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拜谒房彦谦墓,聊聊这个出自济南的帝国豪门家族

在济南经十东路、蟠龙路交汇处东南隅,有一处茂密的树林,这就是房彦谦墓园。房彦谦的独生子房玄龄是唐太宗的首辅,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出事果断的杜如晦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本期,传承君就为你聊聊这个出自济南的帝国豪门家族。

(房彦谦墓封土高5米,直径17米)

房彦谦(547年—615年),字孝冲,齐州亭山(今山东历城)人,祖籍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房彦谦七世祖房湛做过燕国的太尉椽,随着南燕国迁都青州,也把家人带到了齐地。今济南市历城区在南北朝隋唐时期属于齐郡。从此以后,房彦谦一直就把历城当作了自己的故乡。

从十六国时期到房彦谦这一代的200多年间,房氏家族几乎一直都为官从政。房彦谦曾祖父是齐郡和平原郡的太守,祖父则做过南朝宋的太守,父亲从州主薄起家,也做到了郡守的职务。18岁时,房彦谦就担任了家乡齐郡的主薄,并一直在政府任职。

(房彦谦墓属于省级文保)

40岁时,房彦谦被郡守举荐进京,做了监察御史,职责是“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其职责既像今天的纪律监察干部,还兼具司法监督和整治朝廷风气的责任。官品虽然不高,权力却也不小。后迁为河南长葛县令,在全国官员考核中,因其清正廉洁,被评为“天下第一”,并因此而晋升郡司马(州郡军事官员“二把手”)。

隋大业九年(613年),房彦谦随从皇帝到辽东,担当了一阵扶余道(今东北地区)监军。后来,因过于耿直,得罪了权贵,被迁为泾阳县令,69岁病逝于任上。公元631年,经唐太宗恩准,房彦谦的灵柩由其子房玄龄迁葬回历城故里祖坟,朝廷追赠其为“徐州都督、临淄县公”,并特派了官方的鼓乐仪仗队从洛阳护灵到历城,灵柩所过州县费用不足部分均由地方政府资助祭奠,同时国家还动用了千余士兵为之送葬,亲朋友好参加迁葬仪式的有2000多人。这次迁葬可以说是唐朝初年一件盛事,轰动全国。

(“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

房彦谦墓前,有一方高300厘米,宽130厘米,厚40厘米的墓碑,名曰“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由唐初中书舍人、著名学者李百药撰文(李百药是24史中《北齐书》的作者),洋洋千言,典雅瑰丽。该碑文正面36行,2000多字,主要内容是褒扬房彦谦家世、履历及其为人的高风亮节。因为李百药父子和房彦谦、房玄龄同时在朝为官,所以对房彦谦的历史以及功业了如指掌。这篇文章因此还被后人收入《全唐文》。

《旧唐书·房玄龄传》里,写了房彦谦患病时,房玄龄不离左右,衣不解带,竭尽孝道的故事。这种情况,自然是房彦谦平时耳濡目染的结果。一代贤相房玄龄的出现是与其父严格的家教和纯朴的家风密不可分的。通过房彦谦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找到他如何教导、培养房玄龄成为“天下第一功臣”的密码。

(墓前原有麒麟、翁仲等石雕依序分列,现仅存石羊、石马。)

1.

远见

房玄龄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颇承其父遗风。深邃的洞察力使得房玄龄的人生没有走过太多的弯路。他18岁时齐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父子从晋阳起兵时,房玄龄看到了机会,他心里十分清楚这支起义军和其他起义军有本质区别。首先,李渊是皇亲国戚,又长期掌握军队,他的起义军不是贫苦农民,而是具有很强战斗力的正规军队。其次,李渊父子有一个很成熟的领导集体。就凭这两项,足以在乱世立足。

房玄龄的选择无疑是最正确的。李世民占领渭北,房玄龄“杖策拜谒于军门”,杵着拐杖大老远跑来投靠。而李世民刚刚起兵,正是用人之际,所以立即接见了这位大老远跑来投靠的“有识之士”。李世民见了比自己大20岁的房玄龄,两人一聊,非常投机,像是旧相识一样,便任命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承担军队中的文职工作。此后,房玄龄一直都在李世民身边,成了李世民的“第一秘书”。房玄龄逐渐从辅佐领导出谋划策、撰拟文字到沟通上下、内外协调的参谋助手无一不赢得了李世民的信任,在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房玄龄成了宰相,变成了制定政策、执行诏令的人。

(影视剧作品中的李世民与房玄龄)

2.

