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子六年走了173米相见!能这么走下来的,只有中国人!

蒋校长推荐:

一段常人一分钟就能走完的距离,这父子俩却走了6年,背后的真相让人红了眼眶...这就是中国人!


也许你翻开一个日记,里面会清晰的记录着:第一年,与父亲相隔173米;第三年,与父亲相隔96米;第六年,与父亲相隔15米;2017年6月,与父亲正式见面。


你在疑惑,173米的距离为什么会走了6年?这难道是哪一位身体有残疾的人写的日记吗?我告诉各位,并不是日记的主人有残疾,而是他们在做着一件世界上从未有人做成过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也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而是明明我知道你就在我173米之外,我却没办法见到你。


173米,短的似乎不能再短的一段距离,平平常常的人走过这173米,只需要一分钟大概就够了。但是,有一对父子却在这173米的距离中,走了6年。6年的时间,这对父子和他的战友,用短短173米的工程,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基建,世界第一!



173米的奇迹


早在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修建一条铁路。这条铁路穿越甘、陕、川、渝三省一市和22个县市区,与渝贵铁路相连形成一条新的南北铁路干线,成为了京广铁路、京沪铁路之外的第三条纵贯中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


这条铁路的名字叫做兰渝铁路。于2008年9月开工建设,总工期9年,总投资829.16亿元,全线于2017年9月29日开通,总里程800多公里。


800多公里的里程,修了9年,对于基建狂魔的我们来说,这样的成绩略微显得有些寒酸。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兰渝铁路的话,你一定不会认同这句话。



李白曾经在自己的诗里面描写蜀道之难:“天梯石栈相勾连,畏途巉岩不可攀。”没错,这里的路程之难,真的难于上青天!在兰渝铁路面前,意大利专家束手无策、美国专家无计可施,而鼎鼎大名的德国人则带着他们顶级的专业设备,站在这片土地面前大呼不可能!


尤其是被称为兰渝铁路“鬼门关”的“胡麻岭隧道”。这条隧道虽然全长只有13.6公里,但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隧道围岩岩体比面粉还要细,挖掘起来就像“在豆腐脑里打洞”。


在豆腐里面打洞,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稍后不慎,只怕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坍塌,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届时只怕所有的施工人员都会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威胁。但是,再困难的事情,我们也要做,别人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要将其亲手实现。



于是,兰渝铁路的建筑团队成立了。在这个团队之中,有两个身份很特殊的人,他们是亲生父子,父亲叫夏付华,儿子叫夏荔。2011年,胡麻岭隧道遇到难题,世界专家束手无策,整个工程陷入停滞。在工程技术方面颇有天赋的夏荔临危受命,被调到胡麻岭隧道的二号斜井担任总工程师,与隧道那头正担任胡麻岭隧道1号斜井测绘员的父亲共同攻克难题。


从这一刻起,父子两人的距离,便只有173米!



173米的距离走了6年


虽然这段路只有短短的173米,但是却关乎着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这条花了800多亿元打造的铁路干线,带着沿路1.8亿人民的期待。如果最后的173米不能打通,整个工程都将功亏一篑。


所以,夏荔肩膀上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2015年,夏荔不到一岁的女儿垚垚,因不能适应胡麻岭恶劣的环境,突发疾病,40度高烧不退,全身青紫,时刻面临生命危险。为了女儿的身体,夏荔不得不将妻女送回老家。从此,夏荔不仅仅要面对工作上的压力,还要忍受着妻女分别的痛苦。


但是,夏荔时时刻刻都记着父亲一直以来的叮嘱:“没有过不去的河,没有攻不破的山,中国人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



中国人自己解决,别人做得到的事我们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经过100多个日夜的苦思冥想,夏荔和他们的团队终于想出了解决这个世界难题的“九宫格作业法”。他们将一个大的作业面,分成9个小的作业面,在保证岩体稳定性的同时,让挖掘工作得以开展。


开工第一年,父子相隔173米;开工第三年,父子相隔96米;开工第六年,父子相隔15米……2017年6月,父子相隔只剩下最后一米。这对父子经历了8年奋战,6年守望,终于在隧道中相见。



对于夏付华和夏荔父子来说,这是一件父子团聚的大好事,但是对于兰渝铁路和全体的国人来说,这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兰渝铁路的通车不仅仅意味着一条由西北到西南出海口距离最短、最便捷的通道建成,更意味着中国人做成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做成的事情。虽然这173米,我们走了6年,但是能够用6年的时间,将这个173米走下来的国家,只有中国。能够走下来的人,只有中国人!


大国之傲,便是如此!

傲人成绩背后一双双支持的手


在兰渝铁路建设的近十年的光景里,我们的施工人员所承受的不仅仅是时间与压力上的折磨。10.29事故、12.12事故、12.4事故、1.04兰州段隧道塌方事故......


可以说,在这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我们的施工团队每一天的施工都有着生命安全的危险。当我们欢呼创造了世界奇迹的时候,却要知道,在这奇迹创造的背后,有着无数的人用他们的双手支撑着这个奇迹。


兰渝铁路的建设周期,超出了我国大多数铁路的建设周期,最多时有10万筑路大军在千里兰渝线上奋战。近9年来,在极偏僻、高海拔地区,在恶劣艰苦的施工环境中,在长期攻坚的心理压力下,筑路“铁军”及其家人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



当我们在自豪的称呼中国为“基建狂魔,世界第一”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在这个称号的背后,是无数夏荔父子这样的人,他们离开了家庭,放弃了妻儿,付出了青春,豁尽了生命,为中国梦构筑了一条条圆梦的道路。


随着这条铁路的通车,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连接起来,可以为沿线几百万贫困人口打开脱贫致富的大门。兰渝铁路全线贯通后,兰州至重庆、成都的铁路运费将降低约三分之一,而时间缩短约三分之二,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63岁的刘长青手中紧紧的攥着一张从岷县到广元的首发列车车票,他笑着说:“啥也不干,就坐坐火车,到那儿转一圈就回。”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奇迹,有的只是创造奇迹的人。是这些人用自己的双手,构建了这个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



本文是金不换为《蒋校长精选》独家撰稿,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或有意投稿请联系微信:tiexuevivi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渝铁路
胡麻岭隧道
173米的距离,父子俩却走了6年,背后的真相让人红了眼眶……
最难啃的胡麻岭隧道顺利贯通 兰渝铁路有望年底前全线通车
世界最难隧道贯通,兰渝铁路进入冲刺阶段!
央视新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