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大国如烹小鲜:一代名相伊尹和他所辅佐的五代君王。

伊尹,被认为是商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在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出身低微,但却身怀治国、治军之才,他出将入相,辅佐商汤灭夏建商,被封为尹;在商汤去世之后,他又作为摄政大臣,相继辅佐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四位君主,以“治大国如烹小鲜”之论治理天下,为商朝早期的富强立下赫赫功勋。而《竹书纪年》中关于他囚禁太甲自为天子,七年后被太甲所杀的说法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大疑团。

一代名相,出生之地成谜

伊尹,本名伊挚,原本和夏朝国君同姓姒姓,但因其母亲居住在伊水之畔,所以取伊为氏。在商汤建商之后,被封做尹,故后世都称作伊尹。

而关于伊尹的出生地,在现代备受争议,一般认为有三种说法:

一、空桑,今杞县葛岗乡西空桑村;根据大量史料记载、传说、遗址以及后裔的探访,此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北宋真宗在杞县空桑村伊尹庙留下的碑赞

北宋真宗在杞县空桑村伊尹庙留下的碑文

二、伊水,即现在河南洛阳境内的伊河,史书只记载“其母居伊水之上”,但并非说伊尹就生于伊水吧?再者,伊水全长264.88公里,流经五个地区,如何确定他生于何处?所以,我认为此说法也不可信。

三、有莘国:也有说法认为伊尹出生在有莘国,在夏时有两个有莘国,分别在今山东菏泽曹县和陕西渭南合阳县两地。但是没有史料记载伊尹出生在有莘国,而有意思的是,两地政府都在官方网站上声称自己是“伊尹故里”。

我以为关于“伊尹故里”之争出现了这种局面,有以下原因:

一、史书记载混乱不明;或史书所成书年代距离伊尹较为久远,可信度不高。

二、古人就有为自己家乡争名人的故事,多地有建伊尹庙、伊尹祠,甚至修地方志杜撰伊尹出生地

三、某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拉动经济,提高知名度,不顾史实,争抢“伊尹故里”。

历史记载:

《吕氏春秋》: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

《杞县志·地理》:空桑城,伊尹生地,亦名伊尹村,即今县城西十二公里的西空桑村。

《杞县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真宗皇帝东巡,归至雍丘,莅空桑伊尹庙,祀伊尹并立石,亲作序铭。

出身低微,陪嫁入商

伊尹的出生也是伴随神话的:伊尹的母亲是居住在伊水之上的从事桑蚕的奴隶,在生伊尹之前,曾做过一个梦。梦中有神仙告诉她,石臼内或会大水,让她向东走,不要回头看。但伊尹的母亲在逃跑时往后看了一眼,违背了神仙的指示,被神仙惩罚化作了空桑树。这也就是伊尹出生地空桑村的传说由来。

伊尹被有莘氏部落的人发现,被庖人收养长大,庖人也就是屠夫加厨师。

据说伊尹自小便聪明异常,勤学好思。在田野之间耕种,却乐尧舜之道,包含礼让、节俭、重贤、仁德、爱民、诚信等诸多治国道理;跟随庖人学习了烹饪之术,却能举一反三,从烹饪治理中悟出“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治国之理。

在汤成为商国国君之后,与有莘氏联姻,伊尹作为陪嫁奴隶来到了商汤身边。

伊尹

历史记载:

《水经注疏·卷十五·伊水篇》: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萝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撤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

《吕氏春秋·本味》: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故命之曰伊尹。

辅佐商汤,灭夏建商

伊尹到达商国亳都之后,有一次和商汤谈话,以烹调、五味为喻,分析天下大势与治国之道,认为夏朝民心离散,天命在商,劝说汤承担灭夏救民的大任。汤通过此事,知道伊尹有经天纬地之才,赦免其奴隶身份,任命为右相,辅佐自己治理商国。

在一些史书中,提及伊尹投效商汤的原因是伊尹和夏桀的妃子妹喜原是情侣,因夏桀抢了自己的爱人,于是愤而投效商汤,助商灭夏;也有的说法是伊尹与夏桀同为姒姓,本想辅佐夏朝,但在见到夏桀残暴无道之后,觉的夏朝无可救药,浴室效力商汤。

