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褒斜道,一条刻满中国书法珍品的古栈道

文:路工

从西安前往汉中,火车往安康方向穿越秦岭。一个隧道紧接一个隧道,似乎永无止尽。

我原来坐过从湖南张家界开往芙蓉镇的火车,也是隧道连绵,可总还有机会在隧道的间隙里望见山峦和湖泊。这段铁路却不给你喘息的机会,最长的一个隧道足足有18公里。漫长的黑暗。

行进的火车在隧道中产生嗡嗡的回响,虽然不尖利但足够让你昏昏沉沉,让你百般不适。不知谁发了一句感概,这样的工程真不容易啊。坐在对面的姑娘不无自豪地接口说,这些隧道都是中铁十八局建的。

我悚然惊醒一一我们只体会了几个小时的耳朵不适,而铁路工人们却在这一带干了几十年。如果没有这些隧道,要翻越海拔3000米的秦岭,该是何等的艰难!

我们来到汉中,是为了书法“朝圣”的目的。在汉中市博物馆,我们参观了著名的“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其中东汉《大开通褒斜道》、《石门颂》、《杨淮表记》,北魏《石门铭》都是书法史上第一流的杰作。

我对这几件作品的出版物熟悉已久,但黑黝黝的刻石原物却是首次亲睹。这组凿刻在石门隧洞内壁及附近山崖的记载褒斜道开凿、疏通历史的重要文物,20世纪60年代末因为修建石门水库而被搬迁至此。而石门洞就被深埋于水库之中了。

离开博物馆,我们驱车出城,去见识一下著名的褒斜道和石门原址。

褒斜道是沿着褒河和斜水而行的穿越秦岭的路线。斜水位于秦岭北坡,褒河位于秦岭南坡,在汉中附近注入汉水。

褒斜道沿河谷西侧修建,许多路段都是用木头插入石壁架设而成的道,行走其上,脚下就是湍急的褒河水。

据记载,汉代的褒斜栈道,绝不似一般人想象的羊肠小道,而是宽约三、四米,可以走马通车的道路。

到了七盘山,道路被山崖阻断,于是公元63年,汉明帝下诏“通石门”。这段位于今汉中市西北18公里处的世界上最早的用于通车的穿山隧道,虽然长度只有16米,在2000年前的东汉明帝时代,委实是一项令人惊叹的工程。

车到褒谷口停下,我们下车步行,只见夹岸高山,险峭入云,地形甚为险要。前面数百米,就是石门水库大坝。

古代的栈道已毁,我们在大坝以南的山崖下端,见到一些遗留下来的40厘米见方的栈道孔。在大坝的那一侧,栈道和汉代“石门”得潜入水下オ能看见了。

导游带我们穿过石门水库电厂的办公楼,沿水库大坝边的扶梯攀援而上数十米,终于到达大坝顶部。这里的水面宽阔了许多,但山峦的气势远不如在谷底看来惊心动魄。

导游指着不远处水边的两块露出的石尖告诉我们,“石门”就在那里,大约水下18米。

古代从长安入蜀,要么走水路,沿长江逆流而上;要么走陆路,经汉中人蜀。关中至汉中穿越秦岭主要有四条道,褒斜道路线最短,由于栈道长而且种类多,号称古代栈道博物馆。

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栈道”即褒斜道,“陈仓”则是另一条蜀道陈仓道。传说中武王伐纣时,褒斜道就已通行。但山高路险,行走艰难,历代又多经兵燹和重修,时断时通,有时还要改道。

不管是入关还是入蜀,都不是件轻松的事。诗人李白曾写下《蜀道难》长歌,但他由蜀入京,是沿江而下,并未走过蜀道,诗中的描写还是以浪漫想象为多,地名次序也不全对。

褒斜道、陈仓道等等,都是先民于几干年前在茫茫秦岭中发现并利用的最合理路线。直至今日,穿越秦岭的铁路、公路,仍是大致沿着这几条路线修筑的。

我们的先人,是通过艰难跋涉、探索,才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又通过无数人的劳作,才把这些路线贯通,方便人们通行;即便是能够通行,也需要爬高走低,遇险要地段则战战競,如临深渊。

所以对古人来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今天我们穿越秦岭,只需要坐几个小时的火车或汽车,幸福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
汉中石门栈道
石门栈道,一千多年前的古代高速公路
【转载】陕西汉中石门古栈道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山体隧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出于此
难见“石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