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病又致富!这样种药,年入上亿元!他们的秘笈竟是…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南阳市,自古便有“天然药库”之称,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著名的八大宛药也出自于此。在当地,中药材的人工种植热火朝天,不仅能治病,还能致富。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河南南阳境内的伏牛山,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左右,这里植被十分丰富,许多野生的中草药就生长在这里。上山的路虽然只有8公里远,但非常难走,种药大户郝洪波在这里开坏了7辆越野车。


郝洪波,南召县五朵村村民,当地有名的种药大户,也是位中药材“土专家”。郝洪波在这片树林里种植了上千亩中药材。


把药材种在这偌大的山林里,目的是为了仿野生种植,就是在野外模拟出适合中药材的种植环境,以达到驯化、人工种植稀有野生药材的目的。

郝洪波带领工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让猪苓、山茱萸、黄精、白芨这类稀有药材实现了人工种植。他带着周边5个乡镇的农户大面积种植,每年收入上亿元。


南召县白土岗镇村民樊旭和妻子种了一种叫针状黄精的中药材,根茎可以入药,是很多中药配方的原材料,之前一直处于野生状态。


前些年郝洪波攻克了种植技术,樊旭跟着搞起了人工种植。樊旭原来一直在外跑货运挣钱,之前没种过地,更没种过中药材。这次赌上全部家当,看中的就是黄精的市场。


目前,樊旭种的这30亩黄精能卖到200万元左右,刨去成本,净赚100多万


隔壁村吉老汉2018年种了7亩黄精,每亩地收益十多万。为了看护药材,吉老汉还在园子四周拉起了铁丝网,在地头盖了一间简易房,晚上就住在地里看着。吉老汉称,几年前,想种药材一亩地能有十来万,这是不可能的,可是事实证明理想实现了。


种药材虽然能赚钱,但是一亩地动辄就要上万元的投入,承包土地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让村民们望而却步。如何能找到便宜的土地种药材是大家最关心的事。


南召县周边的荒山无疑是种药材的好地方,但是没水、没电、没有路,根本没法大面积种植药材。荒山改造的高昂成本更是让人想想就打退堂鼓,但转机发生在2018年。这一年,南阳市国储林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冯明江2020年开始学种药材,现在管理着五六十亩柴胡,国储林项目有水电,种子和技术由郝洪波提供,老冯只需要投入人工就可以了。这样的好事,冯明江以前想都不敢想。

冯明江仅仅投入大约每亩地200元的人工,一年能赚15万元以上,现成的林下环境,方便的水、电、路,这些投入全部由国家储备林项目承担。


水、电、路已经全部修通,天然的林下空间出让给农户种植中药材,农户节省了基础投入,种药的同时还可以管护树苗,替国储林项目节约了管护成本。


目前,南召县的4.5万亩国储林项目中已经套种了13800亩中药材,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未来的种植面积计划在4万亩左右。成片的柴胡、百合、连翘、芍药就藏在这些树荫之中。


两年的时间,荒山变成了林地,林地变成了药地,新修的道路蜿蜒到山顶,空地处已经整修成公园,每逢周末会迎来不少自驾游的客人。


【半小时观察:岐黄之术 造福未来】


到2020年底,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接近9000万亩,相比10年前的1000万亩左右,已经翻了数番。高涨的积极性背后是快马加鞭而来的政策响应。2017年农业农村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就在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也正式颁布实施。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发展“把脉”“开方”,更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了方向。传承数千年的岐黄之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这笔财富在新时代增值,是我们的使命。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负债300百万元 却在山里挖出千万金疙瘩
潼南:药材套种效益高
说说林下种植中药材的那些事
小瓜蒌,大“钱”景:投入1年,5年受益,套种黄精,亩产值超2万
雪峰山下药草香——怀化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走笔
银鸿药材构建溯源体系,创新经营成身份标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