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其实,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离开乡村

乡村,对不同的人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对现在的许多年轻人而言,它也许只是父辈记忆里一个遥远的地方,但对扎根在乡村的人们而言,却是一辈子的家园。今天我们为你带来的由傅菲所著的《木与刀》一书,便是聚焦在这样一群乡村工匠艺人上。作者经过长时间扎实的田野调查,将乡村的意义灌注于一个个小人物生活的血汗泪中。通过描写他们苦难又旺盛的生命,展现生命的共通之处,书写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南方乡村文化百年演变史”。看完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离开乡村。

生活勒进他们肉身的绳痕

本文原载自新时报

文 | 记者 钱欢青

在情感苍白、口水泛滥的时代,读到情深意重又别具一格的散文其实并非易事,太多故作激情的讴歌,太多虚伪廉价的赞美,太多采风途中荔枝蜜式的过分香甜。我记得《散文》主编汪惠仁铁钉一般稳准狠的批评——“嫖山水”,一种不经由内心,无关于现实,无病呻吟,人云亦云的所谓山水散文,其实不是发现,而是遮蔽了人经由文学通往内心的路径。

所谓的散文的突围于是变得难能可贵。以我粗浅的阅读感受而言,夏坚勇先生的历史散文写作,可谓一种突围,从早年《湮灭的辉煌》到近年《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技法上向小说靠拢,内容上向学术靠近,于是一种坚实而又跌宕起伏的散文模式变得摇曳生姿。

如果说夏坚勇是在历史褶皱里寻求散文的突围之路,那么傅菲则是在乡村文化散文中寻求突围之路。而突围的路径在我看来则是不约而同。以我刚刚读了的傅菲散文集《木与刀》而言,多头并进的小说技法显而易见。我们来看书中第一篇《墨离师傅》的开头——“‘去把我木箱拿来。’墨离师傅靠在米糠枕头上,手在草席上抓来抓去。不知道他要抓什么。我父亲握住他的手,告慰似的说:‘我去拿木箱。’墨离师傅睁了一下眼,浑浊的白黄液体从眼角滑下来,他的双唇轻轻地翕动:‘木箱我要带走。’他侧过头,耷拉下去,再也没了声响。”一个即将离开这个世界还依然记得自己木箱的人,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死亡场景。人生故事随之展开,是一个在乡村的无边苍茫中孤独地唱着鬼戏的人的一生。

傅菲散文的叙述视角和方式,确实是“一反常态”的,《木与刀》中所收的13篇文章,大多以“多线叙事,多人物结构”展开,以其中一篇《大悲旦》而言,既有“我”的见闻,又有父祖辈的回忆,在赣剧演变史的广袤架构下,主人公的叙述被转化成历史空间中的现场还原,因此读起来既切近现实,又有回到历史现场的浩荡。就阅读感受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看作一篇成功的小说,而其语言本身的干脆利落又意蕴丰满,更让文本本身变得水草般丰润有味。

如果我们将这种写作方式看作散文的小说化突围,那么在内容上,傅菲的突围也显而易见。和夏坚勇的历史散文从海量的历史文献中寻求学术性的内容基础不同,傅菲的乡村文化散文则是以庞大的田野调查编织可资写作的素材库。傅菲以田野调查的方式直接搜取素材,“边走边记录,草叶的露水浸透了文字”。多年来,傅菲走遍了信江中上游的主要支流,去看古戏台、祠堂、大屋,看山川地貌,看乡村的文艺表演,和乡村文化人座谈,“像一个四方僧,披一件破烂的袈裟,行走在广袤而幽闭的乡野之间”。在如此宏阔而坚实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傅菲笔下的一个个人物,于是既呈现了乡村生命本身的苦难和活力,又显影了历史留在他们身上的暗影,用傅菲自己的话说,通过“辨析生活勒进他们肉身的绳痕”“找到个体生命在时代潮流中所沉积下来的印记”。

《木与刀》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有能力呼应自己的这种散文突围,有能力将自己的一腔悲天悯人,既灌注到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共情于这一个个苦难又旺盛的生命的歌哭,又灌注到这些生命所处的地理和历史的大空间,因而别有一番悲怆的浩荡之气。于是,做陶的、唱戏的、木匠、染匠等等渺小卑微的乡村工匠艺人,在沉沉的乡村夜色中开始闪出微弱的光芒。你会发现,这一个个被历史尘埃掩埋的乡村小人物,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在历史舞台上铿锵留名的帝王将相。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蓄起胡须广为人知,民间艺人林凤鸣为此吞炭无人知晓,但傅菲把他记录了下来,并且把这个场景写得气壮山河,令人潸然泪下。在此意义上,傅菲“南方乡村文化百年演变史”的写作野心令人期待。因为,在更广阔的时间维度上来看,这是以文学复现的生命血肉在填补甚至匡正那些成王败寇的正统历史。

这些民间的艺人匠人,他们有情有义,他们有卑微有幽暗。他们不该被遗忘,他们身上还隐藏着人世间的更多秘密,即便我们还无法完全揭开这秘密,我们也要保持凝视,凝视生活勒进他们肉身的绳痕,凝视广袤乡村中的暗夜,尽力看清他们,并且让他们的歌哭,为我们兵荒马乱的内心,提供基于生命本身的恒久慰藉。

《木与刀》

作者:傅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木与刀》是傅菲关于乡村文化的一部散文集。包括《墨离师傅》《大悲旦》《八季锦》《焚泥结庐》《竹溪,竹溪》《木与刀》等散文。内容涉及乡村舞台上的悲旦李牧春一生的悲欢离合;染坊主人李恩慈一生对丝绸的执着与热爱;纸匠东生手下的草纸、毛边纸、以及他的烘焙房;木雕匠曾经恢宏的木雕艺术。

傅菲笔下的乡村文化,在历史的时空下,与染布师、做纸师、串堂班主、箍桶匠、篾匠、木雕匠等这些乡村手艺人的命运休戚与共。他着墨描述了在历史演变中手艺人多舛的命运,并辨析生活勒进他们肉身的绳痕,以此找到个体生命在时代潮流中所沉积下来的印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家专栏】周海|穿过岁月幽深之河
「夜读」江西散文名家专辑|傅菲:《远方》
上饶作家傅菲获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他还是小编的..........
《河边生起炊烟》: 大时空下人物命运的悲欢
何以散文?以何散文?
向度访谈|傅菲:散文写作需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