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殿堂 | 说说老翡翠被“一错再错又错”的问题所在

2019年的最后一天了,回顾过去的这一年因为老翡翠真假引发的法律纠纷依然多发,明清老坑种翡翠是真还是假的争议已经十多年了——老翡翠是真的还是假的?为什么会有真假之争?争议的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清老坑种翡翠被“一错、再错、又错”到底为哪般?事实真相归结一句话——这不是老翡翠的错,都是人的错!

(龙石种帝王绿老翡翠)

(0)老翡翠的定义——什么是“老翡翠”?

为了准确地表述以及让读者正确理解,有必要再次将“明清老坑种翡翠”做清楚的定义如下:

0-1)定义之一——历史和产区

从历史时间段和产地的角度定义的话,所谓“明清老坑种翡翠(简称“老翡翠”)”具体指的是明清两朝缅甸雾潞河场区出产的翡翠矿石。云南地方志有明确的记载,雾潞河场区的翡翠开采始于明晚期嘉靖年间,历时300多年,至晚清光绪七年(1881年)宣告采掘枯竭。在雾露河老坑翡翠资源告罄的同时期,缅甸又发现了现在称之为“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帕敢-道茂矿区。自古以来就把1881年以前雾潞河出产的翡翠称为“老坑”,其后各个矿区的翡翠统称为“新坑”。缅甸历史上先后开采了20多个矿区,唯独雾露河区域的老坑翡翠最好。

0-2)定义之二——矿物外观特征

从矿物外观特征角度定义的话,所有不同矿区的翡翠都有外观特征上不同的特点,而老坑翡翠与1881年以后至今开采的众多矿区的翡翠最为不同,即,老坑种翡翠种水极佳,如高冰种、玻璃种、龙石种的居多;老坑种翡翠发色纯正,如艳丽、浓郁、满色、多彩。也就是说流光溢彩、冰清玉润的老坑翡翠才属于名副其实的“珠宝级”硬玉。

(1)一错——老翡翠是真还是假?

1-1)老翡翠现状

众所周知,老翡翠被错判成BC货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老翡翠有有机物反应,因为按照科学常识无机矿物不含有机物。逻辑学常识告诉我们,人的思维形式有“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两种,人在遇到任何事物的时候首先做的是“形式逻辑”判断,即“是”或“不是”,例如事物的真与假、对与错的判断。当事物比较复杂或有疑问的时候,形式逻辑判断就不够用了,就要启动辩证逻辑判断进一步质疑和思考为什么“是”或为什么“不是”。例如老翡翠,翡翠属于无机矿物本不该有有机物反应,可是它却有,这的确是个疑问,那它为什么有呢?这个时候,简易思维判断的形式逻辑肯定不够用了,应当启动辩证逻辑来探究老翡翠为什么会有有机物反应。

“暮犬晨鸡各司其职”,这本该是官府相关机构和相关的科研人员应该去澄清的事,可他们却集体保持沉默。似乎他们毫无兴趣,甚至连一点好奇心都没有。而民间则天天为老翡翠是真还是假争吵互怼,甚至对簿公堂开启互害模式——此种现状还处于“正在进行时”。

1-2)事实真相——老翡翠的有机物反应与生俱来

好奇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界限、是人类开智进化的原始动力。经过民间的追踪调查:老翡翠制品全部都有有机物反应→上溯到半成品坯料也有→再上溯到老翡翠原石还有→再扩大到与老翡翠容易混同的石英岩类制品和原石同样也有!这些物证证实了老翡翠的有机物反应是原石本身就带有的,是“与生俱来”的。因此,仅仅依据有机物的有无来判断翡翠是否是天然的显然具有严重的科学理论缺陷。

(天然老坑翡翠原石的有机物反应——紫外荧光)

(天然石英岩原石也有有机物反应——紫外荧光)

1-3)社会各界的验证和科学研究证实了老翡翠的天然属性

大概始于2013年左右,每年都能听说各地有收藏者们被迫“自证清白”而“火烧油炸老翡翠”。

(民间的残酷实验) 