能力

大家族的文化熏陶和动荡的政局变换,铸就了房彦谦娴熟的从政能力,这种优势无疑会传给房玄龄。秘书时期的房玄龄,工作是相当出色的。刚才介绍过了,虽然说是房玄龄主动选择了李世民,但是,在帝制时代,君主的选择和信任才是最关键的,这和今天的用人理念也不谋而合。李世民和房玄龄的搭配在那个时代是相当默契,一方面房玄龄感激李世民的知遇之恩,工作上兢兢业业,另一方面李世民被房玄龄的诚意所打动。

优良的家族传统,深厚的文化根基,加上良好的教育,使得房玄龄基本功非常扎实。他精于文书,善写表奏。《旧唐书》上说他“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草稿。”李渊对他大加赞赏,评价他“深识机宜,足堪委任”。

房玄龄的谋略也相当了得,著名的玄武门事变最初谋划人就是房玄龄。在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势如水火、剑拔弩张的时候,房玄龄主动站出来帮助李世民谋划方案,他又联合长孙无忌等李世民亲信督促李世民早下决心、早作了结。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房玄龄,玄武门事变将会是另外一种结局——至少不会那么顺利。

3.

识人

房玄龄非常重视人才。在李唐大军的征战过程中,每平一地,大小将领争相搜寻珍奇珠宝和值钱财物,唯独房玄龄“先收人物”,尽力寻访各类人才。乱世重人才,无论是文人还是武人,只要有一技之长,房玄龄都将他们引入李世民的幕府,给他们以施展才华的舞台。房玄龄对他们有知遇之恩,他们当然“尽其死力”。这些人日后都成为李世民集团的核心,为李唐统一全国、为李世民夺权即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房玄龄执政20年,不让一个人才埋没,不让一个庸才侥幸,不用自己的优点要求别人,不对人求全责备,不嫉贤妒能,听到别人身上有长处就如自己身上有长处。房玄龄谨小慎微,严以律己,敢于承担错误。如果有啥事做错被李世民批评了,必定叩首请罪,如履薄冰。这样的人才观让后世的人望之莫及。

(影视剧作品中的李世民与房玄龄)

4.

沟通

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避免误判。房玄龄作为李世民的功臣,平时跟李世民的交流自然不少。有些君臣间的交流被史官或是其他人记下,流传至今。我们也可以从他们的言语中感受到,两人经常商讨,吸取对方的观点,有利于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房玄龄的建议和李世民的想法经常相吻合。有了李世民这样的明君,才有了“房谋杜断”这样的佳话。

唐朝中期爆发的“安史之乱”被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次巨大浩劫,也是整个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有人把造成“安史之乱”的原因归咎于李林甫的长期理政(干了19年宰相),其实这是不全面的。但从顶层管理上,唐玄宗和李林甫都很责任。由此对比,干了20年宰相的房玄龄,成为大唐时代名副其实的“不倒翁”,辅佐李世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和谐社会和辉煌时代,真是难能可贵,帝国之福气。

5.

智慧

李世民晚年猜忌功臣,带兵远征高句丽,房玄龄留守辅佐太子,没两天一人找到房玄龄,当面告他要谋反,房玄龄二话没说将此人和告密材料押送到身在前线的李世民跟前,李世民当场将此人斩首,跟房玄龄说,我绝对信任你,你不要疑心。有人认为,此人是李世民安排试探房玄龄的。遇到这样的“坑”,稍微不慎将老命难保,房玄龄的处置办法让自己安全过关。而面对同样的事情,另一位宰相刘泊却成为刀下之鬼。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再次东征高句丽。军队到达定州时,李世民命令刘泊等人辅佐太子李治监国。临行前,他对刘泊说:“我今天出征远行,请你辅佐太子,事关社稷的安危,你理解我的意思吗?”刘泊说:“陛下放心,如果有臣子敢生事端,我一定将其诛杀。”李世民听了很不高兴,责怪刘泊行事鲁莽,提醒他:“君说话不慎密则失信于臣,臣说话不慎密则殃及其身,你如果这样做事,一定会招致祸害,切记做事要谨慎,这样才能善终。”

等到李世民东征高句丽返回定州时,身患疾病。刘泊向李世民请安,出来时碰到禇遂良,禇遂良问他太宗的病情怎么样了,刘泊回答:“皇上病得很严重,令人担心呀。”而禇遂良见到李世民时反映:“刘泊说‘国家大事不用你担心,太子正在行使权力,做得很好,大臣中如果有异心者立即斩杀。这是自然规律。’”李世民听后很生气,认为刘泊没有听从他的意见,经过核查之后,将刘泊处斩。从两人对李世民外出期间的表现来看,不同的做法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水平,这就是差距。

(影视剧作品中的李世民与房玄龄)

6.

