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读世界】简介战国秦汉间五行终始学

楚子(康志阳),1962年生人,上世纪80年代高中文化,现湘省沅陵农村商业银行清浪支行客户经理,生平爱好文字。

 

李善在替《文选·〈魏都赋〉》作注时引《七略》有语云:“邹子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里面的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等(按:德,有些地方作“运”),在汉魏六朝时有关史事的文章中屡见不鲜,它是什么呢?这就是有关邹衍的"五行终始学"这一问题。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许多野心家都想称王称帝,有的成功,有的总是不能成实现!于是在人们心目中便产生了一个疑团:这难道是天命吗?如果是天命,那么天命又是怎样来表现的呢?人们又怎样能发现它呢?于是一种学说便顺应此需要而诞生了,这就是"五行终始学"。

“五行终始”学创于何时,尚难断定。《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语颇多,而始终不曾提及这个问题,可知在孔子时代还没有产生这个学说,就算有,至少当时的人们还看得不那么重要。《荀子·非十二篇》云:“案往旧说,谓之五行,甚僻远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溝犹瞀儒,……,遂授而传之”。从这条看来,五行之说是子思造出来的。子思是战国初时人,似可以决定此说的产生的年代,但那时产生什么影响?孟子书中何以全未提及此事?这些疑问在没有消除的时候,此说终是很可疑的。

这种学说最占有影响力的,始于邹衍。邹衍,一作驺衍,号谈天衍。公元前305年-前240年,齐国人,是战国时的思想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志,邹衍看到了当时许多国君不讲德行,专喜奢侈,为了教育他们归向仁义的方向来,于是细细地研究阴阳消息之理,一方面以“五行相生”为序,创“五行终始”之说;另一方面,以“五行相生”为序,开“月令”\“十二纪”之门,借以论述天道\世运的转移,著十余万言的书,说的话很奇怪,王公大人们听了都很害怕,自愿归向于仁义\节俭。

现在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他的“五行终始学”的内容:

五行终始学,一作“五德终始学”。这种学说的基本内容乃是:把金////土谓之五行,并把解释自然现象中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进一步研究,提出“五行相胜”〔即五行相克〕的说法,并把五行相胜的秩序排列为:

------------------土……

其解释是:木胜过土,金胜过木,火胜过金,水胜过火,土胜过水。这样,从土到水,五行就旋转了一圈。一圈过后,又从土开始,完成第二个回合,这样一直旋转下去,终而复始,以至无穷。

五行是不断地相互转化的,而转化的规则又是按照这一原理而进行的。这样便附会到人间的王朝变更上:因人类的王朝是不断地变更的,王朝的变更主要表现在帝王之更替上。于是把五行的转化与王朝的兴起联系起来,便成什么土德\木德\金德等。所谓的土德\木德等,意即以土德承接天下。如某一个开国帝王属土德,则其所带来的王朝自然也属土德,依此类推。五行的运转,导致了王朝的兴亡,王朝的兴亡,则相应地影响到五行的转化。比如:土向木转化,即木遂渐地胜过土,则人间历史上意味着一个属土德的王朝运数渐尽,属木德的新一个王朝运数渐备,直至完全由木取代了,那么人间历史上呢?前一个属土德的王朝由强到弱最后灭亡,新的一个属木德的王朝在土德的王朝的废墟上由弱到强最后取而代之。这样依此类推。邹衍说的根据是:凡一个帝王之将兴,时先必有预兆,人们由上天所显示的预兆的性质然后来断定将出的帝王所属的德运。这样验明正身,是那一个人的运数就是那一个人的,其余的野心家们就不必枉费心机来与之枉争了,该放弃的就放弃,不必自寻烦恼。比如:黄帝之时,先天见大蝼,这是土气胜,黄帝属土德,故得一统天下;及禹之时,先天见草木秋冬不杀,这是木气胜,禹属木德,故亦得统天下;汤之时,银自山溢,是金气胜,因而汤属金德,故能一统天下;周文王时,赤鸟衔丹书自天而下,集于周社,这是火气胜,因而属火德,故尔周朝得统天下八百余年。因而排比出了“虞土夏木商金周火”这一顺序,进而推断代替周朝的必定是属水德的朝代。后来秦始皇混六国为一统,做了皇帝,就是根据他的学说改定了制度。由于胜火者乃水,所以他继周而自属为水德,因水的颜色尚黑,就把衣服\旄旗都上黑色,水数为六,便符合法冠都是六寸,舆和步都是六尺,乘是六马。这些实际上是人为的以达到符合水德的运数,这不是上天所显示的预兆。