根据科学常识,如果翡翠被注入了合成树脂的话,火烧就出现冒烟、变色、臭气难闻的现象,开始产生难闻的气味并伴随着全过程,并且变色后颜色不可逆,即便冷却后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颜色了,因为有机物树脂燃烧、碳化、变色了。出现这类现象的绝对不是天然翡翠应该是传说的BC货了。如果升温的过程没有明显的冒烟、变色、臭气难闻的现象,冷却后基本能回到原来的颜色,就该是天然的矿物,真正的老翡翠完全经得住这样的考验。但是,笔者强烈不提倡这种破坏性的试验,因为高温有可能会对翡翠内部造成微细的结构性破坏。

在清代光绪年间以前还没有电,更谈不上高速电动工具,包括翡翠在内的所有玉器全都是用人工动力的工具人工碾琢的,因此一串翡翠珠子中各个珠子的真圆度和大小,以及珠孔的中心都参差不齐,手镯的圆条粗细不匀,表面平滑度低等等不足。所以,现在不少人对老翡翠做二次抛光精加工,有位老翡翠藏家的留言照录如下:我经常到翡翠作坊重新雕刻打磨老翡翠,紫外灯下也是有荧光,雕刻师傅很纳闷,说这个B货为什么没有胶?硬度也特别高,我问他怎么知道的没有胶,他说如果有胶会影响硬度,并且打磨的时候会有胶的气味。雕刻师傅说的“打磨的时候会有胶的味道”,树脂胶一般的软化点在58~93度左右,最高熔点在140度左右。而磨削点的瞬间温度通常达到800度,最高可以达到1000度左右,因此,高速打磨时不管是什么胶都会溶解分解掉,而溶解分解的过程就会产生气味甚至冒烟。雕刻师傅是收加工费的生意人,他不需要科学道理,他与社会没有利益之争,客户委托他加工,他收客户的加工费,他说的话就像“童言无忌”那样“直言无忌”——即,老翡翠的确有紫外荧光反应,但是磨削的实践的确就是没有“合成树脂胶”,硬度很正常。而没有“合成树脂胶”和硬度就是天然翡翠的绝对特征。

(人工动力加工)

此外,国内外的一些科研人员、研究机构和大学都从宝石学、材料学、矿物学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老翡翠做过研究,表明老翡翠为未受到人工处理的天然翡翠的不在少数。

(2)再错——老翡翠被纳入工业产品标准检测是根本性的错误

2-1)老翡翠不是现代工业产品,不该用工业产品标准检测

任何事与物,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的属性定义。例如人,从性别上有男女属性之别、从年龄上有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之别,等等。翡翠亦复如是,从产区上有场口之别、从历史上有新老之别等等,不一而足。老翡翠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广义的珠宝属性,二是具体的古玩属性,而它百年以上的历史决定了它不是现代工业产品,因此与为新山料翡翠工业制品制定的工业标准毫无关系。《百度百科》词条如下说:

国标,一般指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代号分为 GB和GB/T。

GB/T代号国家标准为全文推荐性。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但推荐性国标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百度百科》的对推荐性《国标》的解释清楚地说明了《国标》是为现代工业产品制定的,是“指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的。任何一个国家制定的工业标准都是针对新的工业产品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针对历史上旧的物品(文物、古董、古玩、旧货)制定任何工业标准——因为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在任何国家,古董珠宝仅凭借个人的眼力和爱好评价,这是通行天下的常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相关各方(交易双方当事人、国商检、公检法)非得用检测现代工业品的标准来检测老翡翠本身是个根本性的错误。

事实上新版国标GB/T 16552-2017《珠宝玉石 名称》第一个修改就是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现行《国标》仅适用于“珠宝玉石”(这里的“珠宝玉石”指的是工厂新生产出的工业产品,而明清时代的老坑种翡翠是“古玩珠宝”,不是现代工业产品)。现行《国标》不再适用于“文物鉴定、商贸、海关、保险、典当、资产评估以及科研教学、文献出版等领域”。但是,社会的惯性力是巨大的。检测方和送检方(消费者)双方固有的观念还在上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冤情悲剧——因老件翡翠被错检而引发的民事纠纷甚至上升到刑事案件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2-2)本不该用工业标准检测的老翡翠事实上在被检测,现状如何呢?

