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著名的“逃跑”将军,一直活到103岁,生下一儿子家喻户晓

在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位将军,他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在抗日时期也有过亮眼的表现。然而,他最广为人知的却是“跑的比谁都快”,虽然有人叫他“白马将军”,但更多的人叫他“飞将军”、“逃跑将军”。

他就是活了103岁的原国民党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某种意义上讲,他的儿子比他还出名……

逃跑名将

孙元良可以说是一名典型的“逃跑”名将。这一点在1926年北伐时,就有苗头了。

当时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为了抢功,直接跑去攻打南昌,而南昌的孙传芳部不敢应战直接跑路。

轻易拿下南昌后,第一师的人就开始寻欢作乐,不思进取,甚至连师长都跑去逛窑子了。

逃跑的孙传芳部见状,趁夜来了个偷袭,很快就把南昌夺回来了。

孙部能这么快打下南昌,1团团长孙元良“功不可没”。他当时奉命驻守牛行车站,也没有布置什么警戒部队。一听到枪响,二话不说当即跑路。

最高长官都跑了,我们还打个什么劲?一团的将士们也呼啦一下子全部跑路,直接导致南昌门户打开。

蒋介石本来想露个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气的他亲自赶往前线召集第一师训话:

“这次打仗,第1团团长孙元良没有得到命令便退却,应照革命军的连坐法来枪毙。这次失败,是我们革命军最不荣誉的一件事,也是北伐史上最耻辱的一页……难道我们还能容忍这种败类,不枪毙他吗?”

就在不久前,蒋介石刚刚颁布了《革命军连坐法》,按照法律孙元良是该被枪毙的,大家都觉得孙元良这回肯定“凉”了,他本人果然自此“消失”。

谁曾想,过了差不多两年,孙元良竟然又“蹦”出来了,身份改为国民政府警卫第一旅炮兵团团长。

原来,蒋介石之所以没杀孙元良,主要是因为黄埔一期生本来就少,刨去和共产党走的近的和战死的,剩下的更没多少了。蒋介石有心放孙一马,可话都放出去了,再让他留在军队里不是打自己脸吗?

于是,孙元良就被送去日本陆光军事学校镀金,回来后接着当他的团长,仅仅过了两年,又被提为了旅长。

接下来,孙元良的表现还是挺好的。

1932年,孙元良参加了淞沪战役,和友军坚守了上海宝山庙行镇整整11天,挫败了日本人的进攻,他因此被提为了88师师长。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他又率领部队在上海闸北坚守了一个半月,让日本人所谓的“三个月灭亡中国”成为了一个笑话。

也正是在这期间,孙元良要求524团副团长谢晋元1营的451名孤军(号称800人)据守四行仓库,以期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虽然坚守仓库的是谢晋元,虽然孙元良在这次战斗中唯一做的就是给谢晋元留下了“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自己却先离开了,但这并不妨碍他因为“八百勇士”获得云麾勋章, 荣升第72 军军长, 仍兼88师师长。

也正是在淞沪战役期间,我们的“飞将军”开始作死,国难当头,贪污国防工事费,甚还强行霸占前来慰问的女学生,美其名曰“美人配英雄”。

比唐生智跑的都快

南京保卫战期间,孙元良的72军奉命驻守雨花台、中华门一线,结果他这边还没接到撤退命令,就直接朝着下关码头撤退,给出的理由是“本部即将弹尽粮绝,移师下关寻求粮弹补充。”

南京守城总指挥唐生智刚开始还有些纳闷,补给不够你去找近在咫尺的74师要啊,跑下关码头去干什么?

再说,下关码头也没有弹药库啊,上哪儿去补充弹药?

还是副官提醒他“想一想孙元良的为人”,唐生智才明白他这是要干什么,我自己都还没跑呢,他却先跑了?

反应过来的唐生智无比愤怒,直接让人通知位于下关的宋希濂:“必须把孙元良给我堵回来,他必须与中华门共存亡,否则军法从事!

孙元良到了下关之后,本来以为宋希濂会看在同为黄埔一期的面子上放自己一条生路,未曾想宋希濂一点面子也不给,直接拿枪对准他说道:

“元良兄,上峰有令,令你务必返回中华门防线不得后退一步,若要临战脱逃,休怪我枪炮无情!”

