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前复习——水体运动规律

可能考法:

1.结合图表和数据信息,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及水量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阅读材料,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对水循环的影响。大型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城市化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4.结合大洋科考路线、海上石油运输线、主要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运输线考查洋流分布,洋流对沿岸气候、海洋污染物、渔场分布及航运的影响。

5.通过分析图表资料分析世界或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差异与时间分布特点,提出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合理化建议。


知识技能:

1.如何分析流量过程曲线图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流量的大小。

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④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

(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3.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注意: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4.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特点。

①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②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入海年径流量,但对海洋来说,从总量上变化不大,相对海洋给大陆的水汽输送量影响是比较小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③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同时严重破坏了水产资源,使产量大幅度下降。

④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有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5.“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

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植物蒸腾这一环节。

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6.图示法记忆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 


联想记忆:中间分数线为赤道;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洋流以流经海域名称命名。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河干流区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2.该河最有可能是 

A.塔里木河           

B.松花江          

C.淮河           

D.珠江

【答案】

1.C   2.A

【解析】

1.图中日蒸发量最大的是水体,说明水分条件是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耕地到林地再到草地,日蒸发量呈递减趋势,说明植被覆盖率越高,日蒸发量越小,选C。一般来说,耕地的土层厚度最大,林地次之,水体最小,图中耕地、林地和水体的日蒸发量没有递增或递减规律,说明土层厚度不是日蒸发量差异的原因。同流域相邻的不同利用类型土地接受的太阳辐射是一样的。

2.图中草地和未利用地的日蒸发量小,但日蒸发总量大,说明该河干流区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大,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干旱盆地,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未利用地面积广,植被以荒漠、草地为主,因此最可能是塔里木河,而松花江、淮河和珠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土地开发程度高,未利用地面积小。选A项。

【考点定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区域特征的判断,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判断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球上的水--水循环 河流特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河流的补给类型
水循环及河流补给——一轮复习
经典重现 | 95全国通用32K高中地理电子书经典收藏之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备考干货】从湖泊见地理——湖泊地理全解析,地理复习重难点水、河流、湖泊(解析版)
2020高考地理专题五:水循环和洋流模拟试题汇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