自保

虽然房玄龄和李世民配合的相当默契,但房相并非一帆风顺。晚年的李世民已经远不如即位前期,显得有些刚愎自用,志得意满,多次发动一些战争,还大兴土木,营缮陵墓宫殿,已不像初期那样愿听忠告。后期的李世民屠杀张亮、刘泊等极有才能的宰相,只信任他的妻舅长孙无忌等少数亲信和一些一味逢迎吹拍的佞幸之徒。

在此背景下,房玄龄也曾因犯错误被李世民打发回老家,准备弃用。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危,临终跟李世民说,房玄龄跟了你那么多年,小心慎密,奇谋秘计,未尝宣泄,如果他没有犯什么大错误,希望您永远不要抛弃他。李世民握住老婆的手含泪答应了。从此之后对房玄龄不再苛责,即使有时候不满意,想起老婆临终嘱托,也就对他保持了宽容,最多生气骂两句。

由此可见房玄龄能干二十年宰相一直当到死,长孙皇后功莫大焉。她的几句话确保了贞观后期李世民刚愎独断、猜忌刻深的大环境下,房玄龄久掌中枢能够善终。所以,政治离不开女人,忽视女性的力量会招致意外的后果。现在,再请出影响房玄龄的另外两位女主角:老婆卢氏(豪门望族范阳卢氏之后,刘备的老师卢植就是这家的)和儿媳妇高阳公主(房玄龄次子房遗爱之妻,李世民爱女,母不详)。

(影视剧作品中的房玄龄)

史载,李世民赐给房玄龄两个美妾,房玄龄畏惧老婆,屡次推辞,不敢收。李世民召来房夫人卢氏,告诉她:“官员纳妾,是制度。而且司空(房玄龄)年迈,需要人照顾。”房夫人坚决不答应。李世民很生气,就说:“你是要丢掉妒忌活着呢,还是怀着妒忌去死?”房夫人:“宁妒而死!”李世民命人拿来酒杯,盛满浓醋,假称是毒酒,道:“这样,你就把毒酒饮下吧。”房夫人一饮而尽。李世民叹道:“这样的女子,我尚畏惧,何况玄龄。”“吃醋”的故事就是从这来的。

其实,这还不是卢氏做出的唯一一件刚烈之事。房玄龄年少时有一次病得快死了的时候,嘱咐夫人不要为自己守寡,找个好人家再嫁了。卢氏感动于房玄龄对自己的疼爱,哭着进了帷帐,把自己的一只眼睛刺瞎,表示绝不再嫁的决心。有这样坚贞的老婆,夫复何求,病好了之后房玄龄对卢氏更加尊重。

(影视剧作品中的房玄龄与夫人)

但是外界传言,堂堂宰相大人房玄龄是一个“怕老婆”的角色。我倒觉得这些可能是房玄龄夫妇为自保制造的假象,他们的初衷应该是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懂得收敛光芒,自我贬低以求生存罢了。在那个男人为尊、三妻四妾的时代,房玄龄终其一生也只有这一位夫人,并且夫妻间相敬如宾。房玄龄是一个好男人,卢氏也是一位聪慧机敏、一心为夫的女子,他们的爱情里有彼此就足矣。

他们共育有四子两女。长子房遗直,嗣父亲梁国公的爵位,曾任礼部尚书。次子房遗爱,娶李世民女高阳公主,拜为驸马都尉。三子房遗则,娶李渊之子荆王李元景的女儿。四子房遗义。长女传说名房奉珠,嫁韩王李元嘉为妃。二女嫁莱州刺史兼莱州港造船使郑仁恺。如此显赫的家族,在房玄龄去世后却遭到了灭顶之灾,原因就在房玄龄的二儿媳妇、李世民溺爱的女儿高阳公主。

(影视剧作品中的高阳公主)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享年70岁。次年,52岁的李世民驾崩,唐高宗李治登基。又过了4年,即永徽四年(653年),高阳公主欲夺房遗直所继承的爵位,于是诬告其对自己无礼。经长孙无忌审理,高阳公主与房遗爱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事泄,唐高宗赐其自尽,诸子被发配流放,房遗直也被连累,被贬为铜陵尉,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房氏家族风光不再。

(房彦谦墓东侧即为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老济南文化传承者独家制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
高阳公主私通和尚,策划谋反,比窦娥还冤,这事可能跟欧阳修有关
高阳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为何会被兄长唐高宗李治赐死?
唐朝公主很难嫁出去,原因是太难满足,驸马撑不住公主折腾
李世民为何过早去世?其实是被一个枕头活活“憋”死的
唐朝哪位公主被称为“鹤顶红”,粘之既伤,染上必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