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陈邓和粟裕战略建议的史料比较

淮海战役之前,粟裕和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以下简称刘陈邓)几乎在同一时间,给中央军委发电,提出自己的建议。

本文仅就两次重大建议,直接进行历史史料的比较,让沉默的历史直接作证。

一、粟裕的子养电(1948年1月22日)

(一)建议三军(刘邓、陈谢和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以求能较彻底的歼灭敌人一路。如认为可行,则请刘邓统一指挥。

(二)建议军委统一计划调剂和加强该项炮弹之生产,以增强反攻之效能。  

(三)似以让敌背上守备大城市之包袱,我则先解放全国之广大农村及中小城市。

(四)建议以东北之兵员成分及其他优越条件训练大批技术兵种,并建议统一全国之建军思想,并尽可能统一编制与番号。

二、刘邓的丑养电(1948年2月22日)

(1)刘邓致粟裕:“根据总的任务,我们三军应确定向西”。(此三军指刘邓部、陈谢部和陈唐部)

(2)刘邓上报中央军委,建议下一步战略行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月前,刘邓依托大别山、陈粟依托泰山、陈谢依托伏牛山,三军成品字阵势。

第二阶段,7月前,三军会师中原。

第三阶段,九月以后,在长江以北打大仗,彻底粉碎蒋介石在黄河、长江间的战略防御。

三、粟裕的卯巧电(1948年4月18日)

“六、根据上述理由,对今后作战特作如下建议:

1. 以刘邓、陈谢及华野主力,求得雨季与夏收前在中原地区(主要战场应在豫皖苏及淮北路东、路西)打几个较大歼灭仗。

2. 对敌近后方(淮河以南包括淮南和苏中南线直到江边),则派出数路强有力的游击兵团辗转广泛游击,至少敌人要让出多数中小城市给我们。

3. 对敌深远后方(长江南苏浙皖赣闽及湘黔),则派出多路坚强的远征游击队,配成犄角之势,采取广大范围辗转游击。

4. 以上三线武装部队(野战军主力、游击兵团及远征游击队),依战局之进展向前推移,如能密切配合,则可能使战局得到较快与较大之发展。

七、建议集中华野之大部与刘邓会师,寻求第二个歼灭战。”

四、刘陈邓的卯巧电(1848年4月18日)

“照现在情况看来,我们担心的是过江很少把握。如果过江与自身准备尚不充分,则以迟出几个月为好。如果粟部迟出加入中原作战,争取在半后方作战情况下多歼灭些敌,而后再出,较属稳妥,亦可打开中原战局。”

(注意,长江汛期是五月份,故此电有“粟部迟出”一定义)

上述历史史料的直接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建议性质

1、粟裕提出的战役性建议,十分全面。

2、刘陈邓提出的是战略性建议。

二、作战规模

1、粟裕提出的作战规模是在中原地区内打几个战役。

2、刘陈邓提出的作战规模是中原地区的三大野战军实施战略行动。

三、战略区范围

1、粟裕坚持长江南北作为战略区范围。

2、刘陈邓始终坚持将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区。

四、战略力量

1、粟裕主张两大野战军统一指挥,忽集忽分;并在长江两岸建立游击兵团。

2、刘陈邓主张三大野战军统一指挥,统一战略部署,统一战役行动,

五、战略后方

1、粟裕建议建立包括军工生产的战略大后方。

2、刘陈邓建议维持现状,坚持半后方战略支援。

六、战略目标

1、粟裕提出在中原地区打几个大仗,歼灭一路或几路敌军,并解放全国之广大农村及中小城市。

2、刘陈邓提出在长江以北一个打大仗,彻底粉碎蒋介石在黄河、长江间的战略防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豫东战役最后阶段几乎是死局,中野刘邓陈与粟裕意见不同。
粟裕指挥18个师进攻一个小县城!竟有国军7个师前来支援,是哪里?
淮海战役准备阶段,刘邓却请示中央调离陈毅,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刘伯承元帅逐鹿中原
淮海战役过程简述兼谈淮海战役策略
论毛主席的粟裕兵团下江南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