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能忘却的琅琊台“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精神。千古名胜琅琊台作为琅琊文化的集成地和支撑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在秦汉时期,秦皇汉武的频繁登临,使琅琊台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是青西新区最重要的文化标志,也是青岛市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琅琊台究竟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流传下来了呢?

徐福传说

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钟安利

徐福,字君房,秦代方士,琅琊(今黄岛区琅琊镇)人,其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和三十七年(前210)两次东渡日本。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入海寻求长生不老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幸琅琊时,徐福再次请求东渡,率童男女3000人,装载五谷种子、技艺百工下海。徐福航海到达日本本州和歌山,徐福及其船队在抵达北九州的大岛后,进入濑户内海,远达纪伊半岛。

徐福东渡航线从琅琊港出发,穿过渤海口,抵达辽东半岛,再沿朝鲜半岛近海域抵达对马海峡,经冲绳岛入日本北九洲。徐福率领庞大的船队,沿近海岸航行绕道而抵达日本,表明古代中国人近海远航的技术和知识已趋成熟。日本和歌山县新宫町附近迄今还有徐福古墓、古祠和徐福碑文,以纪念他率童男女、携种粒和耕作农具,开垦种植,养育后代之功。

琅琊台传说

级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王景东

琅琊台又名琅琊山,位于青岛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海滨,东、南、北三面濒海,海拔183.4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十年中的五次出巡,有三次登临琅琊台,徐福则从这里两次出海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仙药,这两个人铸造了琅琊台的历史地位,演绎了琅琊台的千年故事。

史传越王勾践初建琅琊台,同秦、晋、齐、楚等国君主在台上歃血同盟,共同尊辅周室。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为称霸中原,从会稽迁都琅琊,并在城东南5公里的琅琊山上筑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东巡郡县,建造了除函谷关外唯一的行宫——琅琊台行宫。

千古名胜琅琊台,围绕秦始皇巡幸演绎流传下,如《始皇赶山》、《秦始皇修筑琅琊台》、《老湾哭坟》等许多民间传说,经过千百年来在民间乡野演绎流传,逐渐成为百姓追求美好生活、渴望人生平安、惩恶扬善的精神寄托。

琅琊台天文学说

级别:胶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琅琊台原是古琅琊海滨的一座山,名曰琅琊山。《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徙都琅琊,立观台以望东海。”越王勾践的观台就立在琅琊山上。《吴越春秋》写越王勾践立观台的主要功能是“以望东海”,就是在台上观测东海上的云气。变幻无穷的云气是天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琅琊台天文学说是现代天文对古天文的延续,它对天气、时令方面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琅琊台天文历法融洽的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一起发展至今,囊括了季节变化,以及潮汐变化,观星象以测云气。琅琊台天文学说与当地居民的生活融为了一体,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为人们的耕作,渔猎提供着保障。

2007年10月1日,在胶南市召开的中国天文历法高层学术论坛会上提出了琅琊台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和琅琊台是中国古代天文台遗址的论题。11月在广州大学召开的中国天文学会上提出了关于琅琊台天文历法的学术报告。2008年4月10日,在胶南市召开的琅琊台天文历法学术论证会上,经过多方考证,最终确认琅琊台为一座古观象台,为琅琊台天文学说提供了可靠保障。

斋堂岛传说

级别:黄岛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斋堂岛名字的由来,多数史学家认为,跟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有关。当初秦始皇派遣徐福入海求仙药时举行了隆重的斋戒、沐浴和祭祀仪式,仪式是在琅琊台举行的。为了表示虔诚,他要求他的侍从官员和童男女的身体里外都要干干净净,因此首先到海中的岛上把身体清洗干净,然后再在岛上斋戒,以求内外清洁。沐浴的海岛称为沐官岛,斋戒的岛屿称为斋堂岛。清乾隆版《诸城县志》中也有记载:“岛上有古斋堂,为秦始皇侍从斋戒处,故名斋堂岛。”

沐官岛的传说

在琅琊台西南面,棋子湾湾口,万顷碧波托起一座绿珠般的小岛——沐官岛 。“沐官岛”名字的由来,与徐福东渡的传说有着不解之缘。徐福率三千童男女出海求仙前,秦始皇曾命其从官沐浴于岛上,男官浴于沿海,女官浴于岛上淡水湾处,故而得名“沐官岛”。如今,甘泉早已湮灭,但岛上秦始皇从官沐浴的古迹仍依稀可以寻见。

西施舌的传说

越王勾践借西施使美人计灭吴国,其妻妒西施之沉鱼之貌,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沉入大海。从此本地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的大队人马东巡经琅琊台停留时,曾吃一菜,这个菜的主料即是“西施舌”。秦始皇被其独特风味所快,便询其名,又询其名的来历。此后“西施舌”的盛名越传越广,与海参、鲍鱼齐名,全国仅此一地盛产,并成为世上闻名的一大海鲜。这个传说世代相传,一直传承到今天。

琅琊祭海

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诸城知县颜悦道在琅琊台建海神庙,供奉四海龙王、风雨雷电诸神。正月十三是传说中海龙王的生日,每到此时,琅琊台周边群众都会登上琅琊台祭祀海龙王,祈求风调雨顺、福泽绵延。

琅琊祭海是琅琊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如今更成为一种渔民自发参与、自发组织的民俗旅游庆典,表达了渔民期盼丰收的愿望,也寄托了渔民与海洋长期和谐相处的期盼。

海水豆腐制作工艺

琅琊台下王家台后村的“海水豆腐”独具特色、远近闻名,村子里二百余户人家,几乎都做豆腐,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海水豆腐不添加任何调和剂、增白剂、消泡剂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且海水豆腐中富有镁、锌、硒等矿物质,制作出的成品豆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兴 | 青岛印象—琅琊台
千古秘境琅琊台
从远古走来的“琅琊台”
胶南旅游景点一览(作文用得到)
到青岛琅琊台,游览名胜古迹,体会英雄情怀!!!
#西海岸,更青岛# 看琅琊榜 登琅琊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