 

邹衍宣传这一学说的目的,就是要当时的众多的野心家们要懂得点五行相胜的原理。若某个时候属一个有属某一个有德者来继承天下,那么其余的人就不必不自量力而与之争夺天下了,如果硬是要违背天命而行,结果吃亏的是自已,虽耗尽了心血,到头来还将是一事无成。有的成功,有的总是不能成功,这都是天命的趋向问题,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因此人都得要俯首听从天命,那么帝王的事业便可不必操心因其千变万化而自有归属的。可是,邹衍说的是如何头头是道,喊得如何如何地响亮,野心家们谁又肯放弃自已已得的利益而不去拼死争夺呢?兼并争夺战争不仅没有平息,相反的更趋激烈残酷.正因为这不平息\更趋激烈残酷的战争,加速了王朝的变更,也加速了五行的旋转。所以那些凡从频繁的战争中最后取得胜利的帝王,他总是首先亮出自已是承接天命的人的身份,因而自已得胜,众人灭亡,秦始皇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可是到了后来,邹衍和这个学说却有了许多矛盾。既然秦属水德,并且当了五行旋转之秩序,为何其年又不永呢?汉继秦,照他的法儿推下来,当属土德啰,可是上天所显示的预兆并没有带任何“土”性质的,相反,“火”性质的却不知多少,且高祖刘邦自称是赤帝子下凡来受天命的,属火德,汉朝自然也属火德啰。属火德的预兆最初表现在高祖刘邦微时醉斩白蛇于沛泽,蛇母夜哭时言斩白蛇者乃赤帝子的原故,因火呈赤色,故属火德。这样,汉又属火德,不是和邹衍的五行相胜的排列秩序相矛盾了?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西汉末叶出了个人,另创一种五德终始学,这个人便是刘歆。刘歆作了篇文章,名曰《世经》。这个终始学的基本思想就是提出了“五行相生”的说法,并且新排出了一个五行相生的秩序,即:

---------------木……

其解释是:

木的出现,其内部孕育着水,火将生于木上,土生于火,土上生金,金上生水,然后水上又生木,这一相生的规律,附会到人间的历史上,其时间性较之邹衍要长得多,他上始于伏羲氏,下止刘邦。现据《汉书/律历志》中所载的从伏羲氏到刘邦等历代帝王所配属的德运列表如下:

伏羲——木

共工——水

神农——火

黄帝——土

少昊——金

瑞顼——水

帝喾——木

尧——火

舜——土

禹——金

汤——水

周武王——木

秦始皇——水

刘邦——火

试看,排列的是何等地有规律。这样排了下来,五德的系统共转了两次半,较之邹衍原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时间上,都要丰富得多了。又其试举的历代帝王,都是某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这样他所带来的王朝自然与其所属德运相匹配,比如刘邦属火德,则其所创建的汉王朝自然就属火德。这样汉之所以属火德而不属土,其原因就得到了解释。

按照刘歆的法儿推下来,汉才是真正地继周而王天下的,秦不是,因秦属水,间于周木汉火之间,非其序,虽一时混六国为一统,统一天下,他的统治时间故尔不长。为了得到解释,他很巧妙地在伏羲和神农之间安上了一个共工氏,因共工氏属水德,《周易》上曾排列帝王世系时说:“炮犧氏(即伏羲氏)没,神农氏作”。意即神农是继伏羲氏而王天下的,而共工氏又正好间于此二人之间,《汉书/历律志》于是解释说:“言共工伯(同“霸”,指称霸天下)而不王,虽属水德,非其序也”。又说:“秦以水德,在周木汉火之间”。唐/颜师古注曰:“志言秦以闰位,亦犹共工夹于伏羲神农之间,虽具水德,因非其序,故尔虽有一时之立,年数终不永。”《资治通鉴》卷六九亦有语云:“秦焚书坑儒,汉兴,学者始推五德生胜,以秦为闰位,在木火之间,霸而不王。……是以正闰之论,自古及今,未有能通其义,确然使人不可移夺者也”。

汉才是真正继周而王天下的,这不仅从五德相生的排列顺序上解释得过去,并且上天也老早就降预兆于下民了。斩蛇之事独不讲,单就晋/干宝的《搜神记》中有两则故事,甚为可观,现抄袭于下:

