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士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智者,施人和之力,展卓越之才

士季,即范武子。他告老还乡二十年后,晋悼公犹修“范武子之法”;他百年之后,赵武、叔向等人的孺慕之情犹难抑制,“欲从之游”。

在士季人生的前半段,晋国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在士季人生的后半段,晋国决策皆仰仗于他,他也从未让晋人失望。

我们都知道,在晋国公室与贵族明争暗斗中生存,那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因为一着不慎,即会满盘皆输。

然而,士季身处权力漩涡之中,却能活跃于政坛四十多年,并最终明哲保身,这是为什么?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来分析一下士季波澜壮波的从政生涯,和他宠辱不惊的政治心态。

职位卑微,却心怀感恩;身为弃子,亦勇往直前

士季继承了士蒍的优良基因。那么,士蒍是谁呢?他是晋献公“诛杀诸公子计划”中最重要的智囊。

笔者认为,如若没有士蒍的献策和穿针引线,那么晋献公绝对无法顺利铲除那些异己的公子。如此说来,士季家族同荀林父一样,与晋国公室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样的关系,由《左传》中“舟之侨先归,士季摄右”的记载,便可得到证实。士季当时担任的职位是“车右”,说明他是晋文公战车上的重要工作人员,他不仅要负责处理紧急事务,还要帮助君主的战车脱离困境。在笔者眼中,如果一个人想要担任“车右”之职,那么“君主的信赖”是其首先要具备的条件。

《东周列国·春秋篇》晋文公剧照

春秋时期,担任国君或者主帅之“车右”,大多是大夫。所以,士季兼任“车右”时,其官职也应该是大夫。由于士季与晋国公室的渊源颇深,并深得晋文公的信赖,因此,在晋文公去世后,士季和荀林父一样,始终面临无法得到先轸父子信任和重用的窘境。

赵盾执政时,正值晋国公室与贵族明争暗斗的高峰,士季便更不可能得到赏识了。不仅如此,赵盾还把士季当作“弃子”,抛弃在了秦国。

此后,秦、晋两国发生“河曲之战”。当时被遗弃在秦国的士季,受到秦康公的重用,并随秦军出征。

在笔者看来,秦军行军太过深入于晋国境内,这就导致了秦军的补给线过长,而且辎重的保护也成了问题。正因如此,晋国臾骈提出“深垒固守”之计,打算开展“持久战”,以此来消耗秦军的斗志。不料此计却被士季识破。士季原是晋国大夫,他必然十分了解晋国将领的个性和弱点,故另用一计,成功引诱“武夫”赵穿出阵,破坏了臾骈的计谋。

《东周列国·春秋篇》赵穿和赵盾剧照

笔者认为,秦军最终得以顺利脱离窘境,并且成功地保存了多数战力,使得秦国日后仍有逐鹿中原的实力,这均是士季之功。从“河曲之战”中不难看出,士季和他爷爷士蒍一样,是不可多得的谋士。

正是由于此次士季为秦国建功,才让晋国意识到:士季和贾季将会成为晋国隐形的威胁。为了解决如此棘手的问题,赵盾开启了“诸浮之会”,请六卿共同商议如何处置这样的局面。

而研讨会的最终决定是——派人到秦国暗示士季,表明赵盾已允许他返回晋国的态度。

在笔者眼中,士季自晋灵公元年被抛弃在秦国,直至顺利返回晋国,中间相隔七年之久,而赵盾始终对他不闻不问,更何况在“诸浮之会”上,赵盾尚需要咨询别人,才能最终下定决心,这就说明,虽然士季出奔前曾任晋国大夫,但赵盾并未给予他表现的机会。不仅如此,从“拥立公子雍事件”也可以看出,士季对于赵盾而言,只不过是一枚“弃子”而已。

如此大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岂不惜哉!

可贵的是,士季并没有自暴自弃。他的坚持得到了回报,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郤缺。

掌握“人和”之力,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

郤缺上任“中军将”之后,旋即任命士季为“上军将”,并派他率领诸侯联军伐楚。

笔者认为,士季能够在返回晋国后,立即受到郤缺的赏识和重用,除了他本身的才能之外,他的政治立场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笔者看来,士季曾深受晋文公信任,因此他会效忠晋国公室,这是毫无疑问的。他的背景与荀林父十分相似。虽然二人都忠于晋国公室,但对郤缺而言,提拔士季才是妥当又安心的行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士季与荀林父在政治立场方面,实属不同的阵营。

为了证明此观点,笔者列出以下四个证据,并逐个分析:

一、士季出奔秦国后,荀林父并未对他伸出援手。

《左传》中有“先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的记载。我们都知道,前往秦国迎公子雍回晋的人有两个,除了先蔑之外还有士季。荀林父力劝先蔑未果,更是以往日同僚的情谊为由,送钱财和器物至秦国,让先蔑作为日常之用。由此可见,荀林父对先蔑可谓是有情有义。