翡翠,主要的消费群体是泛中华文化圈的族群,其他文化以及种族很少涉及,美国“亦复如是”。但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是没有翡翠文化、不懂中国历史的美国珠宝学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制定的翡翠标准却被翡翠主要的消费群体的泛中华文化圈各国采用,并且“忠实地”执行着。如果大家对此毫无争议,如此奉行似乎也无可厚非。可问题是,严重的认知矛盾冲突已经出现了,你若有逻辑思维能力的话,难道还不想一想——美国人制定的翡翠标准可靠吗?是不是有科学理论的瑕疵呢?

翡翠是岩石,岩石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依据所处的地质条件的不同翡翠的差异化是比较大的。例如,既有珠宝级的翡翠,也有铺路筑墙的砖头料。缅甸翡翠矿区有后江、帕敢、会卡、麻蒙、大马坎、抹岗、自壁、龙塘、马萨、乱干10大场口,每个场口的翡翠原石无论是外皮还是内部结构、色调等等都有各自的特点,从事新山料翡翠的业者对这些不同场口翡翠的不同特点如数家珍。同理,开采于明代晚期、告罄于清代晚期的雾露河中游的“明清老坑种翡翠”自然也有它的特征,它的特征之一就是有有机物反应——有实物证据佐证!

而美国人制定翡翠标准的时候采用的是什么标本?采集了哪些数据?所采用的的实物标本种类、数量以及采集的数据的科学性到底是怎样的?谁知道?谁能说当年美国人制定翡翠标准就是涵盖了天下翡翠的所有特征?民间没有能力去调查核实,政府的相关部门、从事科研的机构该不该做这个事呢?该你做的为什么不做呢?成都武侯祠对联上有“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一句话,意即如果没有掌握好社会的大趋势,方向错了,那么无论采用宽松还是严厉的管理政策都是错的。同理,按照存有严重科学理论瑕疵的翡翠检测标准检测还能正确检测吗?标准就错了,检测结论还能对吗?现实中,有多少人拿着翡翠中的极品老翡翠花几十元钱做个错检的检测证书,吵架、打官司、把卖方送进监狱,这种民间老百姓的互害模式何时休!

(3)又错——涉及翡翠的司法裁判的不公正和司法人员认知误区

3-1)涉及翡翠司法裁判的不公正现象

截止目前,涉及翡翠司法的诉讼案件发生了多起,笔者无法了解全部,仅就所见所闻,有多起不符合司法原则和不符合司法程序的现象。例如,2019年发生在北京的王磊家族状告国检违法检测案,连起码的法庭辩论都没有就草草驳回原告上诉。2019年发生在上海的案子,其中涉及翡翠的部分不允许出具检测证书的证人出庭作证。等等,不一一列举。为什么涉及到老翡翠的案子会发生如此多雷同的司法不公正现象,实在难以理解。

3-2)司法裁判的法人资格认定误区

法官裁判时遇到的知识领域非常繁杂,法官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裁判的依据如果有国家权威性就会尽可能地采用,省事、免责。但是,在涉及翡翠的裁判问题上,法官很可能有认知的误区。

误区之一)国检既不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也不是“国有的”企业,而是私营企业

根据2018年4月份上网查询的工商注册信息,门店遍及全国的“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有限公司”的股东构成:大股东是北京兴业恒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占股60%;北京兴业恒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又是由北京精英创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占股60%的;而北京精英创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则是由自然人王壮永占股66.6667%,几层的股权架构的最后实际上是自然人王壮永实际占有“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有限公司”16%的股权,是最大的股东。请问,这样的股权结构的法人是国家行政机构吗?是国资委100%股权的国家企业吗?按理说,是地地道道的私营企业(笔者毫无贬低私营企业的意思,而是说明事实而已)。