商汤

伊尹为商汤明确了灭夏的任务之后,在商汤成为国君的第三年,自己申请去夏都斟鄩卧底,探取重要情报。他首先联系了因失宠被夏桀遗弃在洛水的妹喜,获得了夏朝内部的许多情报(也有说法认为妹喜是伊尹派到夏朝内部的间谍,用来沉溺夏桀,破坏君臣、君民关系);其次,伊尹前往夏都斟鄩,进献宝物,以麻痹夏桀,并伺机探取夏朝内部情报,以为将来灭夏所用;再次,伊尹在三年后回到商都之后,宣传夏桀暴虐无道,扩大敌人内部矛盾,同时辅佐商汤以仁德治国,宣扬商汤仁德,以获取诸侯和百姓的支持。

伊尹此举,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情报收集并应用到战争中,同时也是首次将人心向背作为战争的指导因素,将宣传工作首次应用在战争中,伊尹不愧是当时最杰出的战略家、军事家。

在做好情报工作和宣传工作之后,伊尹和商汤商议,决定试探一下夏朝的盟友九夷族的态度,于是停止对夏桀的进贡。结果夏桀大怒,联合九夷之师进攻汤;此时伊尹知道,九夷族还是在听夏朝的指挥,于是再次向夏桀称臣纳贡。而暗地里,商汤和伊尹继续准备灭夏事宜,一方面广施仁政,宣传夏桀暴虐无道,收拢诸侯、百姓之心;其次,招兵买马,训练军队。几年之后,伊尹和商汤再次试探夏桀,再次停进贡,此次夏桀已指挥不动九夷之师了,伊尹知道夏桀已是民心尽失,盟友破裂,在军事上已是孤立无援。

商汤、伊尹先是消灭了还忠于夏朝的几个诸侯国,歼灭了夏朝外围的最后势力。然后,商汤会盟诸侯,率领众兵在鸣条之战中战胜夏军,并最终将夏桀流放,夏朝灭亡。

之后,商汤会盟诸侯,即天子位,建国号商,封伊尹为尹,相当于丞相。

历史记载:

《竹书纪年》:后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於,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於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夏亡。

《国语》: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太平御览·权谋下》: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之贡职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犹能起九夷之师,是罪我也。”汤乃谢罪请服后入贡职。明年,又不贡职。桀怒,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伐而残之,迁桀南巢焉。

摄政三朝,行废立事,是忠是奸?

在商汤死后,因长子太丁早逝,次子外丙继位,命伊尹摄政。外丙在位三年而亡,谥号哀王。外丙死后,由其弟、汤的第三子仲壬继位,伊尹摄政。仲壬在位四年而崩,谥号懿。是书上对于外丙、仲壬二王的记载并不多,大概是因为在为较短,而国政皆自伊尹出。

仲壬死后,由长兄之长子、商汤长孙太甲继位,伊尹继续摄政。而历史上对于伊尹和太甲之间的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而这个历史的真实性也关系到伊尹是忠是奸。这件事到底怎么回事呢?

太甲

第一种说法:

太甲继位时,因年纪太小,伊尹既是摄政大臣又是太甲的老师。而太甲则暴虐、昏庸、道德败坏,不遵守商汤制定的大政方针。伊尹为了教育太甲,将太甲流放到桐宫,桐宫就是商汤的陵寝。伊尹与诸大臣代为执政,并著《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讲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以及治理国家之事。

太甲在桐宫三年,深刻反省,改过自新,伊尹亲自到桐宫迎接,并还政太甲,自己仍为摄政。在伊尹的影响下,太甲勤于政务,施行德政,终成一代明君。伊尹又作《太甲训》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赞扬太甲。《太甲训》已失传,但有句话据说出自其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太甲也因为大有作为,被尊为商太宗。根据此说,伊尹一直到太甲之子沃丁在位时才去世。

第二种说法:

这种说法出自《竹书纪年》,它作为一本不符合儒家价值观的史书,一直是个异类。在宋朝这个最讲儒教礼法的朝代被毁,但后人根据宋代之前人们的引用在史书中寻章摘句,也找到了蛛丝马迹。《竹书纪年》中的说法是这样的:

太甲继位后,伊尹将太甲流放到桐宫,自己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偷偷潜出桐宫,联合忠于商的大臣,杀死伊尹,夺回王位。而伊尹一死,天降大雾三天,太甲于是任用伊陟、伊奋,并且让两人分了伊尹所封田宅。

若如此言,伊尹则是辜负先王重托信任,以臣放君谋反自立的乱臣贼子,与正统史书中所记载的道德化身、一代贤相的形象有天壤之别。那么《竹书纪年》中这一说法可信吗?我们来看一下:

一、若伊尹真为篡位贼臣,为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还要祭祀伊尹,而且伊尹在商代祭祀中的地位还很高,他的地位在商代建立之后的诸王之后,确是在先商诸公之前的。若真为乱臣贼子,商代后世诸王为何还要祭祀他?