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夜梦三槐之间,丰、沛之邦,有赤氤气起,乃呼颜回\子夏观之。驱车到楚西北范氏街,见刍儿打麟,伤其左前足,束薪而覆之。孔子曰:“儿来,汝姓为谁?”儿曰:“吾姓赤松,名时乔,字受纪”。孔子曰:“汝岂有所见乎?”儿曰:“吾所见一禽,如麇羊头,头上有角,其末间有肉,方以是西走。”孔子曰:“天下已有主也,为赤刘,陈项为辅,五星入井,从岁星”。儿发薪下麟,示孔子,孔子趋而往,麟向孔子,蒙其耳,吐三卷图,广三寸,长八寸,每卷三十,四字。其言曰:赤刘当起日周亡,赤气起,火耀兴,玄丘制命,帝卯金。(《搜神记》卷八)

孔子修《春秋》,制《孝经》,既成,斋戒,向北辰而拜,告备于天。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而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搜神记》卷八)

 

第一条中“赤气起,火耀兴”,即言刘邦属火德。又言“赤刘当起日周亡”,并不言赤刘当起日秦亡,是可知刘邦是受天命继周而王天下的这一点的。又“帝卯金”与第二条的“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数语,便直接点明了将出的帝王是刘邦。“卯金”与“卯金刀”,皆隐言“刘”字。“刘”字繁体由卯\\刀三字组成。“字禾子”,又是隐言“季”字。刘邦名季,这一点东汉何休替《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中作注的一段话,说得更明白,他是这样说的:“夫子(”指孔子)索按图录,知庶姓刘季当代周,见薪采者获麟,知为其出。何者?麟者,木精,薪采者庶人,燃火之意。此赤帝将代周居其位,故麟为菜薪者所执。----言汉姓卯金刀,以兵得天下”。

汉属火德,照刘歆的法儿推下来,后来的朝代自然是土、金啰。后来的魏、晋二朝,就是依据这个法儿推下来的。魏以土承汉,火生土,魏属土德;土上生金,晋属金德,以金承魏土。《搜神记》佚文中有:“魏推五德之运,以土承汉。”又“程猗<说石图>曰:‘金者,晋之行也”等语,即是。关于魏属土德承火德之汉,晋属金德承魏土,也有预兆,如六朝时人的《殷芸小说/谢灵芸》中就有这么一段话,不妨抄录于下:

又筑土为台,基高三十丈,列烛于台下,名曰“烛台”,远望如列星之坠地。又于大道旁一里一铜表,高五尺,以志里数,故行者歌曰:“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此七字是妖辞也,为铜表志里数于道侧,是土上生金之义;列烛于台下,则火在土下之义。汉火德王,魏土德王,火而土兴,土上生金,是魏灭而晋兴也。

这个预兆似乎是人为的,不是上天所降的预兆,不过上天所降的预兆也早有了,《太平广记》卷一三五引《王子年拾遗记》中有则故事,不妨抄录于下:

魏明帝时,泰山下出连理文石,高十二丈,状如柏树,其文色彪发,如人雕镂。自上及下皆合而中开,广五尺。父老云:“当秦末,二石去百余步,芜没无有蹊径。”及明帝之始,稍觉相近,如双阙形。土王阴类,魏为土德,斯为灵征。又沛国有戊已之地,土魏之嘉祥也,乃修戊已坛,黄星炳夜,又起毕昴台祭之,言魏之分野,岁时皆修祀焉。

关于晋以金德承魏土,其上天所显示的预兆,《录异记》中有则,亦不妨抄录于下:

水星之精,坠于张掖郡柳谷中。化为黑石,广一丈余,高三尺,后汉之末,暂有文彩,未甚分明。魏青龙年,忽如雷震,闻声百余里,其石自立,白色,有牛马仙人及玉环玉块文字之像.后司马氏受命,以符金德焉.(见《太平广记》卷一三五)

刘歆的相生五德终始学的内容较邹衍的,要丰富,且其历史时间推得又较长,故尔于汉魏六朝间以及较后来所推的各朝所配属的德运,一般都是按照刘歆的法儿推下来的。虽然如此,邹衍毕竟是此学说的开创者,刘歆是其继承和发展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五德终始说,千年间的朝代更替尽在其中
关于五德始终说,你想要的全分析都在这里
“五德始终说”是如何兴起与消亡的,各朝又分别是什么“德行”?
王莽篡汉时,发明的这一方法,被历代篡位的人沿用
五德始终说
五德终始说是什么意思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