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唱歌的咬字绝非你所想的那么简单

声带只是我们发声体系中的音源,就像是吉他的一根琴弦,琴弦只有在手指拨动产生震动的状态下才能发出声音。同样,发声体系需要经过声带由于气体的冲击、肌体的“紧张”调整产生声音以及咬字系统的咬字接音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声音状态。发声体系中,声带是被研究最频繁的部位,有关对声带论述的教材文献大大超过对咬字整个系统的论述。尽管从发声健康的角度来看,对声带的重视很重要,但是,声带只是发声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尽可能更科学的使用我们的发声体系,这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咬字系统。咬字系统的意义不只是在于让我们发出不同的声音、咬字语气以完成不同的字词发音。更重要的是,咬字系统是声乐学习中真假声低音、中音、高音、混音、咽音等等咬字接音位置以及三维立体声音建立的根本生产系统。对咬字系统的充分研究能帮助我们获得更科学的发声体系,甚至对嗓音的健康运用都有获益。

咬字系统的组成

首先,我们来了解咬字系统的肌体、器官组成构造。歌唱的咬字系统几乎包括了我们整个头部除脑部的所有肌体与骨骼,是发声体系的主要部分。咬字系统是歌唱体系中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系统之一。

咬字系统大概可分为两个部分:上颌骨部分和下颌骨部分。上颌骨部分和下颌骨部分是以口腔开始到咽部,器官的腔体为分界线的。口腔上半部部分统称为上颌骨部分,下半部部分统称为下颌骨部分。

上颌骨部分包括:上牙、上嘴唇、硬腭、软腭、笑肌以及所有上牙以上的内部肌肉群。

下颌骨部分包括:下牙、下嘴唇、下巴、舌头、以及下巴周围的肌肉群等。

由于声乐艺术的灵活性,我们不可能对咬字系统下一个定义,但是咬字系统的运作是有基本运动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上颌骨、下颌骨的基本运动轨迹和相关咬字肌群的用力点和用力方向的协调与结合。

上、下颌骨的基本运动轨迹

上颌骨部分

灵活的下巴运动及其他肌体力量就可以满足基本的说话需求,但是在声乐演唱中,仅是下颌骨部分的运动满足不了更高声音状态的要求。歌唱中,我们需要运用上颌骨的运动及肌体力量的协调来完成高音区部分的演唱。

下巴保持自然放松,用上颌骨部分的后脑勺和笑肌的肌肉带动整个上颌骨及以上部分的头部向上掀。抬上颌骨的过程中面部保持笑肌的拉紧状态,软腭保持放松,实际的练声和演唱中,随着音越来越高逐渐抬起后牙槽和软腭。这个过程中上颌骨部分的基本运动轨迹是向上或者向后上方的。抬上颌骨这个动作并不是我们正常说话过程中常用的牙齿运动轨迹,在练习抬上颌骨部分的时候下巴会不自主的同时紧张。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练习上颌骨基本运动轨迹的同时训练下颌骨的运动轨迹。

下颌骨部分

实际练声或者演唱过程中下颌骨需要保持一个自然向下、向里的运动轨迹状态避免僵硬、往前顶的情况出现,保持肌体相对松弛。往往在歌曲演唱中下巴避免不了紧张状况的发生,让下巴尽量松弛是不少老师训练学生声音能力的重点技术。生活中真实自然笑的状态下,照镜子仔细观察下巴就是自然向下、向里收的。课上的训练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反而找不到这样的状态,这是因为课上学生的心里处于一个非自然氛围下导致的精神紧张状态,这种状态极大阻碍了学生对肌体的控制能力。(关于课上的心理状态书中“全身心性运动”章节中会有详细阐述)我们需要在系统训练下,充分运用各种有利于训练下巴自然松弛的因素以此帮助建立良好的声音体系。

发声体系运作状态下上、下颌骨的运动轨迹很大程度决定了声音的质量,我们需要做到完全明确上、下颌骨的基本运动轨迹并养成条件反射式习惯。实际的声乐学习中这两个上、下颌骨的运动轨迹练习很容易做到,只是单方面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这一技术需要做到在练声和演唱中被动运动转换到主动状态下的惯性运用。

肌体用力点及方向

肌体用力点

发声或者演唱中的接音状态是肌肉群不断循环收缩、放松的结果。有的肌肉紧张行为有利于歌唱,有的肌肉紧张则不利于咬字发音的发挥。如下图一、二中颞肌、额肌、皴眉肌、鼻眉肌、皴鼻肌、鼻翼提上唇肌、颧大肌、颧小肌、降鼻中膈肌、提上唇肌、笑肌、降下唇肌、颏肌的合理运用都是有利于发声的肌体。闊颈肌、咬肌、降嘴角肌以及下巴的二腹肌前腹等肌肉的紧张行为都会对发声体系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咬肌连接了上牙和下牙的根部部位,是我们进食时主要的咀嚼肌肉,咬肌的紧张导致牙关紧闭,这并不利于我们正常发声。所以,发声演唱时咬肌要保持相对放松的状态。

如上图颈部肌肉机构所示,观察颈部的肌群。教学实践中,我们得知任何颈部肌肉的紧张都将造成嗓子周围肌体的僵硬从而降低了声音的松弛度和灵活性,也将导致高音区的发声障碍。所以,颈部肌肉需要保证放松状态以配合咬字系统的正常运作。

咬字系统的肌体用力点是指发声或演唱中相关肌体与气息系统协调配合“咬住”由于声源震动所产生的声音,由此形成接音状态。

肌体用力方向

咬字系统的这些肌群都有不同的连接方向,有的肌群呈纵向、有的肌群则是横向还有的则是不规则斜向,这一肌群的链接状态也直接影响了声音的方向性。。每组肌群在咬字系统中都有不同的作用,他们之间相互的紧张、松弛的协调结合结果是形成声音位置接音点的根本。以下章节对三维立体声音的学习中对每组肌群的要求都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的声音层次要求会有详尽的叙述。

咬字系统肌肉的用力点及用力方向是声音走向的关键,声音的走向是各音区产生的根本原因。从内部机理上来说声音走向决定声音的音域,也决定了声音空间层次是否能够分离干净。“说话”是相关肌群非条件反射性运动的过程,声乐演唱更是需要肌肉运动,只不过演唱中肌肉的运动比说话更复杂也更细致。感受肌肉的用力点以及用力方向,尝试在歌唱中根据音的高低对肌肉的运动进行分离。

咬字系统的建立并没有统一的定我们对于咬字系统练习目标养成唱歌所需基本上、下颌骨的运动轨迹以及口腔中肌用力点的建立和用力方向的训练来完成接音咬字状态。以后的学习中,三维立体声音的建立咬字系统会有细致要求希望对这一概念予以足够的重视。认清上颌骨部分和下颌骨部分的各个组成,训练上、下颌骨的基本运动轨迹,准确无误的练习抬上牙训练,做到下巴自然松弛的回收并建立肌体用力点的运动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想唱好歌躲不掉的事:练声
声乐艺术的练习方法等
大学音乐教授能看懂一半的唱歌理论,你能看懂多少?
唱歌的发声技巧 呼吸的控制
最全的声乐发声机理总结,没有之一!
唱歌秘诀:论歌唱中的紧张与松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