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效绩效考评的基础不是客观和量化,而是共识和信任 | 至军专栏

 


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在这个言必称“业务和结果”的时代,

HR需要重新回到起点:

成就人,成就组织。

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何出发。

HR需要想象力、信念和勇气。

这个时代呼唤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作者 | 康至军 (HR转型突破中心创始合伙人)



绩效考评之所以成为鸡肋,甚至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是因为很多组织和领导者钻入了客观和量化的牛角尖。


课堂上与学员的两段对话。


01


“假设,你是一家火锅连锁店的老板。如果对旗下数十家火锅店的店长做绩效考评,你是否会考虑利润、销售额等指标?”


“那还用说,对于店长的考核,肯定要有销售额、利润等指标。”


“好。大家心目中最牛的火锅店是哪一家?”


“海底捞。”异口同声。


“大家知不知道,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海底捞对店长的考核只有两个指标?”


“我知道。好像是客户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


“是的。挺有意思,没有销售额和利润这些指标。黄铁鹰先生曾经与海底捞的老板张勇探讨过这个问题。在被问及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张勇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当然也希望店长对经营结果负责。先说销售额。一个火锅店,对销售额影响最大的,是选址。选址是总部高管决定的,店长对这个最重要的事儿没有影响。


利润也是如此。一个火锅店的变动成本主要是食材。食材是总部统一采购、制作、配送的,店长对这个也没有影响。曾经试过考核成本控制,结果扫帚用秃了还舍不得扔,这是因小失大。


我们认为,如果店长能够把队伍带好(员工满意度高),从而把客户服务好(客户满意度高),这就是优秀的店长了。’


大家觉得,张勇先生的做法有没有道理?”


“很有道理。”


“好的。咱们再回到起点。假如,你是一家火锅连锁店的老板。如果对旗下数十家火锅店的店长做绩效考评,你是否会考虑利润、销售额等指标?”


“我还是会用利润、销售额等指标的,哈哈哈哈……”


“假设我是大家手下的一名店长。有一天我来跟你探讨,海底捞张勇先生的分析多有道理;销售额、利润都不是我能够掌控的啊,你这样考评我不合理。你会怎么回答?”


“……(沉思)”


”请大家思考:让员工对自己无法掌控的工作负责,算不算合理?什么是合理?”


02


“作为主管,你在对下属做绩效考评的时候,让你感觉最棘手的挑战有哪些?”


“……很多指标无法做到客观和量化。”


“大家觉得,有客观的指标吗?”


“肯定有啊。”


“好的,请大家举些例子。”


“销售额、回款、利润……”


“请大家仔细想一想,这些指标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当然是客观的。”


“请大家再仔细想一想。比如,一家公司今年制定的销售目标是850亿。这个指标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有主观的成分。”


“有些指标因为可以量化,会给我们一个幻觉,似乎它是客观的。我们恐怕要拥抱一个现实:所有的指标,都是主观的。


“……(沉思)”


03


在很多公司,绩效考评成为鸡肋,甚至在发挥巨大的副作用。


一次出差途中,与邻座闲聊了几句。起飞后我打开电脑浏览ppt,第二天要在一家客户主持绩效管理工作坊。邻座凑过来看了一眼电脑,说话的语气立马就变了。


“你是做培训的?”


“嗯,我主要做咨询,也会讲讲课。”


“你是不是经常讲绩效考核的内容。”


“有过几次。”


“老弟,我给你个忠告,以后少干这种祸害企业的事情!”


“……(尴尬)”


“我们公司本来挺好的,我是总经理,董事长后来请了个培训公司做绩效考核的培训,还搞了一套考核体系,说是推动精细化管理。结果本来好好的公司被考核折腾的越来越糟糕。部门之间的配合本来挺好的,被考核搞得矛盾重重,出现了大量各自为战、以邻为壑的情况……”


这是苏州一家工厂的总经理。他谈到的问题,是很多企业推行绩效考评的常见现象:不做考核,肯定不行;做了考核,问题层出不穷。


04


公司大都希望“客观”评估员工的贡献。为此,很多领导者希望设计精细、复杂的绩效考评体系,甚至希望整个考评体系像机器一样自动运转。


在绩效考评出现问题的时候,领导者大都认为问题出在不够精细和量化。


其实不然。


解决绩效考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设计更加精细复杂的方案。首先要做的,是打破合理、客观、量化的幻象,拥抱现实。


意识到客观、(绝对)合理的不存在之后,我们继而需要检视绩效考评中的其他心智假设。



在很多管理者的心目中,对绩效考评有这样的潜在假设:


如果:


    指标能够客观、合理和量化;


    按照考核结果发奖金;


那么:


    员工就会被有效驱动;


    绩效目标就(可)能达成。

  


这个心智假设禁不起稍微认真的推敲:组织被视为机器,人被视为被动的工具。我们需要重新构建一个更加现实、有力的因果链:


如果:


    目标清晰,且达成共识;


    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措施得力;


    过程中有充分沟通和及时反馈;


那么:


    员工会有更多的责任承诺;


    绩效目标更可能达成。


绩效考评工作若想发挥一些正面作用,必须要从机械、干瘪,走向有机的过程。有效的绩效管理过程,是双方基于信任关系达成共识、互相承诺和负责的过程。


管理者心智成熟的标志,是认清、接受、拥抱一个现实: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想要减少日常带队伍中的痛苦,管理者首先要破除心中的潜在念头:下属应该跟自己一样。


破解绩效考评的难题,恐怕也是如此:首先要打破”合理、客观“的幻象,拥抱现实。


有效绩效考评的基础,从来就不是客观和量化,而是共识和信任。


编辑 | 张思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解家族企业绩效考核的瓶颈--考核要落地执行
绩效考核为什么会失败?
税务稽查机关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马云前员工谈阿里KPI,老板要的是绩效,却把重点放在考核上
干货:部门绩效与个人绩效的几种挂钩方式 值得收藏
如何有效地进行行政管理类人员的绩效考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