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雄安规划应向更高的质量目标迈进


余永佳

雄安新区规划已进入攻坚阶段。从相关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雄安开发还存在着一些可变因素,若干线条不明晰的发展思路必须尽快理清,个别与国情民意难以合拍的开发方案亟待优化。如何向更高的质量目标迈进,已成为雄安开发的重中之重。

一、雄安的定位

雄安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北京身患城市病,其强大的经济功能,例如大量非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高端制造业、建筑业,国家级物流基地、批发市场,是否都是疏解的主力军?诸多在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或科技成果转化型企业、高校本科、名牌医院.....,是否都要到雄安落户?                                                                                                                                                 

雄安应向哪个方向发展?是打造世界级经济强市,还是建设国家级科教中心、医疗中心和区域性金融强市?或是构筑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具体的定位目标和方案内容尚未揭开神秘的面纱。

二、雄安的人口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

雄安人口规划方案似乎略显保守。最初的人口远景规划是200-250万人;近期则有变动: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远期控制在500万人之内。

人是推动城市前行的最强大动力。一些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

凡是享有崇高国际声誉、强大经济活力和科技竞争力、发展空间广阔的城市,其人口规模以及市中心区域人口密度都居于所在国的顶尖水平。

城市人口规模必须与其人口容量相匹配。

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越大,人均收入则越高。

雄安控制人口规模,或许就是为了预防城市病。治理城市病,关键取决于各级政府清除环境污染源、优化城市建设格局以及实现宜居畅行的能力和作为。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使城市人口容量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同步提升。只要规划得当,即便是200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的城市建成区,也能保持一流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500万人口的城市已不鲜见,每平方公里10000人的规划标准,同样显得奢侈和脱离国情。

如果雄安人口总量仅仅相当于地级市的水平,与高层次规划、高资金投入、高规格开发方式差之甚远,其发展远景以及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就必然会大打折扣。

一是无法担当起与深圳、浦东新区并驾齐驱的国家级新区的称号。

我国只有三个国家级新区。举国期待、举世瞩目的新雄安,若要想续写北京千年古都建设、引领中国发展新高度的光辉篇章,在经济振兴、科技进步以及强市富民等方面取得卓著成效,其人口规模就不宜与地级市靠得这么近,更不应与京、沪、鹏等一线城市差得那么远。

二是无法成为国际一流城市。

雄安在规划上,要达到国际一流城市的水平。

中国只有北京、上海、香港等少数几个城市,有能力跻身国际一流城市行列。远景控制区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的雄安,如果按照1200/平方公里或2500/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来定制,就势必会暴露出规模偏小、体量不足等规划短板。由于存在着与“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开发目标相悖的先天不足,新雄安若是长期处于开发容量遭捆绑以及发展空间受挤压的尴尬境地,就很难成为国际一流城市。

三是无法开创紧凑型城市新路。

土地资源短缺是中国城市前行的瓶颈。松散型、粗放型发展模式,决非是一流生态环境的保护神。

松散型模式的特点是:用地量大,人口密度小;短板为:资源消耗高、商务成本高、地价高和房价高,城市运行效率低、土地产出率低以及经济效益低。

雄安地处水资源短缺、雾霾灾情多发的华北平原,预防城市病的一大重点就是协同京津冀打好蓝天保卫战,共同处理好海水淡化、淡化水西输以及南水北调等问题,创造水秀、土净、气清、地灵的新环境。选择松散型、人口低密度发展之路,既不符合国情民意,又将无谓地造成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单位成本的恶性飙升。雄安要想闯出一条紧凑型、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城市发展新路,就必须在提高人口密度、扩大人口总量规模方面多出成效。

三、雄安的住行

住行是世界城市尚未攻克的两大发展难关,也是雄安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

改革开放埋葬了缺衣少食的千年苦难,打造质优、环境美、价格亲民的绿色庭院住宅以及“路通、车畅、人安”的交通环境等历史重任,已经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的双肩上。

遗憾的是,作为新发展理念的实验场——雄安,至今并未能拿出破解城市住行难题的创新方案,相反却出台了“不准建高楼大厦”以及“建立轨道上的城市”、“窄路密网”等新规。此类与当年美国“城市郊区化”以及“车轮上国家”相似的理念,曾给地多人少的美国品尝过诸多弊端和沉痛教训。雄安新区若是一味拒绝高楼大厦、大上交通转轨和窄路密网,不仅会背离我国人多可耕地少的国情,同时还将使城市宜居”、“畅行”等目标渐行渐远。

有序和适度开发城市高楼大厦,尤其是开发新型“路房合一”过街楼住宅,一可大幅度节约土地,降低建房成本和交通治堵投入,优化城市建设格局;二能合理提升城市容积率、人口密度、繁荣度以及集聚力、辐射力;三将有效改变城市职住分离、产城分离旧格局和彻底破解中低收入者宜居难等民生问题,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刀切的禁建高楼大厦方案,一是容易使城市陷入松散型、低容积率和高建筑密度发展的新误区,二将加剧路、房、人、车、蓝、绿争地等矛盾冲突,三是不利于实现70%蓝绿空间的高占比。

建设轨道上的城市和窄路密网,其弊端是高投入、低效益和高亏损、多折腾。畅行是城市交通之魂,百年世界城市交通史早已证实,轨交和窄路密网并无治堵的神力。只有将宝贵的治堵资金集中使用在发展“畅行路网”的刀刃上,实现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三分离”,清除遍布城市道路的致堵源,才能根治交通拥堵顽症,将雄安打造成世界第一座不堵城和畅行城。

中国经济正在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升级转型的新变革,雄安规划质量的提升空间十分广阔。只有把握好这一难得的发展战机,才能真正实现雄安开发的千年大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对我县“十二五”规划推进城市新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引千万方黄河水,平33座山再造一座延安城!中国首创平山造城
陆铭:在人口流出的中西部建新城,可能是未来发展的包袱
让城市更加紧凑
雄安不是一天建成的,“炒房团”小心砸脚
从此,圣地延安有了新的城市封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