当然,在后世也存在诛杀叛臣而为其设祭的例子,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中,杨秀清以图谋篡位的罪名被诛杀,但不久就为杨秀清平反昭雪,追念前功,定杨秀清忌日为东王升天节,进行祭祀。所以也不能因为伊尹在商代受到祭祀就否认《竹书纪年》的记载。

二、太甲诛杀伊尹之后却用伊尹二子。正所谓除恶务尽,留着他两个儿子不怕他们为父报仇吗?

关于此事,史学界并未有定论,我也只提出自己的两点疑问。下面的叙述还是按照第一种观点为准。

太甲在位二十三年而崩,其子沃丁继位,伊尹去世,沃丁以天子之礼葬伊尹于亳。伊尹墓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墓前有伊尹祠。

沃丁

伊尹墓

但无论如何,伊尹行废立之事是属实的,这也为后世权臣开了先例,比如后世的赵高、霍光、董卓等都做过废立君主之事,后代也将伊尹、霍光废立君主之事成为“伊霍之事”;同时这对于君主也是一种敦促,毕竟先例在前。

历史记载:

《史记·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於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竹书纪年》:太甲,名至。元年辛巳,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天大雾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伊尹的历史贡献

一、医学:

1、根据甲骨文的记载,伊尹还是一个巫师,在先古时代巫、医、史是合而为一的,尤其在商朝这么一个注重祭祀的朝代,甲骨文就是巫师主持祭祀鬼神、先王活动的历史纪实。

2、伊尹在中医领域创制了汤液,提高了医药的疗效。这应当是古代历代医药者的经验积累,而假名伊尹所作。

二、烹饪:

伊尹被奉为中华厨祖,而他对历史的贡献还不限于此。他以烹饪之事而言治国之道,提出了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

三、军事战略:

1、将人心的因素用于战争。伊尹是在了解到夏桀诸侯之心、民心尽失,而商得到诸侯、民众支持之后,才向商汤提出全力灭夏,第一次将人心向背运用到战争。

2、将宣传手段运用到战争。 在决定灭夏之后,伊尹一方面极力宣传夏之暴政,促使诸侯、人民对夏的厌恨,激化了夏的内部矛盾;另一方面要商汤施行仁政,待民以宽,并宣扬商汤仁德,获得了诸侯、民众的支持。

3、第一次将间谍战运用到战争中。伊尹亲自为卧底前往夏都斟鄩获取情报,为灭夏取得宝贵信息;另外还有说法,夏桀的妃子妹喜也是伊尹派到夏桀身边的卧底,以让夏桀沉溺女色,离间君臣、军民之心,激化夏朝内部矛盾。

4、根据敌我力量的变化而适时调整策略,选择有利战机。伊尹两次向商汤提出断绝夏桀供赋,试探夏桀和九夷族的态度,在第一次失败之后立即谢罪,并称臣纳贡;在第二次断供之后,九夷族不听调遣,伊尹认为时机成熟,建议商汤起大军会盟诸侯,合力灭夏。

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出处:

《吕氏春秋·本味》:汤得伊尹,祓(音弗)之于庙,爝(音决)以爟(音灌),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音觉)者臊,草食者膻。恶臭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最后,借用毛主席在《毛泽东早期文稿》中的一段话来对伊尹作下总结:“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生于专制时代,其心实大公也。识力大,气势雄,故能抉破五六百年君臣之义,首倡革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先秦时期列朝列国志】商朝(一):历史沿革1
商周两代文献记载大事记---春秋、史记、纪年
甲骨文上的辉煌(六)--全能贤相伊尹摄政篇
商王朝首任帝子天乙的王后
5分钟读完,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品读史记(卷3): 殷本纪第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