可问题来了,私营企业怎么可以冠以“国家”字头呢?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0号)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十条,除国务院决定设立的企业外,企业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家”、“国际”等字样。上海周锋律师依此在上海起诉了国检名称违法,笔者不知道现在司法程序走到哪一步了,推测结论又是“驳回上诉”,有知情者请留言。

然而,至今几乎所有的消费者仍然坚信所谓“国检”就是“国家的”检测机构,更可怕的是如果律师和法官们也这样认为的话,“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有限公司”违法违规冠以的“国家”字头,不但使得自身经济利益获得了最大化,甚至在人们的心中它的法律地位都获得了“超级”特权。

误区之二)我国尚没有司法指定的翡翠鉴定证书

如上所述,“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有限公司”的法律地位并无任何特殊性,因此,它出具的检测证书也不具备任何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和其他任何检测机构的门店开具的检测证书同样的地位。事实上,由于上述的翡翠鉴定的科学技术问题存有严重的争议,司法部至今并未指定哪家检测机构、哪种检测方法、哪种检测结论的翡翠检测证书可以作为司法采信的证据。所以,无论是律师、警察、法官凭想象认为所谓的“国检”是国家的检测机构,并且依据国检的检测证书就作为司法证据对涉案人实施关押甚至判刑的话,那才是最可怕的,司法人员如果有了错觉那不知道会造成多少冤假错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翡翠与生俱来的有机物反应不是老翡翠的错,而是人们知识的狭隘犯的错。老翡翠与生俱来的有机物反应是在漫长的地质年龄中大自然微生物微量地缓慢地渗入翡翠的多孔结构中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没有造成翡翠结构的破坏,反而对翡翠的光学美学意义的改善与提升有增益作用,对人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这与人为地破坏翡翠结构,以改变翡翠底色为目的的BC货有着本质的天壤之别。

老翡翠因此被检测成为BC货不是老翡翠的错,而是美国人制定检测标准时候的科学瑕疵遗留的隐患,再加上现在有的检测机构未尽职造成的错。老翡翠由此蒙冤期待司法公正挽救的时候,又由于司法环节误以为“国检”就是国家的机构、国检的检测证书就是“呈堂证供”的司法证据,又给老翡翠最后一击,恰恰这最后的一击,人类把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玉彻底糟蹋成了垃圾,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知正见彻底颠倒了——这样的悲剧还要持续多久?

对于司法相关人员的建议

人类科学史区区不足五百年,人类对于大自然以及自身的认知都还很肤浅,科学知识在不断地被质疑和更新之中。人类很容易盲目崇拜权威和被习惯的定式思维束缚,历史上新的科学知识难以普及甚至遭到抵制扼杀的事件层出不穷。除了我们尊敬的科学家们无意犯的错以外,再加上他们的“粗心”甚至“杜撰”都会使得我们“奉为圭臬”的科学知识当中存在着相当多的瑕疵,这些科学瑕疵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无论挂着什么“国家”、“部”、“省”、“局”、“大学”字头牌子的检测机构他们都不是国家机关,他们就是一般的商业企业,所以他们并不代表国家政府,他们的翡翠检测证书都不具备指定的司法呈堂证供的法律资格,所以没有哪一家的翡翠检测证书具有什么唯一性和权威性,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检测机构为老翡翠出具负法律责任的天然翡翠检测证书,他们的证书地位和国检出具的证书在法律地位上没有什么不同,当不同结果的检测证书摆在法庭上的时候,也是考验司法公正与否的试金石。当司法介入翡翠真假的纠纷案件时,希望法官们花一点时间和精力,给原被告双方公平的当庭辩论的机会,你正确地运用了你的职业权利,你拯救的不是一个被告人,拯救的是社会正义和社会进步的进程!罗马宗教裁判所火烧布鲁诺的悲剧不该在已经开智了的现代社会重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翡翠之神秘面纱
老翡翠入门级专家
连载:清代翡翠的研究(8)
许金亮:清代天然翡翠被国检误检的原因暨正确鉴定翡翠的方法综述|163
“知道这三个翡翠常识,买翡翠不踩坑!”#翡翠 #翡翠知识 #翡翠珠宝
收藏殿堂 | 新版国标GB/T 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的疑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