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张图测试心理压力靠谱吗?专家的回答真相了↓


最近,很多人的手机被这张图片给刷屏了。那么这是真的吗?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请来各科医生为我们解读这张静物图的秘密。


什么是周边漂移错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治医师张钦:


这个实际是利用了周边漂移错觉原理,和压力无关。眨眼或者视线容易转动会增加错觉,但不代表压力就大。所以说,看静物画图像会动的真相是眼睛的错觉,和压力无关。


周边漂移错觉是一种能够用边缘视觉观察的异常运动错觉。心理学家Faubert和Herber在1999年首次提出周边漂移错觉的概念。而早在1979年,Fraser和Wilcox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因此,这种错觉也被称为Fraser-Wilcox 错觉。2003年,日本立命馆大学的北冈明佳和京都大学的芦田宏提出了增强周边漂移错觉的方法。他们指出,阶梯式的亮度变化比平滑的亮度过渡更能体现周边漂移错觉,片段化的边缘也优于直长边缘。根据这些优化理论设计的图案大大提高了周边漂移错觉的效果。


同年9月,作为周边漂移错觉的优化个例,北冈利用静态的重复不对称图案设计了“旋蛇”。这幅引人注目的作品让他名声大噪,并激起了人们研究周边漂移错觉的兴趣。


“旋蛇”


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发现当频繁眨眼或是视线持续转移时,周边漂移错觉的效果尤其明显。这表明刷新图像对视网膜的刺激,对于感受周边漂移错觉是非常重要的。


2005年,Conway等人通过对神经细胞的研究发现,视觉神经元对高对比度刺激的反应更快。同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Backus和Oruç在研究中提出了周边漂移错觉感知模型。他们指出,颜色和对比度都是增强周边漂移错觉的关键因素。2006年,北冈明佳进一步揭示了周边漂移错觉中最具迷惑性的颜色组合是蓝色-黄色和红色-绿色。在这些研究的推动下,周边漂移错觉图片的设计也越发精致而多样化。


周边漂移错觉图片和心理学的关系


这些图片为什么经常会被拿来测试压力呢?和心理学沾边吗?



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心理科主任图南:


在临床上曾经使用过类似的图来给患者催眠。让患者盯着类似的图来看,因为人如果长时间地注视一个物体,当这个物体不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或者缓慢的变化时,会引起视觉疲劳,这个时候就是比较容易把他导入到催眠状态的瞬间。所以说这些图片可以在心理学上作为催眠的辅助工具。


但是和压力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是需要实验数据支持的。需要让受访者一边做压力问卷,一边看图,再根据问卷结果进行比对,如果没有数据支持,单凭一幅画,是不能够说明问题的。


而且研究表明,不能察觉周边漂移错觉的情况在人群中的比例只有约5%——因此,看到图像在动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并不意味着你的心理压力有多大或心灵有多脆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专家都在用的心理测试,测压力值、情绪值神准,还不来试一下?
图片测试别盲信!年底压力山大需及时调节
心理学上最诡异的23张图,准得让你尖叫!
看静图会动,压力山大?
心理学测试:凭感觉选一张图,测出你心理年龄是多少?
心理学院|10个心理学真相越早知道越优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