运到徐州以后,李宗仁亲自前去守灵。

当他看见王铭章的军装上全是血迹,腹中的肠子和泥土“血肉模糊”成一团时,不禁泪流不止,当即脱下自己的上将军服,让士兵给王铭章换上。

1938 年 4 月, 国民政府发出褒奖令,追赠王铭章为陆军上将。

5月9日,灵柩运抵武汉大智门火车站,武汉各界万人迎灵。

灵车所经之处, 鞭炮声不绝于耳,沿街单位、商店、住户均高悬王铭章遗像,设祭台,以香果、鲜花祭悼忠魂。

毛泽东、董必武等联合撰写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战地服务队救亡宣传团为王铭章将军送葬

国民政府对王铭章给予特别褒恤:

1.追认为陆军上将

2.明令褒扬,举行国葬,拨专款一万二千元治丧

3.将平生事迹宣付国史馆

4.所有阵亡将士从优议恤

王家人用治丧的专款及将军积蓄,办了一所学校,叫铭章中学。

开头那个弱不禁风的老人,王铭章的三太太叶亚华,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

07

90多岁的叶亚华,只有60多斤,她看着自己丈夫的雕塑,久久没有说话。

随后老人眼含热泪,对邀请她来川军馆参观的樊建川说:“我很多我很多很多年都没这么高兴了,我以为我的先生王铭章,被大家忘掉了,没想到,大家没有忘记他,有川军馆来歌颂她,而且给他塑了这么好的像,樊馆长,我要给你一件文物。”

接着老太太把蒋介石给王铭章的牌匾:死重泰山,送给了川军馆。

有人还记得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他们的牺牲就有意义

王铭章夫人向建川博物馆捐匾

可太多人还不清楚,我们的将军,我们的川军,我们的四川,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怎样的牺牲。

据何应钦《八年抗日之经过》回忆录中记载,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前线浴血奋战。

此后8年,四川作为大后方,国民政府每年征兵40万,共征兵300多万,两者相加,共计约350万人,居全国之冠。

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每十五六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

全国抗日军人中,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四川士兵。

更让人心痛的是,抗战8年,川军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五分之一,即阵亡26万多人、负伤35万余人、失踪2万多人,总计64万余人,又居全国之冠。

然而,不仅仅是人力,八年抗战总计,国家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负担了约4400亿元。

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31.63%。

抗战最困难时期,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这些,也是全国之冠。

不得不说,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四川,撑起了国家的脊梁。

80 多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然而这些川军将士不应被遗忘,四川的牺牲和付出不应被遗忘。

只要我们还记得,他们就还活着。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子!身披“死”字旗出征打鬼子!这就是川军
滕县保卫战中的王铭章及其身后事
滕县保卫战中,汤恩伯中央军精锐七八万,为何只派一个团救川军?
没有忘却的历史记忆——滕州墨子故里博物馆展出与滕县保卫战有关珍贵藏品
谁是台儿庄大捷的幕后英雄?
王铭章与滕县保卫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