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鼎、山海图丢失之迷

第一讲:

失落的天书—《山海经》智慧与精神遗产(下)

一、山海经概述

二、《山海经》是本什么样的书?

三、《山海经》的作者之谜

四、《山海经》遗失了什么?

山海图、九鼎。

山海图:据传是牛形的大陆(山)和周边的水(海)。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

大部分的学者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1977年,韩国图书馆学研究会编纂出版了一本《韩国古地图》,这是韩朝半岛王朝根据中国古山海经绘制的地图:天下图。

1、“问鼎”典故来源于《山海经》

先介绍一个典故:问鼎

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九鼎成为王权的象征。

《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夏朝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

商朝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

春秋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争霸,野心家代不乏人。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之君的楚庄王,经过长期的争斗,凭借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小国,自以为羽翼已丰,耀武扬威地陈兵于周天子的境内,询问九鼎大小轻重,试图取而代之。周大夫王孙满由楚庄王问鼎敏感地意识到他吞并天下的野心,就以享有天下“在德不在鼎”的妙论,摧挫打击了楚庄王的嚣张气焰。

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问鼎中原”来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在问鼎的典故中,周大夫对楚王的回答:“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不难看出,图肯定是有,刻在九鼎上了。

但是九鼎丢了。

为什么会丢呢?

大同不存,小康不再。

2、九鼎、山海图丢失之迷

九鼎是镇国神器,九鼎作为夏、商、周的镇国之宝,世代相传了2000多年。

后夏朝为商所灭,九鼎迁于商朝的都城毫邑。

商朝为周所灭,九鼎就迁于周镐京。

后成王在洛邑营造新都,又将九鼎安置在洛邑,谓之定鼎。

根据《史记》记载,秦穆公把九鼎掠到了秦国都城。《汉书》上说,九鼎沉没于彭城泗水之中,一直未能找到。如果司马迁所记属实,后来九鼎应该落入秦始皇手中,因为有“始皇东游出周鼎”之说。秦始皇对九鼎十分珍爱,所以九鼎也有可能被葬入秦陵,这也是目前一些考古学家支持开掘秦陵的原因之一。

《水经注·泗水》中记述甚祥而切:“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泗渊,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所谓‘鼎伏’也;亦云系而行之,未出,龙齿啮断其系,故语曰:‘称乐大早绝鼎系’,当是孟浪之传耳。”传说秦始皇东巡后,路过徐州彭城的泗水,见到水中露出一周鼎,大喜,随命其随从下水捞鼎。

即将要把鼎打捞上来时,鼎内一龙头伸出,咬断了系鼎的绳索,鼎复沉入水下,再也无法找到。

可见,在周末战火频仍的混乱中,九鼎神秘失踪,成为千古之谜。

《山海经》的核心是九鼎,

找到了九鼎,就还原了山海图,也就还原了《山海经》。

九鼎一出,世界必然大同。

作者:高松(山海经研究院院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海经》秘密能否被揭开?专家:打开秦始皇陵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转载]神秘的《山海经》二
号称千古第一奇书的《山海经》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九鼎还能够重现天日吗?
陕西匈奴墓出土《山海经》蛊雕,真的可能存在史前文明?
读《山海经》才知道,原来还有一幅山海图,山海经作用只是这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