然而,细细查看整个过程,同样出奔的士季,却未收到任何告诫和关心。要知道,荀林父失位“中行”之时,士季早已是大夫,因此两人曾经共同担任大夫之职,而且共事长达八年之久。也就是说,荀林父与士季也是同僚。既然都是同僚,那么荀林父对此二人的态度,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唯有荀林父与士季性格不合,或立场不同,才能解释得通。

二、士季在秦国的举动,并非人之常情。

荀林父与先蔑交好,而士季到秦国后,却三年不见先蔑。这是为何?如果说荀林父与士季性格不合,难道士季和先蔑的性格也不合吗?哪怕士季和先蔑再无交情,但他们是同胞,而且同是身处异地,理应相互扶持才对。如此举动,在春秋时期重视“礼法”的背景下,实乃违背常理。

三、“诸浮之会”时,荀林父建议赵盾迎贾季回晋国,却未考量士季。

此项已于前文说明,故不再赘述。

四、士季愿意牺牲自己,来维护赵盾的颜面。

《左传》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恐怖场景——“宰夫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赵盾、士季二人正巧看见尸体的手露在外面,再三追问下,才得知事情的真相。二人觉得此举实在不妥,因此计划向晋灵公提出谏言。

此时士季向赵盾提议:我先去“堵枪眼”,假如遭到拒绝,赵盾你再上;如果你先去的话,一旦被拒绝,咱俩都没法进谏了。

在笔者看来,此时赵盾的职位是“中军将”,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赵盾先去进谏,以他和晋灵公“势如水火”的关系来考量,他必然会遭到晋灵公的拒绝;在这之后,职位较低的士季再去进谏,如被晋灵公采纳,那就形同给了赵盾极大的羞辱。

所以,笔者认为,士季提出此建议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赵盾受辱,另一方面是为了缓和晋灵公与赵盾的敌对情势。

我们都知道,荀林父向来与赵盾势不两立,二人分属不同的阵营。而士季却与赵盾站在一起,处处为赵盾考虑,由此可以推论,士季与荀林父的政治立场不同。

《东周列国·春秋篇》赵盾剧照

正因如此,赵盾一手提拔的郤缺,才会在上任“中军将”后,将士季由大夫破格提升至“上军将”。此举也为士季铺平了日后成为晋国“中军将”的道路。

虽然荀林父与士季的政治立场不同,但是二人的关系并未因此交恶。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二人同受晋文公之恩,所以他们终其一生都支持晋国公室。这一点,也是二人最大的共同点。

正因如此,荀林父担任“中军将”后,并未变动士季的职位;士季也是知恩图报之人,他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荀林父。如在晋楚“邲之战”前,荀林父耳闻郑国已经与楚国讲和,于是想撤军,士季就在第一时间表达了支持的态度。不仅如此,晋国在“邲之战”败后,荀林父向晋景公请死,士季之子还在晋景公面前为荀林父求情。

“荀林父请死”看似正常,不过我们仔细想想,自晋文公去世后,除了晋景公之外,还有其他晋侯可以掌握大权、行生杀之事吗?再说,晋景公有今日光景,更是全凭荀林父的鼎力支持,他怎么舍得赐死荀林父?

然而,荀林父战败已成事实,加上先縠等人在旁虎视眈眈、坐等好戏上演,所以,此时晋景公是无法徇私的。

在笔者看来,正是士季之子的谏言,让晋景公可以“借力卸力”,让看似无法挽回的事情有了转机。

士季之子的发言相当重要,不仅让晋景公脱离了两难困境,也警告了满朝文武:倘若继续追讨战败之罪,导致荀林父死亡,这就给晋国造成了“二次伤害”,这样的罪过,你们担当得起么!

《东周列国·春秋篇》晋景公剧照

那么,发言的人是士季之子,这与士季有何相干?

笔者认为,士季在暗中操作的几率很高。士季参加了“邲之战”,也要承担战败之罪,因此他自然没有为荀林父辩护的立场。为了保住荀林父,也为了晋国的未来,他在暗中操盘,让自己的儿子与晋景公一同上演了一场“顺水推舟”的好戏。而士季并没有在“戏”中露面,但我们仍然不能忽略他的影响力。

荀林父借着士季的大力帮助,才逃过一死,他并非忘恩负义之辈,先縠死后,他便将士季擢升为“中军佐”,就近辅佐自己。这也是二人交情更胜以往的铁证。

由此可见,在风起云涌的晋国政坛中,处理“多边关系”最为巧妙和妥当的人,就是士季。无论是郤缺、赵盾、还是荀林父当政,他都极力行辅佐之事。

士季掌握了“人和”之力,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他并没有被客观原因影响,一直在为晋国复兴而努力工作。

所以,晋国能够“复霸”,士季实在是居功至伟。他但行好事,不问前程,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三、晋灵公之立
赵氏孤儿的六生六世之九
一口气看完春秋五霸之晋国658年历史
保持强盛的晋国最终被瓜分而亡
时人轻先见,不惟国亦然——在不断的内讧中艰难存身的晋国栾氏
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