孙元良“好汉不吃眼前亏”退了回去,不过他本人没有回防线,而是直接抛弃部队躲到了一家妓院里面。

南京失守后,孙元良又想方设法的混入了难民营。

1938年2月,日本人宣布允许难民离开南京,孙元良趁此机会化妆离开了南京,几经辗转跑去了武汉。

他知道,“老头子”对自己的临阵脱逃行为肯定很生气,因此没有直接去找蒋介石,而是先去找杜聿明,黄杰、李光洲等人帮忙“疏通”。

第二天,杜聿明等人专门跑去找蒋介石聊天,聊着聊着就把话题扯到了孙元良身上。

看得出来老蒋确实十分生气:“孙元良该杀!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杀了他!”

李光洲连忙给孙元良说好话:“孙元良临阵脱逃性质的确十分严重,不过他在南京能洁身自好,不投降日寇,说明他还是记得校长对他的教导的。”

蒋介石又不傻,一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问李光洲孙元良是不是来武汉了,得到肯定的回复之后,蒋介石拍着桌子让他们赶紧把人带过来见自己。

孙元良到了之后,直接跟蒋介石请罪,说只要校长让他死,他立马就死,如果校长能放他一回,他就把蒋介石当成“再生父母,肝脑涂地”。

蒋介石见状气消了大半,只是把孙骂了个狗血淋头,让他写份悔过书,这事就算过去了。

某种意义上讲,蒋介石留下孙元良也算是坑了自己。

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蒋介石将41,47两军组成16兵团,由孙元良担任兵团司令。

淮海战役期间,接受杜聿明指挥的孙元良、邱清泉、李弥兵团被困在陈官庄。杜聿明审时度势,决定放弃解救黄维的计划,要求三个兵团分别从三个方向突围。

李弥、邱清泉实地考察后觉得突围无望,告知杜聿明后,杜聿明决定重新拟定计划,打电话给孙元良让他去开会。

结果一门心思逃跑的孙元良果断掐断了所有的电话线,并要求电台停止发报,别说杜聿明,就是“老头子”的电报也一概不回: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停下来是死路一条。

此时的16兵团已经解散,大家都忙着逃跑,也没有具体的方案。

孙元良自己是跟着374团官兵一起跑的,在经过邱清泉防区时遭到了阻击,他们自称是奉杜聿明之命突围,结果对方回复说杜长官已下令停止突围。

在这混乱之中,孙元良发挥逃跑天赋,硬是逃到了距离陈官庄包围圈六七十里的地方。

跟着孙元良的国民党兵不愿跑了,跟追上来的解放军投降,孙元良则躲到了一户农民家的床底下躲过搜捕,然后化妆成农民几经辗转,跑回了南京。

见到蒋介石之后,孙元良煞有其事的吹嘘自己如何机智的“脱离虎口”,还跟蒋介石“请缨杀敌”。

蒋介石这边无人可用,没有处分他,让孙再次组建新的16兵团。结果这个新兵团没过多久就在四川起义了,孙元良就孤身一人跑去了台湾。

孙元良也知道蒋介石绝对不愿再见自己,以“台湾人稠地狭,不忍同几十万同胞争饭碗”为由离开部队,下海经商。

孙元良晚年时著书立说,写了个书名看起来很有文采,但事实上却违背了天文常识的回忆录《亿万光年中的一瞬》。

孙元良共有7个孩子,最出名的是老五孙祥钟,艺名秦汉,曾经得过金马奖最佳男主。当年《八佰》上映前夕导演管虎还专门找秦汉帮忙站台,结果营销翻车,因为谢晋元之子就在大陆,不知道他专门跑台湾去找孙元良的儿子干什么。

不过,孙元良本人虽然喜欢逃跑,还是有民族大义的。1985年,日本军国主义否认侵华战争时进行大屠杀,81岁的孙元良亲自站出来发表抗议书,驳斥了日本人的谎言。

2007年5月25日,孙元良在台病逝,终年103岁,遗愿是安葬南京。只是,他真的能坦然面对30万冤魂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说要与孙元良在徐蚌战场共事,宋希濂严拒:决不和他在同一战场
让头猪做“剿总”司令?他是靠什么凌驾于杜聿明、白崇禧之上的
陈官庄之战(1949年1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五十七
77年黄维参加国庆典礼,突然和女儿提一特殊要求:我要去方志敏墓
碾庄一战,粟裕为干掉黄百韬,先后6次征调这位猛将
这场战役的胜利,让解放战争从5年缩到3年,粟裕将军头等功无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