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中的“三多凶、五多功”,是什么意思?(跟我学易经 一德)

《系辞》曰:“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这是说,虽然三爻与五爻都是“阳爻”应所处的“阳位”,它们有相同的内涵功能(另,三至五爻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三爻卦之中,故其有相同的内涵功用),但是它们各自在卦中的位置却是不同的。

“三爻”由于处在“下卦”的上爻位置上,表示一个事物发展到了最后的(消亡)阶段;

它又与五爻“尊贵”的“阳位”,同性相斥;

还与“穷途末路”的上爻“相应”。

可是,上爻(卑贱之“阴位”)又是整个事物至终、至穷的消亡阶段,所以“三爻”的爻辞往往多为凶险之辞(即不吉利之意)。

“五爻”处于“上卦”的核心“中位”之上,又是阳极“至尊之位”;

还与二爻(下卦“中位”——“阴贵之位”)阴阳“相应”,所以“五爻”的爻辞往往多有吉利、“多功”之辞。

《系辞》接下来又说:“其柔危,其刚胜邪?”

这是说,正因为三与五两爻都是“阳爻”之位,如果“阴爻”(“柔”)居于此两个位置上,则为危弱(“不当位”的不应当处于的位置)之势。

如果是表示“刚”性事物的“阳爻”居于此二位之上时,则能胜任(“当位”应该处于的位置)。

因为它们都是处于“阳爻”所应该处在的位置上。

即:

“阴爻”居于“阳位”是不应该的(不利);

“阳爻”处于“阳位”是正当的;

“阴爻”居于“阴位”是应该的(正当的);

“阳爻”处于“阴位”是不正当的。

换句话说,是“阳本吉,阴本凶”,“不中”、“不正”则“阳”未必能保证其有“吉”的结果。

“得中”“得正”“阴”则或可缓免其凶。

唯有“阳爻”“得中”且“当位”时,才会有“吉”象;

只有“阴爻”“不中”“不正”时,才有真“凶”。

所以说:

“阳得位得中者,其吉多焉。

阴失位、失中者,其凶多焉。

要,其终也合于时义,则无不吉;悖于时义,则无不凶也。

大矣哉,时之义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辞二十二
第六节 爻象
《在一个卦的六爻》
64卦中六爻的四大特点
爻位的属性:难知、誉、凶、惧、功、易知
系辞下传 <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