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支气管动脉CT成像技术

一、概述

    支气管动脉是肺和支气管的营养血管,发自胸主动脉,攀附于支气管壁,随支气管分支而分布,并与肺动脉末梢毛细血管吻合,支气管动脉的数目、起源、分布及其走行存在很大的变异。

    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疾病近年来介入放射学不断发展,BA栓塞、BA灌注化疗或灌注栓塞已分别成为治疗咯血和中晚期肺癌的重要手段,多层螺旋CT能够较好地显示BA等细小血管,现已逐渐成为经BA介入术前的常规检查方法。

二、支气管动脉解剖

    支气管动脉比较细小,数目和起始部位不恒定。多数由胸主动脉起始段发出,随着支气管入肺。

  • 左侧支气管动脉有97.8%直接起自胸主动脉或主动脉弓,多数开口在第T4—T6椎体平面胸主动脉的前壁,少数起自胸主动脉右前臂、右壁或左前壁,或主动脉弓的下壁凹侧。

  • 右支气管动脉很少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它通常与肋间动脉共同起源,即肋间支气管动脉(ICBT)

  • 左右支气管动脉有共同起源则被称为支气管动脉干。

1、正常支气管动脉的九种结构及其分型

2、支气管动脉异常起源

      支气管动脉异位来源包括:主动脉弓下、降主动脉远端、锁骨下动脉、头臂干、甲状颈干、胸廓内动脉,甚至冠状动脉。

  • 左支气管动脉最常见的异位起源是主动脉弓部、右锁骨下动脉。

  • 右支气管动脉最常见的异位起源是直接起源于主动脉。

  • 支气管动脉干:左、右支气管动脉有共同的起源。

3、正常支气管动脉管径细小,一般右侧支气管动脉管径<2mm,左侧支气管动脉管径<1.5mm。

支气管动脉的异常影像学表现:管径增粗(气管动脉异常扩张)、走行迂曲、异常吻合支形成、形成支气管动脉瘤。

三、支气管动脉CT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1.肺部良恶性肿瘤。

2.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隔离症及肺部炎症性病变等。

3.咳血患者。

[禁忌症]

有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对碘对比剂过敏及相关禁忌症患者。

四、CT检查技术

1、检查前准备:去除检查部位的金属异物,并进行呼吸训练(非常重要),必要时可连接心电门控。

2、病人体位:仰卧位、脚先进、双手上举,扫描正位定位像。

3、对比剂注射方案:留置针置于右肘正中静脉,对比剂浓度为350mgI/ml,对比剂总量60mL,因为支气管动脉是细小血管,前期我们需要大流速,高浓度对比剂注入,后续维持强化峰值即可,本次注射方案先以4ml/s流速注入对比剂40ml再以相同速率注入40ml碘水混合液,混合比例(1:1)最后生理盐水30mL冲管

4、扫描方案:

①平扫:扫描范围从颈部中段至肺底。

②增强范围同平扫,监测降主动脉,CT值达到180HU后自动开始扫描,诊断延迟时间为5-7s。

4.扫描参数:

       对比能谱和低KV小编根偏向于辐射剂量更低的80KV进行扫描(低kv可降低辐射剂量,提高碘对比度,当然要根据患者体型决定,过胖患者采用100kv甚至更高的120kv扫描,过痩患者可采用80kv)。如果觉得图像噪声大,可适当提高mA提高组织间密度分辨率,更好显示血管。
五、后处理技术

1、步骤:

浏览原始图像,了解病灶大致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图像重建:VR(带骨及不带骨)、MIP、支气管和支气管动脉融合VR图像、MPR 、MIN-IP、CPR等多种重建方式充分显示病变及其供血动脉的情况。

2.后处理

带骨VR:

   常采用前切前看方式显示,必要时利用局部放大及图像融合技术

   优势:显示BA与骨结构的关系,尤其是对BA起点与椎体的对应关系及与肋间后动脉共干情况显示较好,可为介入插管提供重要的骨性标志

   不足:重叠较多,BA细节显示不够。

不带骨VR:

 优势:能够立体、直观、全面地显示BA起源、走行及形态学特征,提高BA与病变、支气管关系局部显示的分辨率,更容易为临床医生所接受。

不足:长血管的时候容易漏掉一些重要信息,易受重建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MIP:对钙化的显示敏感,细节观察不如VR。

图像融合及局部特写是常用的后处理技术,必须重建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的融合VR图像,如果有病灶要重建支气管动脉与病灶的融合图像。

CPR:特殊的MPR,可于一幅图像上完整显示BA的全程,准确反映其管径变化,图像效果直观,是MPR图像的重要补充。

厚层MIP:显示血管更为准确,能够清晰显示BA的起源、走行及与病变的关系,对参与供血的肺外体循环动脉显示最好,对某些肺癌患者还可以显示瘤体内部的肿瘤血管,是3D-VR图像的重要补充。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立体感。mip层后推荐8-10cm,太厚容易导致分界不清,遗漏细小病灶,太薄不利于观察病灶之间关系。

Min-IP:可有效评价气管及支气管的病变,对支气管扩张、肺癌所致的气管及支气管改变等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重组方法。

MPR重组:

(1)可以从不同方向和层面显示病变,对肺内病变细节及与

        周围结构的关系显示清晰,无结构重叠。

(2)能够清晰显示供血支气管动脉起始。

(3)可测量供血支气管动脉起始处管径的轴位图像,以便了

        解支气管动脉起始处有无狭窄,有助于导管的选择。

六、注意事项
  1. 技师扫描时一定要给患者做好呼吸训练,防止呼吸运动伪影影响后处理和诊断。

2.重点显示病灶供血动脉的详细情况,除了观察供血BA以外,还要了解有无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否则会因漏栓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3.显示肺内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充分信息。

4.应多种后处理技术相结合,避免单一的重建方式。

7.小结

       因为支气管动脉是细小血管,会受心脏搏动影响,因此建议连接心电门控。纵隔组织密度相近,高mA可以提高密度分辨率,从而有效提高组织间鉴别能力,后置复合未必是最优的方法,后续或许会根据患者BMI或者心输出量来设定最好的对比剂注射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支气管动脉CTA
图说胸外系列连载——55、支气管动脉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好
一例胸痛三联 全上肢CTA联合扫描方案分享
CT在咯血中的应用价值
纵隔CT经典解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